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捍衛天使》劇照
《捍衛天使》是由影集《不才專家》主創之一Aziz Ansari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它的內容關於階級、晚期資本主義和幸福,但包裝成輕鬆好笑的喜劇,而且找來基努李維扮演天使更是一絕,將這位演員的特質發揮到無懈可擊,是一部觀賞完可以開心滿足的幽默作品。
在美國洛杉磯,印裔的紀錄片剪輯師Arj(Aziz Ansari)靠著打零工維生,身兼數職,睡在車上,感覺人生沒有希望。位階很低的天使Gabriel(基努李維),原本主掌的是幫助人們開車時不要滑手機傳訊息以免撞車(是的,這種蠢事已經多到讓上帝必須派一位天使專門管這個),但他發現Arj有厭世念頭,想讓Arj領悟金錢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於是自作主張讓Arj與富有的科技公司大股東Jeff(賽斯羅根)交換人生,準備給他寶貴的人生教訓,沒想到Arj獲得的領悟是——上流生活真是爽到飛起來,根本不想再換回來,而低階天使Gabriel對此束手無策,他的天使總管老闆Martha(吳珊卓)正式宣布Gabriel搞砸了,被降級為凡人......
《捍衛天使》帶有1946年電影《風雲人物》的味道,但加入了較為現代、較為實際的調整,它很直接地坦承,金錢當然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去期望每個窮苦人學習知足常樂、別想太多,不僅不切實際、甚至有點機車。透過劇情安排,天使Gabriel與富人Jeff都得去打零工,體會Arj難以翻身的困境與絕望感。即使Gabriel多年來在車裡觀察人類、或者Jeff多年來自認白手起家(忽略他爸媽與爺爺都給他很好的成長環境與金錢的事實),都沒有讓他們為中下階級求生存時所做的苦工做好準備,這兩位先前還以為,只要好好做好一份工作就能養活自己呢。
這年頭,人類勞動價值越來越低,有些零工工作在招募時號稱能讓勞工時間更有彈性,但實際上卻更被工作綁死;零工經濟往往缺乏人情與互相體貼,外送員、物流司機等等常被當成純然的工具人,沒人願意替牠們的處境設想。直到Jeff與Gabriel被「下放」,他們才體悟到,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使許多人幾乎不可能賺到足夠的錢來維持生計,而就業的不穩定、公司對員工採取的非人性化態度、人工智慧的導入等等,都讓Jeff鎮日遊手好閒就能財富滿滿、Arj鎮日忙碌勤奮卻得睡在車上。

《捍衛天使》劇照
不過,《捍衛天使》並不想提倡以革命推翻階級或是要富人去死,沒有過於理想化的幻想,也沒有主張金錢不重要、即使窮困也能有精神富足的生活(幸好沒有這樣提倡,否則想想,若由Aziz Ansari、賽斯羅根與基努李維三位富人來告訴觀眾說貧窮不是問題,那不被罵到臭頭才怪),而是採取謹慎的樂觀主義,希望呼籲人們(尤其是富人)對彼此多一點同情心及善意,並學習欣賞生命中的小幸福。
至於結論,則與《風雲人物》頗為相似——無論多麼艱難,生活都值得過。雖然這是多數觀眾都猜得到的方向,而且本片關於社會諷刺的部分過於溫和簡化(想要更有創意或更複雜的同類作品,推薦觀賞《瘋狂富作用》與《你整我,我整你/顛倒乾坤》),但整個過程仍然充滿樂趣,它既愚蠢又真誠,而且擁有一項最無敵的資產——精彩的表演。
最讓人驚喜的表演來自基努李維,他飾演的天使非常有喜感與層次,先是一位神聖而無能的仙界產物,後來被貶為人類後就像個孩子般,為簡單的事物如雞塊與塔可感到喜悅,看他第一次嘗試起司漢堡和奶昔真是好可愛,即使現實的打擊令他漸漸消沉,但他從未喪失某種「單純」的光芒。Gabriel這角色有變得過於說教的可能,但基努李維善良又困惑的表情散發出迷人的能量,年過六十的他依舊能像當年在《阿比和阿弟的冒險》系列電影裡那樣,傳遞某種空靈的快樂。
賽斯羅根依舊是賽斯羅根,這位喜劇老將不一定有新意,但也不會令人失望,而且他真適合扮演無所事事的富人(請參考《笨錢效應》),這種懶惰又胡鬧的氣質頗合他的戲路。而每當基努李維、賽斯羅根與Aziz Ansari湊在一起時,不論是在城裡度過一個夜晚,還是在Jeff的游泳池裡度過一個下午,都是喜劇能量最高的時候。此外,Keke Palmer飾演Arj喜歡的對象Elena,雖然戲分不多、角色也不很立體,但Palmer真誠的表演讓《捍衛天使》在搞笑之餘也多了一股穩重與踏實。
整體說來,《捍衛天使》並不算是我會給高分的電影,而且我仍沒被說服Arj最終會自願回到過去的生活,不過它是一部看了能開心的電影,甚至頗適合當作聖誕佳節的奇蹟電影來觀賞。它提醒大家,是同理心將我們所有人聯繫在一起,人難免有自私的考量,但希望最終咱們的初心仍是善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