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省糧食局倉庫原本為日治時期愛國婦人會創立的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提供戰爭中犧牲之遺族能在此半工半讀,民國四十八年後作為台灣省糧食局倉庫。這座改名為台灣文學糧倉的博物館讓人覺得很有早期日式傳統建築風格、目前為台北市歷史建築。
台灣文學糧倉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1巷53號
開放時間:
AM10:00-PM18:00
電話:
02 2322 5616
備註:
博物館、台北市歷史建築
歷史用途之轉變

台灣省糧食局倉庫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三十一巷五十三號地址。這棟建築如同本文章開頭序言提道:日治時期為愛國婦人會創立的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所在,提供戰爭中犧牲之遺族能在此半工半讀,見證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政策所推動之愛國婦人會之相關活動。



因位置鄰近樺山貨物驛站,戰爭前後做為國內外米糧集中並分配運送到各處之儲放地點,故本建物與日治時期及戰後的糧食政策有密切相關。本建築於民國四十八年,曾經轉為台灣省糧食局倉庫、作為台灣省政府調度糧食的倉庫,作為政府救濟糧食的地方。
台灣文學糧倉的命名啟用



二零二五年六月六日重新啟用台灣省糧食局倉庫重新命名為的台灣文學糧倉,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營運。如今轉化為文學跨域與創作育成的基地。這座承載產業歷史的倉庫,延續存放食糧的 空間記憶,成為作家、藝術家汲取靈感與創作能量的精神食糧之地。

以文學 × 跨域、創作者交流 × 育成為台灣文學糧倉發展方向,透過展演、講座、跨界合作與青年創作計畫等,鼓勵多媒材融合與創新實驗,打造台灣文學的未來想像。
建築內部的特點




此處建築物原本有三棟,只可惜二次大戰後前面增生出一排建物, 讓原本可觀的建築風采被遮蔽,甚為可惜。 其中西翼兩層建築的木骨型制,頗有都鐸風格的興味。牆面、鐵門甚至仍可見二戰後期美軍掃射留下的彈孔,深刻乘載著當時歷史的刻印。



經過修復之後,建築內部仍保存大跨度之木桁架,屋頂大跨距之大木結構、多層牆體,可防濕、隔熱之效。內部建築物甚具特色與保存價值。
乾淨又活化的歷史建築


總結:從官辦的台灣省糧食局倉庫到博物館定位的台灣文學糧倉轉變之大,如此的轉變正是台灣許多博物館常見到的情況。台灣文學糧倉的白色建築的築身搭配日式傳統建築才有的黑瓦屋頂,偌大建築體、這裡的環境不只是乾淨,更是有做為台北市歷史建築物的一個活化例子。
台灣文學糧倉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1巷53號
開放時間:
AM10:00-PM18:00
電話:
02 2322 5616
備註:
博物館、台北市歷史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