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了,之後呢?略談電影《破浪男女》

破浪了,之後呢?略談電影《破浪男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對我來說,有點難去評價《破浪男女》,相對於某位影評說的「慈悲」,看完後我會有一股難以名狀的空虛感。如果這是楊雅喆想要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他是成功的。


完全以性愛的角度去觀照戲中的角色,是一種大膽的挑戰,無論就形式和內容而言,這點無庸置疑。然而,觀者喜不喜歡這些角色,甚至是喜不喜歡這部作品,我想就因人而異了。對我來說,就像一開始講的,無所謂喜不喜歡,就是一種很純粹的「空」與「虛」,還有的就是無以名狀的感覺,甚至很難就劇情去分析好壞。


raw-image


說這部電影不是要講性,其實是要講愛,好像也不太對。更精確一點的說,應該是都會中的人際網絡關係。本片甚至還有一點點王家衛的影子,記得是《2046》中的字卡吧:「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本片關於水的意象可說是十分豐富。


雖然說很難評判喜不喜歡,但是一開場和結束相呼應的破浪意象,搭配藉由小綠的獨白唸出,實則是二等文豪的小說創作,實在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本片最傑出的地方。硬要說的話,這個地方的處理至少我是滿意的。你要說他很矯情也行,這部片有幾場戲或鏡頭的確很矯情,但首尾至少是很文學性的表達,這也是我的心頭好。


raw-image


至於究竟是要破什麼浪?恐怕最終還是在小綠漫長的獨白中淹沒的。它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這就是本片所要傳達的概念之一吧,就像是無解的父女關係,以及最後那虛無感十足的權力架構。


raw-image


avatar-img
Kevin Chen的沙龍
12會員
4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evin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有點難以想像,這是阿莫多瓦的作品,但如果有在追蹤他後期作品的影迷就知道,他風格轉向最為關鍵之處,就是對於生命內在肌理的省思。還是能發現不少阿莫多瓦正宗的元素,最明顯的就是鮮艷的原色。只是更冷冽、更沉靜,更多的是充分的內省。
5/5隔壁的房間
本文探討電影《餘燼》與導演鍾孟宏的創作意圖。透過導演與主角之一莫子儀的映後座談,本文呈現了電影表達的不同觀點與對社會議題的反思。無論對於劇情的評價如何,該片所提供的獨特視角與對話空間均值得反思與探討。希望觀眾以理性態度理解與評價文藝作品,留下創作空間給予藝術的表達。
4/5餘燼
《我心裡的太陽》是日本導演奧山大史創作的一部感人電影,探索青春與成長的主題。故事圍繞擁有口吃的拓也,他原本隸屬於冰上曲棍球隊,後來卻漸漸愛上了花式滑冰和同學小櫻。電影透過優美的音樂與深刻的內涵,觸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雖然片長僅90分鐘,卻充滿詩意與情感,使每位觀眾都能從中反思過去的青春與未來的可能。
4/5我心裡的太陽
或許有點難以想像,這是阿莫多瓦的作品,但如果有在追蹤他後期作品的影迷就知道,他風格轉向最為關鍵之處,就是對於生命內在肌理的省思。還是能發現不少阿莫多瓦正宗的元素,最明顯的就是鮮艷的原色。只是更冷冽、更沉靜,更多的是充分的內省。
5/5隔壁的房間
本文探討電影《餘燼》與導演鍾孟宏的創作意圖。透過導演與主角之一莫子儀的映後座談,本文呈現了電影表達的不同觀點與對社會議題的反思。無論對於劇情的評價如何,該片所提供的獨特視角與對話空間均值得反思與探討。希望觀眾以理性態度理解與評價文藝作品,留下創作空間給予藝術的表達。
4/5餘燼
《我心裡的太陽》是日本導演奧山大史創作的一部感人電影,探索青春與成長的主題。故事圍繞擁有口吃的拓也,他原本隸屬於冰上曲棍球隊,後來卻漸漸愛上了花式滑冰和同學小櫻。電影透過優美的音樂與深刻的內涵,觸發觀眾對人生的思考。雖然片長僅90分鐘,卻充滿詩意與情感,使每位觀眾都能從中反思過去的青春與未來的可能。
4/5我心裡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