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旅程,我一個人來到石垣島,還有隔海相望的竹富島,一個不是太遠的地方,卻有種時間被輕輕放慢的魔力。

石垣島位在沖繩本島南方,離台灣甚至更近一些。下了飛機,機場外停著通往市區與碼頭的公車,4號與10號線是主要路線,車程約半小時,公車可以用現金及信用卡支付,我使用信用卡,上下車都刷一次。窗外掠過可愛小屋與湛藍天空,這個島嶼的輪廓在眼前展開。

初見的儀式感

抵達住處後,我沿著街道散步到桃林寺(MAP)。這座以八重山杉木建造的寺院,紅瓦與石牆交織出獨特的沖繩風情,有別於日本其他地方的神社寺廟。初到這片土地,先到寺廟走走似乎是個好的開始,像是與這片土地輕聲打招呼,希望接下來的旅程能夠順利平安。

這次入住的是「Sky Cucule」。Cucule 系列有三種型態:飯店(Hotel Cucule)、公寓式飯店(Sky Cucule)、以及青年旅館(Chura Cucule)。
我預訂的是附帶廚房的「Ocean Living」公寓式房型。有別於一般公寓式飯店的自助入住,這裡與青年旅館設於同棟,一樓有服務櫃檯,而公寓本身又有獨立的出入口,兼顧了便利與隱私。
附近的全家便利商店成了我每天報到的好鄰居,門口那隻可愛的小豬Kewpie彷彿總在那裡等我。

石垣牛燒肉やまもと

這趟最期待的美食,莫過於島上最難預約的燒肉店 燒肉山本 やまもと(MAP)。為了它,我提早三個月找了代訂服務幫我預約。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找到的代訂服務十分佛心,僅收取銅板價服務費,並以人數計費,即使我一人訂位也沒有額外加價,不得不推薦!
這裡最著名的涮燒肉絕對是必點,可惜另一招牌橫隔膜早已售完,可見有多搶手!我還點了內臟拼盤,這大概是我第一次同時吃下這麼多種類的內臟。

朝食時光:あさからひるごはん
在行前準備時,我發現了一間看起來極為豐盛的日式定食早餐店(MAP)。我一向熱愛日式早餐,這裡立刻成了我的必訪名單。

我點了牛玉定食,正如其名,是將醬燒牛肉鋪在鬆軟的玉子燒上。這份定食分量紮實,讓人元氣滿滿。店內氛圍溫暖,讓人從早晨就感受到被好好款待的幸福,也體會到了,好好吃早餐是一件大事。

吃飽後,散步到附近的農協超市(MAP),我喜歡逛當地的超市,它總能透露一個地方最真實的生活氣息,超市裡有許多當地蔬果、食材,還有我後來帶回台灣的調味料。




午後的石垣島,被陽光曬得發燙,壽五八Gelato(MAP)成了我的救贖之地。比起濃郁的美式冰淇淋,我更喜歡清爽的義式冰淇淋gelato,那暑氣彷彿瞬間被徹底冰鎮,心頭一片舒暢。

Euglena Mall
Euglena Mall (MAP) 是石垣島市區的商店街,匯集了各式伴手禮與特色小店,藏著各種驚喜。我遇見一家很酷的商店「ミチタケマルプラス」,從漁船起家的品牌,延續著島上的捕魚文化,推出角鯊烷保養品與海味食材。酷炫的包裝設計讓我毫不猶豫買了銷售冠軍的鮪魚卵罐頭,搭配薑蒜與海帶絲的調味,鹹香迷人。
壽司太郎 すし太郎(MAP) 是當地人推薦的店家,我選了秋刀魚和當地魚種,在師傅的巧手下成了鮮美細緻的生魚片。當時我坐在吧台前,隔壁一位外國人用流利的日文點餐,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並與他攀談起來。正是這位新朋友的推薦,讓我得以品嚐在地魚種。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聊及我拍攝 YouTube 影片,出於害羞,我急忙補充:「我的頻道訂閱數並不多。」他卻說:「這樣才顯得你的特別,很多人喜歡的東西就不特別了。」這句溫暖的話,無疑是最好的提醒:保持初心、開心紀錄,別為了追求流量而失去原本那顆純粹的心。
島嶼時光尾聲

最後一天,我租了腳踏車,往730 交叉點(MAP)方向騎去。這裡象徵著沖繩從美軍統治回歸日本的轉折,當年1978 年 7 月 30 日,曾受美軍佔領而靠右行駛的沖繩,改回日本本土的靠左行駛,極具時代意義,據說當晚在短短八小時內完成轉換,這裡也是島上最熱鬧的區域。

途中停在八重山元氣乳業(MAP),店裡陳列著滿滿的「元氣君」系列商品。我選了一瓶乳酸菌飲料汽水,那清涼感十分消暑,讓我得以繼續騎車探索。

旅程的最後一碗麵

あらだ家(MAP)是壓軸的驚喜,這家隱身於百年老屋裡的麵店,庭院裡花朵盛開,陽光灑落其間,店狗在門口慵懶地打著瞌睡。屋子裡有榻榻米座位,而我則被安排在少數靠於院子的桌椅位置,視線對著隨著微風搖曳的綠意,彷彿走進一幕日劇裡的夏日場景。
我點了海菜麵,加上泡盛辣椒和島胡椒粉,整碗麵頓時有了靈魂。在充滿歲月痕跡的傳統日式房屋裡,這碗麵顯得格外美味,是滿足,也帶著一絲即將離別的不捨。
我想旅行的意義,不是逃離生活,而是找到生活原本美好的模樣。
你也可以用畫面一起感受這段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