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台灣大學總校園面積達一百一十五公頃,自大門口至圖書館前的椰林大道總長已超過六百公尺。台灣第一所大學的近百年校史,該校有自然類、科技類、文史類的三個類別;多達十一個博物館。其中的人類學博物館無論在場地、經營使命與不同的展示觀念,在在都是本系為推動台灣社會跨文化理解所做的努力。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館博物館二樓)
開放時間:
周二-周五
AM09:00-PM16:00
周六
AM09:00-PM17:00
(館休日:周日、周一、政府公告休假日)
電話:
02 3366 3818
備註:
博物館
人類學博物館簡介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承繼於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時期成立之土俗人種學講座標本室,後來轉為人類學系管轄的標本陳列室,位在當時暱稱為洞洞館的人類學系系館中,設有考古學與民族學兩個陳列室。

過去在洞洞館的人類系標本室一周只對外開放二天,遷到校史館西側後,人類學博物館每周二、周日和國定假日公休,其他時間全天對外開放。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位置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位於國立台灣大學知名的椰林大道上。這裡與國立台灣大學校史館相比鄰共用同一棟建築物。人類學博物館於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在舊總圖西翼重新開幕,緊鄰校史館展廳,目前已開放民族學系的常設展室與特展室,考古學展示廳正募款籌備中。



這裡是一棟二層樓高的建築物,這棟二層樓高的建築物是國立台灣大學昔日圖館總館的舊址。在這棟樓層裡有國立台灣大學好幾個單位進駐。其中就包括:校史館與人類學博物館兩個博物館。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從校史館的一樓另一側門進入,沿著樓梯直接進入二樓就會發現人類學博物館的入口處。入口處有常設展室與特展室兩個空間。
人類學博物館的展品現況



常設展室展出台灣的九個少數原住民族族的文物、圖片、影片播放等珍貴資料展覽。四個長條型的通道展覽台灣早期九個原住民族展覽。民族學系實體藏品共有五千多件,最早可追溯至一八九五 年,當時在台灣進行原住民研究的先驅之一伊能嘉矩所採集的珍貴藏品,例如:泰雅族的貝珠衣、平埔族群的雕刻和衣飾等。






考古學藏品從台灣各史前遺址發掘或地表採集之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墓葬資料、獸骨與貝類等文物,以及少數世界各地之標本。另有專供教學使用的體質人類學標本,包括重要人類演化化石模型、人體骨骼標本、猩猩骨骼標本等。人類學博物館透過不定期更換民族學常設展的展品與兩大範疇相關的特展。
國立台灣大學博物館群的一員


人類學博物館也是國立台灣大學十一個博物館群的一員。博物館亦透過導覽、教育活動、國內外學者演講和工作坊等,與大眾分享學者研究結果,促進知識流通與國際交流。



小編來到這個人類學博物館參觀之餘,不矜想到這個博物館和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博物館都是台灣各地大學很多學校因為教學、觀光、研究、典藏等等諸多因素成立博物館。尤其國立台灣大學擁有豐富的資源,人類學博物館也是國立台灣大學十一個博物館群的重要博物館。
部落合作和知識分享兩大目標經營使命



總結:人類學博物館從日治時期專注教學、研究為主的小型專業標本陳列室,轉型成現在對大眾開放、具社會教育使命的大學博物館。並設定部落合作和知識分享兩大目標經營使命,透過年度部落合作策展,讓部落以自己的視角呈現自身文化傳統、使文物重新與部落產生新連結、增進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的理解。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館博物館二樓)
開放時間:
周二-周五
AM09:00-PM16:00
周六
AM09:00-PM17:00
(館休日:周日、周一、政府公告休假日)
電話:
02 3366 3818
備註:
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