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菩提道次第綱要|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學習範疇

菩提道次第綱要: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文獻筆記

第十九講 自他相換修習次第

「自他相換」的修學次第,首先是修學自他平等(自他是平等的),再來是修學讓你不能發起自他相換的逆緣——「我愛執」的過患,從各方面去思惟「我愛執」這個逆緣的過患,並且從各方面去修學能夠成就自他相換的順緣——「愛他執」的功德。因此必須先修學自他平等。

自他相換的平等和七支因果裡的平等,是不一樣的。七因果裡的平等捨,知母、念恩、特別念恩(不是說只有眾生在當你母親時恩澤很大,特別是眾生不當你母親的時候,恩澤更大,稱為特別念恩),還有悅意慈,這種慈心要先修好,才有辦法成辦自他平等。七因果裡的怨、親、中庸的平等,是要我們遮止心中粗分的貪、瞋、癡,要能夠遮止對眾生產生親疏愛憎的心情。自他相換裡頭的自他平等是說,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重擔,皆由我一人承擔,你固然必須對親友成辦離苦得樂的重擔,對敵人、中庸眾生也都一樣,不論親、疏、愛、憎,是平等的成辦。

從了義上來說,並沒有所謂的親、疏、愛、憎,那不過是我們自己的煩惱無明所導致的,是輪迴界的安立而已。如果敵人一直是敵人,親友一定是親友,那佛一定可以看得到;佛看不到,那就表示沒有所謂的怨、親,因此貪瞋癡是沒有道理的。從究竟實相看來,哪裡有所謂的怨、親。這個怨、親不過是我們錯誤的心識把它安立上去的,實相上並沒有所謂自性實有的怨親。一切眾生和我的需求快樂,不要痛苦是一致的,而今失去快樂,得到痛苦,也是一致的,這種情況之下,去成辦所有眾生離苦得樂的重任,是我們應該做的,而且是要平等的去做,這是自他平等的意義。

自他平等之後,再繼續從各個門徑、各種理由,去思惟我愛執的過患。「我執」是說你執著在五蘊之上,有一個實有的「我」。因爲「我執」,認爲有一個實有的「我」,你就貪著「我」、貪執「我」,而變成「我愛執」。寂天菩薩在《入行論》把「我愛執」和「我執」混在一起闡述。


轉念法門是完全地把「我愛執」看成真正怨敵,看清它的過患,把它摧滅;再觀「愛他執」的勝利,啟發希求心,去修學「愛他執」。佛法的修學就是修心,但是這裡特標爲「修心轉念法門」的原因是說,它是比較困難的修法,需要刻意的去修行。事實上開始時是很困難,但經由串習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我們都不要痛苦,既然不要痛苦,就應該把那個痛苦的根本因——「我愛執」去除掉。「一切過咎歸於一」,一切都是「我愛執」的錯,不是別人的錯,要常常這樣想,而「於一切眾生修大恩」,要把這兩句話記在心上。如果你可以視「我愛執」如怨敵,來對治,把它摧滅,那不論別人怎樣對待你都沒有關係了。因爲在你廢除「我愛執」的當下,就可以成辦「愛他執」,一心想利他,所以別人對你好、對你壞,都如沐春風,到哪個地方都是極樂世界。事實上,還可以轉惡緣為菩提道,用惡緣來修學佛法,積集你的資糧,這以後會講到。既然我們知道,在任何時空裡,讓你痛苦的根源是「我愛執」,那麼如果你這個行者能夠一天到晚觀「我愛執」的過患,即使你沒有修別的法門,也沒有關係。只要你可以觀「我愛執」的過患,然後一心地防護遮止,你就一定可以得到快樂,痛苦也一定會越來越減少,你的人生就有意義了。

進一步分析,「我執」是怎麼產生的呢?由於你覺得在我的身心上有個真實的「我」,並執爲實有,因為認爲身體是我的,所以對「我的」身體就更為珍愛,很珍惜我的臉孔、我的手臂,對我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很真實的照顧著。事實上這是錯的,這個身體不是你的,它只不過是經由父精母血的交合,所產生的一個色法罷了,這是父母的東西,不是你的東西,爲什麼要如此的照顧呢?

「我執」和「我愛執」是可以區分的,我們就將「我愛執」比喻成一塊很堅硬的山岩,在那上面蓋一座很大的城堡——「我執」,「我執」是根本的無明,由貪、瞋、癡、煩惱圍繞著。讓你輪迴生死的,就是「我執」和「我愛執」,把「我愛執」的山岩擊碎的話,「我執」城堡也就快垮了。所以主要最難對治的是「我愛執」,一定要全力攻破「我愛執」,摧滅它,「我執」也就鬆動了。

一定要好好的思惟「我愛執」的過患,生死輪迴的各種痛苦、缺失都是由它產生的,即便得到解脫之後,也還是如此。二乘的阿羅漢聖者,他們修無我空性智慧,可是無法去除我愛執。所以雖然他們證得無我空性智慧,得到寂滅之樂,還是不想利益眾生,就墮在寂滅邊裡頭,因此功德不能圓滿,缺失不能斷盡。

能摧滅「我愛執」的炸彈是慈心及悲心,然而修慈心和悲心卻不能夠傷損、摧破「我執」。當你心中生起現行瞋恚(因我愛執而愛自憎他,生起瞋心)的時候,不可能同時也生起慈心;當你心中生起慈心的時候,也不可能生起現行的瞋心;「我愛執」與「慈心及悲心」這兩個行相當下是相違的,不可能同時並存。雖然它們是相違的,可是慈心與悲心也無法根斷無明的實有執著。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你若能夠真實觀「我愛執」的過患,就可以同時暫時的遮止「我執」和「我愛執」,就像祈求加持讓我能夠摧滅「我愛執」的大魔,同樣有這種效果。如果能恆常的觀「我愛執」的過患,經若干時候,心中自然生起「愛他執」的功德。

若是真心想修學大乘教法,修行的精髓就在這裡。沒有所謂的「外面的怨敵」,沒有這回事,要真心地去觀照自己內在的「我愛執」,「我愛執」才是自己的敵人,要把它摧破;自己內在的「愛他執」是一個很好的親友,要讓這種功德生起,這是大乘教法修行的精髓。


正行「自他相換」之後,就要修「施樂受苦」(布施快樂,取受痛苦)。施樂受苦是很重要、很稀罕、很珍貴的法門,可是如果前面的住平等捨(自他平等)沒修好,你就不能從內心思惟「我愛執」的過患,「愛他執」的功德,乃至於證成自他相換,你會害怕的,自然也做不到施樂受苦。要納受別人的病痛、痛苦,讓自己得病、受苦,你會害怕的,這就像作戰一樣,很困難吧!但還是要訓練的!捨己爲人是很困難,但是仍然要修。總之,菩提道次第教授的心要是這一點,能夠一心一意的利他,以摧破「我愛執」,這是修學的精髓。這個法不要丟失掉,好好想一想,這是修學佛法的根本,不要不重視,而一直去找其他的法,爲了枝末忘了根本,這樣不好。

把別人的痛苦取過來,不是放在口袋裡裝起來,而是把別人所有的痛苦取過來,摧滅盤踞在心中,很堅硬的「我愛執」。若不能這樣做,即使你把它取過來還是沒用的,因爲你還是沒辦法摧滅「我愛執」,你還是只想到自己。


【解惑篇】

問:以心中生起的次第來說,到底是「我執」先生起?還是「我愛執」先生起?

答:是「我執」先生起。在證得無我空性智慧的當下,「我執」是生不起來的。但是下座後,「我執」還是會生起。證空性與解脫是不一樣的,證空性並不同時得到解脫。在見道位證空性的時候,證空性等持的當下,是可以不生起「我執」,可以對治「我執」,但是下座之後,也就是沒有等持的時候,「我執」還是會生起。到證得解脫位(涅槃)的時候,「我執」是去除了,但是「我愛執」還沒有斷除。城堡摧滅了,但是「我愛執」的山岩還在。一般來說,像我們一樣的初發心行者,怎麼修學佛法呢?應該先修學世俗菩提心,再修學勝義菩提心,一定要這樣的次第比較好。之所以要這樣教授,以這樣的次第去修的理由是,如果你不先經由世俗菩提心的修學,就馬上教空性會很危險。


問:請問如何摧滅「我愛執」?

答:你先學習什麼是「我愛執」?什麼是「愛他執」?先把這些些認識清楚,完全了解之後再實修。在實修觀想時,你要怎麼想呢?「眾生給我痛苦受的時候,我會痛苦啊!」然而痛苦的不是你,是「我愛執」在痛苦,是「我愛執」在叫。當你覺得痛苦會傷害到「我」的時候,是傷害到「我愛執」。你認爲「痛苦的取受」是傷害到你?還是利益到你呢?若覺得是利益你,那還好,不會覺得害怕。如果覺得傷害到你了,這是「我愛執」的徵相。平常沒有辦法傷害到「我愛執」,這時候可以傷害到它是好的。你覺得被傷害到了嗎?那是「我愛執」覺得,因爲有「我愛執」,才會覺得被傷害到了!被傷害到的是「我愛執」。總之,當你思惟受苦,可以讓你去除自他眾生的「我愛執」,然後生起自他眾生的「愛他執」的話,這表示修習成功。不過施樂受苦就很難說了。


【注釋】

  • 大乘以摧滅「我愛執」為首要;凡夫所表現之自我愛惜乃是一切痛苦之因,且令他無法發菩提心,阻礙入大乘道。
  • 小乘以摧毀「我執」爲主,因為執我爲實有是輪迴因。

第二十講 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一切的衰損之門是我愛執(原文「愛惜自我為諸衰敗門」)。你執無常爲常,執不淨爲淨,生起瞋恚心、貪著心,或是憍慢、嫉妒等等煩惱,還有一切不相順心的生起,這些的根源都是我愛執,如果沒有我愛執,這些煩惱是生不起來的。這也難怪大家,本來每個人都貪愛自己,想要保護自己,想要利益自己,這好像是本性。就因爲我愛執大家都很熟悉,而且又串習得很厲害,從無始以來都以此爲主修,所以想要一下子破我愛執是很難的。就像有一千層皮,就算剝下一層皮,仍是無法動到最內裡的核心,因為串習太深了,所以是很難。


【解惑篇】

問:「我愛執」和「我執」在我的感覺好像差不多,現在發現它是不一樣的。在「我熱」沒有破之前,「愛他執」生不起來嗎?剛剛格西拉講用十法財來對治我愛執,這樣修是把我執破掉,還是暫時壓伏?

答:第一個問題是說,我執和我愛執是不一樣的,這昨天講過。當然有的地方也有把我執、我愛執混在一起說,但是事實上是不一樣的。

第二點,如果不能斷我執的話,是不是能夠生起愛他執呢?可以啊,像金洲大師,像各位有些人吧!斷除我愛執了,可是沒有辦法斷我執,因為他沒有證空性。

第三點,修學十法財是不是可以壓伏我執呢?可以的!但是不能根斷,你要證空性才能根斷。


問:十法財一點概念都沒有,可否請格西拉簡介一下十法財,來壓一壓我愛執?

答:十法財是四依止、三金剛還有三事。四依止的第一個是「心極依於法」,既然決策要修法,我的心以佛法為主,捨掉現世一切,包括捨掉世間八風。第二個是「法極依於窮」。這兩個都是所謂的斷除對今世的貪著。再過來是「窮極依於死」、「死極依於曠野」,這是修法的態度。什麼叫做三金剛呢?就是以智慧金剛作爲助伴,修勝義菩提心及世俗菩提心,這是智慧金剛,三金剛之一。如果你可以一直恆常的,在生活中以修學智慧金剛當你的助伴,就是修學二菩提心——世俗的及勝義的菩提心,可以同時遮破你的我愛執和我執。我執由誰遮破呢?勝義菩提心。我愛執由誰遮破呢?世俗菩提心。如果你可以好好修學世俗菩提心,就可以破除我愛執;修學勝義菩提心,就是修空性慧,就可以破除我執。


📝學習心得

關於毗婆舍那重點在於無我、四關鍵等,已經整理許多不同講述面向,中觀學習的重點在於「認識所破」接下來可分為兩條路,一條為對治「我執」, 一條為對治「我愛執」,兩條相輔相成。

圖滇悲桑格西說道:

我愛執是欲求自利的想法;而我執是執我為諦實成立。

若這種方法區分,則有些我愛執並不是顛倒的。例如,只為自己一人而希求解脫的心,按照上述區分方法,大概可以算是屬於我愛執了。

雖然我沒有聽到聖座講經時,清楚指出什麼是我愛執,但根據我對聖座講的內容的理解,應該可以用剛才的方法去區分。不過,有些人對我愛執的解釋是「對我的貪」。

這兩種解釋方法的差異在於,聲聞獨覺聖者的心續中有沒有我愛執。如果對我愛執的解釋是「對我的貪」,則聲緣聖者的心續沒有我愛執;若對我愛執的解釋是「欲求自利的想法」,則聲緣聖者的心續有我愛執,但沒有我執。—〈我執與愛我執〉

而這本袞卻格西的譬喻能更好瞭解:

「我執」和「我愛執」是可以區分的,我們就將「我愛執」比喻成一塊很堅硬的山岩,在那上面蓋一座很大的城堡——「我執」,「我執」是根本的無明,由貪、瞋、癡、煩惱圍繞著。讓你輪迴生死的,就是「我執」和「我愛執」,把「我愛執」的山岩擊碎的話,「我執」城堡也就快垮了。所以主要最難對治的是「我愛執」,一定要全力攻破「我愛執」,摧滅它,「我執」也就鬆動了。

並且寫道:

  • 大乘以摧滅「我愛執」為首要;凡夫所表現之自我愛惜乃是一切痛苦之因,且令他無法發菩提心,阻礙入大乘道。
  • 小乘以摧毀「我執」爲主,因為執我爲實有是輪迴因。

正行「自他相換」之後,就要修「施樂受苦」(布施快樂,取受痛苦)。

這點與以前說過修行關鍵在於「有意識的受苦」相關,「有意識的受苦」與「自願受苦」差別在於「有意識」不一定要「自願」的狀態,「非自願但有意識的受苦」也能是修行,總之,這塊修心的部分歸類在菩提心範圍,這邊不詳述。

關於「愛他執」在以前《恐懼的力量》一書中也能參照「超常利他主義」,另外「異母行為」也能參照到七因果教授。


一切的衰損之門是我愛執(原文「愛惜自我為諸衰敗門」)。你執無常爲常,執不淨爲淨,生起瞋恚心、貪著心,或是憍慢、嫉妒等等煩惱,還有一切不相順心的生起,這些的根源都是我愛執,如果沒有我愛執,這些煩惱是生不起來的。這也難怪大家,本來每個人都貪愛自己,想要保護自己,想要利益自己,這好像是本性。

斷除我愛執似乎是在斷除「貪生的本能」,也確實因為「貪我」而「取蘊」,也確實「俱生我執」是與生俱來的,我認為其對治的是「貪生、求生的本能」運作機制。

而如果運用其對立面「貪死」,確實能調伏煩惱,不想出生的念頭,也可能不再取蘊,摧毀「我愛執」是摧毀底層生存本能嗎?是否與存在焦慮有關呢?「愛他執」是另外生起,還是像蹺蹺板減少「我愛執」時能增加「愛他執」呢?


總之,中觀的學習重點在於:

  • 認識所破
  • 大乘以摧滅「我愛執」為首要
  • 小乘以摧毀「我執」爲主
avatar-img
101會員
45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 要享閒情,先要放得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智者以知,了解一切;仁者以愛,包容一切; 勇者以義;犧牲一切;忠者以誠,奉獻一切。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 要享閒情,先要放得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新的一步總是奠基在先前一步。有軌跡可循,有方向有行,溫故知新,全都化為踏實前進的能量。  學習慈悲讓心安住,在真確、回歸的價值中,一步一步成長。
Thumbnail
智者以知,了解一切;仁者以愛,包容一切; 勇者以義;犧牲一切;忠者以誠,奉獻一切。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