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開始挑戰Web3的職缺,開始整理一些關於Web3的相關知識,今天這部分會分享常見的一些名詞解釋,如果有哪裡說錯請多多包涵~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
EVM 是部署在每個以太坊節點上的「虛擬機(Virtual Machine)」,它確保所有節點在執行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時,能得到完全相同的結果,維持區塊鏈的共識性與公平性。EVM 是以太坊的「世界電腦」,保證所有節點都執行同樣的結果。
運作流程
- 撰寫合約 → 使用 Solidity 編寫。
- 編譯 → 轉成 EVM Bytecode(EVM能理解的指令)。
- 部署 → 透過交易把 Bytecode 寫入區塊鏈。
- 執行 → 當有交易觸發合約函式時,EVM 根據合約邏輯執行,並消耗 Gas。
- 結果回傳 → 執行後的狀態變化(餘額、變數、事件)被寫入鏈上。
Gas
就像汽車需要汽油,在以太坊上,每次「執行動作」都需要燃料。 EVM(以太坊虛擬機)會依照你執行的程式碼, 計算需要多少 Gas,再從你帳戶裡扣除。
為何需要Gas?以太坊是一台世界共用的電腦。每個人都能上鏈執行程式, 如果不用付費,就會有人寫無限迴圈、不停發送垃圾交易、塞滿整個網路。所以 Gas 的設計目的是防止濫用資源。
ERC-20(代幣標準)
ERC-20 是一種 以太坊代幣標準(Token Standard),它定義了每個代幣必須實作的一組函式與事件。這樣所有錢包、交易所、DApp 都能用相同介面操作不同代幣。不同品牌的代幣都能被同一個「錢包」識別與操作。
基本功能
- totalSupply():代幣總供給量
- balanceOf(address):查詢某人的代幣餘額
- transfer(to, amount):轉帳給別人
- approve(spender, amount):授權某人代花我的代幣
- transferFrom(from, to, amount):花被授權者的代幣
- allowance(owner, spender):查授權額度
OpenZeppelin(OZ)
OpenZeppelin 是一套 開源且經過審計的智慧合約框架,提供常用模組(像 ERC-20、ERC-721、權限、暫停機制等),讓開發者能直接使用安全的程式碼,不需要從零開始寫。
使用上好處
- 節省開發時間
- 降低安全風險(社群審計過)
- 與主流錢包和工具兼容性高
EIP(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
EIP(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是「以太坊改進提案」,
任何想改進以太坊規則、功能或標準的人都可以提交 EIP,經過社群討論、審核、實作後,才會被正式採納。比方說EIP-20就是定義出ERC-20的代碼標準。EIP 就是「以太坊世界的法律文件」,ERC 是其中專門管「智慧合約規格」的章節。
EIP種類
- Core EIP:改變以太坊協議本身(例如 Gas 機制)
- Networking EIP:關於網路與通訊協議
- Interface EIP(ERC):提供智慧合約的標準介面(最常見)
流程
- 提案草稿(Draft)
- 社群討論(Review)
- 實作測試(Test)
- 客戶端實裝(Final)
- 上鏈生效(A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