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7年的台北夜空,UFO不再是傳說,而是日常的燈火。它們像一群調皮的螢火蟲,懸停在101大樓頂端,投下柔和的藍光,映照著街頭的夜市攤販。起初,人們驚慌失措,政府發布緊急警報,軍隊出動戰鬥機追逐那些銀色碟形物體。但幾個月後,一切變了。UFO沒有攻擊,沒有綁架,只是不斷出現——在高雄的港口、在花蓮的山巔、在澎湖的沙灘上。它們像故意讓自己被看見,閃爍著訊號,邀請人類的目光。
「它們想被看見。」偉明在直播中喃喃自語。他的粉絲暴增,來自世界各地。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和平訊息,有人懷疑是政府陰謀。但UFO從不解釋,它們只是持續曝光。白天,它們隱藏在雲層後;夜晚,它們點亮天空,像在說:「我們在這裡,永遠在這裡。」
有一天,偉明收到一封匿名郵件,附上一張照片:一艘UFO停在他的公寓屋頂,門口敞開,裡面是溫暖的金光。郵件只有一句話:「來吧,讓概念成形。」他猶豫了片刻,背起背包,爬上屋頂。UFO沒有引擎聲,靜靜等待。他踏入艙內,世界瞬間變了。
裡面不是金屬艙室,而是一片無邊的星空投影。外星人——如果那是外星人——是半透明的能量體,漂浮在空中。它們沒有臉孔,只有脈動的光芒。其中一個「聲音」在偉明腦中響起:「我們是概念的載體。你們人類的眼睛,是我們的畫布。」
偉明愣住。「什麼概念?」
「持續曝光的概念。」能量體解釋,「我們不是入侵者,我們是鏡子。你們恐懼未知,所以我們讓自己被看見;你們渴望連結,所以我們不離開。每次你們抬頭,我們就強化一個想法:宇宙不是孤獨的。你們的科技、你的直播、你們的恐懼與好奇,都在餵養我們的存在。我們希望永遠在你們的眼睛裡,因為那裡是概念的誕生地。」
偉明回想起歷史:從1947年的羅斯威爾事件,到如今的全球直播。UFO從未真正隱藏,它們總在關鍵時刻出現,刺激人類的想像。古文明的壁畫、宗教的預言、科幻小說——一切都是曝光的延續。「你們是……想法本身?」他問。
「是的。」能量體脈動得更亮。「我們呈現的概念是『永恆注視』。人類的目光讓我們永存,我們的出現讓你們進化。沒有眼睛,就沒有我們;沒有我們,就沒有你們的夢想。」
艙門開啟,偉明回到屋頂。UFO升空,融入夜空,但他知道,它們從未離開。從那天起,他的直播變了。他不再追逐UFO,而是解釋概念:持續曝光不是陰謀,而是共生。粉絲們開始抬頭看天,不再恐懼,而是微笑。UFO在他們眼中閃爍,像老朋友的問候。
在台北的夜市,攤販們賣起「UFO燈籠」,孩子們畫著碟形飛船。政府放棄追捕,轉而建觀測站。UFO持續曝光,呈現的概念清晰而深刻:我們注視它們,它們注視我們;在這雙向的目光中,人類學會了谦卑、好奇與連結。宇宙不再遙遠,它就藏在每雙抬頭的眼睛裡。
而李偉明,每晚仍架起望遠鏡。他知道,概念已成形——永恆的、閃爍的、活生生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