
《日安憂鬱》海報
《日安憂鬱》是加爾各答裔加拿大導演Durga Chew-Bose改編自法國作家莎岡同名作品的電影,該書在1958年也曾被改編為大銀幕作品《玉樓春劫》,由珍西寶主演,而2024年的新版則找來年輕的Lily McInerny與資深女星克蘿伊塞凡妮對戲,將時間背景更新到有手機的現代。
某個夏日假期,喪母的少女Cécile(Lily McInerny),與父親Raymond(Claes Bang)及他的情人Elsa(Nailia Harzoune)一起來到南法海邊小鎮度假,不過有一天,Cécile父母的舊識Anne(克蘿伊塞凡妮)也來到此處一同度假,改變了一切。

《日安憂鬱》劇照
導演用許多細緻手法,呈現Anne是一個沉著、精確的女人,她總是把頭髮梳理得很好,不會如另兩位女性那樣披頭散髮;早餐時候其他兩位女性都是抓起蘋果直接咬,Anne卻認真一塊一塊用刀切下再吃(不過Cécile看見Anne的吃法之後,放慢了咀嚼速度)。
雖然Cécile對Anne似乎懷抱著小小的崇拜,但她更在意自己的快樂自由環境被終止,於是Cécile利用對父親的了解,用計讓父親與Elsa重聚,破壞Anne與父親的感情。

《日安憂鬱》劇照
《日安憂鬱》用畫面捕捉了一種情緒,一種夏日紛雜情感的印象與追憶,在美學方面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或者侯麥的夏日慵懶風格有相似的感覺。亞麻布、蕾絲床罩、花瓶......等等,構成悠閒自由富裕舒適的美夢,畫面裡海水與陽光搭配著幾乎讓人感覺聞到那氣味。電影有靜謐舒適的外表,但情感暗流湧動,勾勒一位聰明但悶悶不樂的青少女的複雜心思,與她搖擺不定的脾氣,最後造成一場嚴重的悲劇,令人惆悵。
比較可惜的是,《日安憂鬱》營造氛圍的部分比敘事本身成功,最明顯的弱點是Anne這個角色(比較算是敘事的問題而非演員克蘿伊塞凡妮的),她表現出的特質最主要是一種「冷」,不論是冷淡還是冷酷(只有在瞧見Raymond的背叛時有機會表現出她的脆弱與不安),這令Anne即使對Cécile釋出和藹善意時,似乎也不那麼真誠,於是電影後段Cécile在計謀成功後反悔、要Anne留下來時,也不太能說服人。
《日安憂鬱》,是關於一個人年輕時的關鍵時段,他們必須決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世界如何看待他們,如同Elsa對站在海邊的Cécile的觀察:Cécile試圖顯得漫不經心,但她其實非常關心自己如何給人留下的印象,她不是在想著如何被看(looked at),她在想著如何被看見(seen)。電影結尾,編導Chew-Bose跳出原著的範疇,加進一場戲,Cécile彷彿模仿起已逝的Anne,染成金色頭髮並盤得整整齊齊,並穿上與Anne某晚參加舞會的禮服同色的紅衣,如此安排,使得Cécile對Anne的感受顯得更為複雜且苦澀。Cécile的無憂夏日,真的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