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我們聊到「分批買進 vs 單筆投入」,今天進一步談談:假設一檔股票你要布局 10 張(我習慣用 10 張作為示範,大家可依資金等比例調整),那如果你分成三批買進,不同的比例組合,其實就透露出你對行情的信心與節奏感。
🔹 (5-3-2)型:果斷派
一開始就買 5 張,代表你認為發動訊號很明確,
或是短線漲勢凌厲,不想錯過切入點。
接下來再視續漲加碼,屬於「快狠準」的風格。
🔹 (3-4-3)型:穩健派
三批張數接近,屬於平均佈局法。
這通常用在「緩漲型」或中長期波段操作,
不追高,也不太怕震盪。
🔹 (2-5-3)型:保守派
試單張數低,代表一開始把握度不高。
等確定續漲後,再積極加碼,最後補足第三批。
屬於「寧願慢一拍,也要確認方向」的策略。
其實這些比例都不是死規則。
如果行情強勢、訊號明確,
也可以只分兩批進場,例如:
(3-7)、(5-5)、(2-8)、(7-3)
——這時重點在股票上漲的速度與交易人的決心。
相反地,若出現(1-2-1-1-2-1-2)這種零散的亂買型,
那通常代表你對買點沒信心、靠感覺進場,
這才是真正需要檢討的部分。
💡 別忘了,買進只是開始。
即使進場後有獲利,也不一定要一次全出,
中間可以有減碼、加碼、再減碼的節奏。
有時停利後歸零,等下一波再重新佈局——
一檔股票,你可以操作好幾回合。
最後要記得:
不是每次都能走到「試單→加碼→買足」。
有時試單就失敗離場,有時10張買足才面臨停損。
但只要你能把虧損控制在最小、節奏掌握在自己手裡,
那就已經贏過大多數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