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硬核提問:如何不被「階級」困住?
行思禪師,吉州安城劉氏出身,他不是來做「佛學觀光客」的。他聽聞六祖曹溪的影響力正在爆發性擴散,直接趕來尋求一個「頂層設計」的答案。
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直指所有體制內追求者的共同困境:「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我該做什麼,才能不被組織、制度、SOP、甚至「修行境界」這些階級和框架給困死? 我如何才能直接跳到頂層?
這個問題的格局,讓六祖知道,眼前這個人不一樣。
六祖的陷阱題:你過去的「績效」是什麼?
六祖沒有直接給答案,而是拋出了一個反向陷阱題,一個考核資質的問句:
「汝曾作什麼來?」
你的過去經驗是什麼?你的「聖諦」累積了多少? 六祖在測試他是否會**掉入「炫耀過往成就」**的陷阱。
行思的回答,乾淨、俐落、零廢話:
「聖諦亦不為。」
這是一個「極簡主義」的回答。 我連「聖諦」(最高級別的修行成就)都不刻意去追求、不當成一個「KPI」來做。
終極破局:不追逐成就,成就自然屬於你
六祖接著問出了第二個,也是最核心的陷阱題:
「落何階級?」
既然你連「聖諦」都不為,那你不就掉入了「不作為」的階級裡了嗎?(這是常人的邏輯:不努力,就是平庸。)
行思的回答,展現了破局者的思維,他完全掌握了**「不執著」**的底層邏輯:
「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這句話才是真正的重點,也是影響力的核心: 當你連最高成就都不去「執著」時,所有用來定義你的「階級」也就自動失效了! 你已經徹底從體制中解脫出來。
六祖慧能深器之(高度肯定)。這不是因為行思的知識多豐富,而是因為他**「不被知識所困」。祖師立刻決定:讓他擔任僧團的首座(首眾),給予他頂級的權限與位置**。
分化一方:從「不落階級」到「創建新局」
很快,六祖對他說:「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你的使命,不是留在這裡做一個「高僧」,而是去「創造一個新的流量池」。 你必須去開疆闢土,延續法脈(影響力)。
行思禪師拿到了核心密碼,不再留戀曹溪的**「既有流量」。他回到吉州青原山,獨立開啟新的篇章,成為後世禪宗重要的「青原法系」**始祖。
結論: 真正的頂級高手,從不以「成就」為目標。當你徹底放下對「聖諦」和「階級」的執著,你才能真正擺脫系統的束縛,並具備開創新局的資格。
你現在的努力,是在追逐一個「階級」,還是在為「不落階級」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