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想一想,當自己進入股市,目標是什麼?
◎第三課其實就是「知識覺醒」與「股市行為」結合的轉折點。
前兩步講的是「人與知識的關係」,這一步開始,是「知識與投資的關係」
當我進入股市的那一刻,我應該先問自己:
我打算用哪一種知識系統來投資?

解說:
如果我用的是第一種系統,那麼,我的思考方式將會非常熟悉。
我會去找「標準答案」——就像考試一樣。
我會相信:「有一個正確的做法,只要我找到它,我就能成功。」
於是我去上課、看書、抄筆記、背技術指標,研究別人的「獲利方程式」。
我不敢偏離主流,不敢質疑老師,不敢懷疑市場報告。
我用的,不是「思考」,而是「模仿」。
第一種系統的投資方式,其實就是:「把股市當作學校考試」。
你看別人漲,就以為那是「正確答案」;
你看到自己跌,就以為「答錯了」。
於是你急著改答案,急著補課、急著換策略,急著去找新的「老師」。
最後的結果是:你一輩子都在股市裡補考。
這樣的投資者,並不是在投資股票,而是在維持一個幻覺:
他以為自己在學習,其實只是在尋找安全感。
但股市不是學校。
股市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老師批改考卷。
唯一的老師,是市場;唯一的考場,是現實。
它不會告訴你什麼是對的,只會讓你親身體會什麼是錯的。
而錯誤,就是你真正的教材。
所以,當我問自己:「我進入股市的目標是什麼?」
答案不該只是「賺錢」。
更深的答案是:「我想用股市這面鏡子,來驗證我自己的知識系統。」
如果我願意從錯誤中學習,願意反省自己的判斷,願意慢慢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解——
那麼,我就在用「第二種系統」在投資。
第一種系統,只會教我「如何照做」;
第二種系統,讓我學會「為什麼要這樣做」。
前者產生營業員,後者培養思想家。
而市場,永遠只尊重思想家。
2025.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