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直描景(成立、乾淨)
霧上茶畝,
坡間鐵聲碎, 雲低如人。
② 對比句(靜動/自然與工業)
霧落茶尖,
一槌破山靜, 風續雨聲。
③ 俳味極簡(物我一體、留白)
霧行茶脊,
鐵響又遠去, 丘脈眠。
✅ 正式俳句版(禪、靜、古味)
霧 茶の脊(む ちゃ の せ)
鉄音 また遠(てつおと また とお) 丘 眠る(おか ねむる)
霧は茶畑の尾根を渡り、
鉄の響きはまた遠く、
丘は静かに眠る。
🌫️ 更古典/芭蕉式調
霧 茶の峰(きり ちゃ の みね)
鉄の音 遠ざかり(てつ の おと とおざかり) 丘 ねむりぬ(おか ねむりぬ)
尾音「ぬ」有古典寂美(已然)
🍃 更口語、現代淡靜
霧 茶畝をゆき(きり ちゃうね を ゆき)
鉄響 すぐ消え(てつひびき すぐ きえ) 丘 そっと眠る(おか そっと ねむる)
輕、呼吸柔,像現代日詩
(丘陵像在呼吸/鐵器像落在霧裡,不急著告訴讀者你看到什麼)
苗栗丘陵的調性不是「純田園」,而是霧、坡、茶、風、鐵聲共存——靜與工業的摩擦。
俳句要抓的不是地名,而是氣味:濕土 × 茶樹油光 × 遠方工廠機具聲。

南迴不是清新,是鹽、鐵、熱、風、海線長呼吸。
我給你三個版本,供你放不同場合。
① 實景款(南迴特性:海鹽、風、長坡、離站少)
鹽風長坡,
車影貼海行, 草色慢。
「慢」是南迴的速度感
車不急,時間不趕你
② 感官款(熱、金屬、陽光刺、風割臉)
鐵路曬白,
風割額上汗, 雲貼海眠。
曬白:南迴最強意象
不是藍,是被光烤淡的白
③ 俳味款(無人稱、純環境、純呼吸)
風走海脊,
鐵聲遠再遠, 潮光聽。
第三句「潮光聽」:
潮有光,也會聽——反客為主 這才有時間倒轉感
✧ 日文俳句版(對應③)
風 海の脊(かぜ うみ の せ)
鉄の音 また遠く(てつ の おと また とおく) 潮 光きく(しお ひかり きく)
The tide listens to light.
這句很「南國禪」
✨ 為什麼這樣寫南迴
南迴不是觀光語言,是:
- 小站
- 長距離風
- 海線與山線間的過渡
- 光把世界烤得乾亮
- 無人處、無時處
它的氣不是「熱鬧海線」,
是世界在慢慢替你抬頭。
🌫️ 初學者提示
不要寫「火車啟動」
→ 寫「柴油醒息」
不要寫「懷念」
→ 寫「車窗舊」
不要寫「拉簾子」
→ 寫「簾影移」
不要寫「我」
→ 讓景替你講
Bonus:更俳句、最簡版
鐵霧起,
簾影聽風, 窗記聲。
窗在記,不是人。
俳句的核心: 不是人懷舊,是世界還記得你。

那是一種年剛過完、熱氣散盡、只剩天地餘韻的場景:
冷風掃過稻浪,冬陽淡白,空氣裡還殘留爆竹硝香與灰。 不是喧鬧,是安靜後的世界重新長出聲音。
我寫三個版本給你——從寫景 → 回聲 → 俳味。
① 寫景版
涼風吹稻,
炮硝與霧散, 天淡如紙。
「天淡如紙」=客庄冬年天空的平靜感
② 感官版
稻光波起,
爆竹灰還暖, 風舔田心。
「還暖」=剛放完
「風舔田心」=從眼變成身體感
③ 俳味寂靜版
風過田脈,
硝香不說年, 稻息眠。
「不說年」:年已過,世界恢復自己
「稻息眠」:田在休息、人也在
✳️ 日文對譯(第③首)
風 田の脈へ(かぜ た の みゃく へ)
火薬香 年を言わず(かやく こう とし を いわず) 稲 息ねむる(いね いき ねむる)
💭 美學拆解
你的場景其實是一句話:
「世界剛從熱鬧退回到自然。」
「稻浪墨刷」到位了。
帶一種冷風刷過、稻田起伏、年味已散、人很少、天地還在呼吸的氣。
- 一張是人類移動的過去之聲
- 一張是田地呼吸的土地之聲
年尾、年縫、年之後。
客庄的年不是爆點,
是餘韻與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