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徵人啟弒》電影劇照/龍祥電影
朴贊郁(박찬욱)導演在拍完《我要復仇》(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2002)與《原罪犯》(Old Boy,2005)後,便發現自己的作品有一個致命缺點──缺乏女性的聲音。
在男性的你死我活之中,沒有深入女性的內在世界。這件事讓他決定,下一部電影的主角一定要是女性──身為一個女兒的爸爸,朴贊郁也坦承自己更常思索的,其實是如何呈現女性的故事。《親切的金子》(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2005)、《下女的誘惑》(The Handmaiden,2016)、《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2022),都有著更為細膩的節奏,深刻描寫女人的情慾與復仇。其實,女人的手段不需要刀刀見骨的砍殺,而是沉靜如水下的波濤,優雅地暗潮洶湧。
所以,看完《徵人啟弒》(No Other Choice,2025)後,我忍不住想:真有趣,難道朴贊郁導演這次又覺得自己的路線太過極端,於是想拉回一點平衡,顧及一下男人的生存困境嗎?

《徵人啟弒》電影劇照/龍祥電影
漂亮的洋房,一父一母,一子一女,再加兩隻狗。妻子為丈夫在事業上的成功感到興奮,拚命推崇老公是如何造福家人,也讓自己享福,最後還要來一個美滿家庭的大擁抱。或許,這就是眾多中年男性對「成功」的理想藍圖。電影甫開場,朴贊郁就為主角柳萬秀(李炳憲飾)打造了一個平凡中透著古怪,看似美好卻略顯刻意的烏托邦,似乎也意味著這就是幸福的頂點,接下來的,只有墜落。
果然,公司送來的鰻魚不是獎勵,而是死亡預告。柳萬秀頓成失業中年,雖不至於即刻下流,但崩潰就在一瞬間。為了保住手中握有的光鮮亮麗,萬秀只能拚了老命地求職,他戰戰兢兢地討好面試官,甚至不顧一切地下跪求情,萬事決絕的行動,也顯示出他性格上的執著。正如萬秀的嗜好──栽培松樹盆景,聽來浪漫寫意,實際上卻是經過人為暴力,以塑造理想中的形狀。這種同時帶著殘酷與愛的嗜好,似乎也象徵著萬秀的兩面性。

《徵人啟弒》電影劇照/龍祥電影
《徵人啟弒》的原文片名為「어쩔수가없다」,意思是別無選擇、無可奈何。在本片中,「我別無選擇」這句台詞至少出現了五次,每一次都是從男人口中說出。為了不被淘汰,別無選擇地維持光鮮亮麗的假象,實則做牛做馬,毫無樂趣可言;為了讓人生重回自身渴望的正軌,別無選擇地做掉競爭對手;為了保護家裡的女人、繼續安逸地生活,別無選擇地背負起一切,男人的理所應當,甚至還帶點忍辱負重的悲壯。
於是,朴贊郁讓萬秀展開一場面試大逃殺,以諷刺滿點的黑色喜劇手法,呈現男性在面對挫折時不同的心理狀態。
第一位「面試者」具範模(李星民飾)一身傲骨,對專業的自負讓他不願屈就,結果是一蹶不振。漂亮的豪宅、高級的嗜好尚能維持,但倚靠的都是妻子,而當妻子外遇,男人也無意確認一路走來究竟哪裡出了差錯,就立刻成為一頭被鬥倒的獸,男人的別無選擇,似是難以放棄的廉價自尊。
第二位「面試者」高始朝(車勝元飾)出場時間短,但朴贊郁曾說,場景的營造都是為了傳達角色的情緒,每一個畫面中的擺設、色調、台詞,都經過朴贊郁的精心設計,讓觀眾能從線索中探究角色的狀態。我們依然能稍微看出高始朝的不同,某程度上他已經接受現實,放下曾有的光輝歲月,在鞋店當起店員,在女兒下課來告知行程時,也暗示著他可能是獨力扶養小孩的單親爸爸,維持生計亦是他別無選擇的決定。

《徵人啟弒》電影劇照/龍祥電影
就像工作一樣,一回生二回熟,要除掉最想取代的第三位競爭對手,就沒有那麼難了。即使對方根本不如所想的那樣意氣風發,地位與財富都是用更多的勞力換來,再豐盛的物質也無法掩飾他唯一的擁有,只是一具孤寂的空殼。
但別無選擇使萬秀恐懼,以致他的瘋狂,就連萬秀自己都沒能意識到──他最想殺掉的,是未來可能的每一個自己。

《徵人啟弒》電影劇照/龍祥電影
然而,女人真的被男人天真爛漫地保護在水晶球裡嗎?
開開心心地準備當貴婦的妻子美莉(孫藝真飾),在丈夫被裁員的當下就做出改變,找出一切能撙節的方法,讓家庭保有最低限度的運作。具範模的妻子雅拉(廉惠蘭飾)起初也並未放棄丈夫,還試圖以過往回憶喚醒他,卻都像在跟一具活屍說話,甚至連萬秀都忍不住提醒(也像在諷刺自己):「明明是你都不聽老婆說話,夫妻才會漸行漸遠。」
男人的別無選擇,經常是女人無可奈何地承擔。女人的別無選擇,卻往往不是為了自己。丈夫的異常,妻子早就看在眼裡,家中埋藏的祕密,迫使她再次面對家庭危機的全盤考量,也再一次無可奈何地試圖保全丈夫終於撿回的尊嚴,維持孩子對父親的美好印象。

《徵人啟弒》電影劇照/龍祥電影
身為朴贊郁導演的粉絲,很難單純只以「喜歡」或「不喜歡」去看待《徵人啟弒》。
對我而言,這部片充滿了太多「男人味」。朴贊郁也在接受訪談時提到,《徵人啟弒》更像是一種「反省」,在拍攝這些被社會價值、職業身分壓垮的中年男性時,他也想起一生以電影為職志的自己。
不過,令我慶幸的是,朴贊郁並沒有忘記女人處身於其中的關鍵性。這讓他所呈現的「男人味」,不只是男性在困境中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掙扎,也能看到女人在抵抗和順應之間,總是能以千變萬化的形態不停流轉,修補將要壞掉的一切,即使那一切再也不會如同往常。

《徵人啟弒》電影劇照/龍祥電影
劇照提供/龍祥電影
責任編輯/黃曦

【釀電影】vol.19《男人,女人,蟲:朴贊郁變形記》。/影像提供:釀電影
本期《釀電影》為朴贊郁導演做專題,從內在的哲學公案,到外顯的情緒色澤,為讀者帶來深入淺出、而且沿途痛感不斷的剖析:
我們將朴贊郁的影像核心,與百年前卡夫卡的文字相映,看見關於人與存在的焦慮,如何隔著地球的兩端轟鳴;我們從「復仇三部曲」的裡翻攪到外,瞧瞧那些巨大的恨與血紅色的狠勁背後,藏著什麼傷痕;我們羅列朴贊郁鏡頭下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如豹如兔,如火又如冰,在變形成蟲之前,先是天地間的一聲聲雷。
看朴贊郁的關鍵字,不只有復仇與血色,壓迫與背叛,雪白的記憶與青色的謎霧,還有隱身在背後的歷史傷痛,與時代的哨音。是以,我們在朴氏作品之外,也以多樣化的單元圈起「回望歷史」的主題:關注影響韓國近代深遠的光州事件,藉由「離島影展」重訪時代的多邊記憶,專訪在歷史現場汲得靈魂音色的音樂家王榆鈞,更在「經典影評」單元重訪另一位「世界的」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
本期特別企劃,則是看「亞洲女人の復仇」,重回八〇年代台灣的致命女性浪潮,看何等的命運摧殘,能催生烈火般的花朵。這是一本吃得苦中苦,闖出天外天的專題,不只是《釀電影》第一次挑戰韓國電影主題,也是在人心、美學、歷史與角色的交匯處,策劃的一次用力揮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