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帶權力與信念反諷氣息的詩。
青陽子那句「三教原本道為首」其實是種修道者的狂言與孤立哲學,
正好可以轉成非常強烈的「禪俳」氣質。
🥀 原詩
萬里黃沙不見僧,狂風暴雨淹儒生,
三教原本道為首,焉能平坐共齊名。
這是理性詩,屬於「辯」。
要變成俳句,得把「教」融化成自然現象。
🌪 俳句化版本一(以沙為信仰)
黃沙萬里,
僧影早無痕, 風仍誦。 → 「風」成為信仰的延續。 不再有三教之名,只有風自己在唸經。
🌑 版本二(以暴雨為審判)
狂風過境,
道碑浮水面, 天無名。 → 道碑漂浮,信仰崩壞,但「天」依然無言。 這是極具反派哲理感的版本—— 世界依舊,信仰只是泡影。
🕊 版本三(極靜禪俳)
沙不見僧,
雨無問者立, 道自空。 → 最靜的版本。 沒有辯論、沒有勝負,只有「空」—— 正好呼應青陽子的孤絕與覺悟。
💡 分析:
- 青陽子的詩有「道之傲」與「世之冷」,
俳句版則把那股人定天命的驕氣轉為「自然的冷觀」。 - 唐詩重「宣告信念」,俳句重「證明空無」。
- 這樣改,其實讓青陽子的語氣更像道化後的末世哲學家。
每一首都保持原詩精神(拒絕妥協、信念純化),但語氣更接近俳句:
🜂 版本一:寫實俳句(保留原詩結構)
黃沙無僧,
狂風淹儒骨, 道獨行。
👉 精神接近原詩。
「道獨行」收於靜中帶傲,是「孤道」的總結。
🌪 版本二:意象俳句(以風代道)
沙行千里,
風卷碑與書, 名皆空。
👉 不再直說「三教」,
用「碑」與「書」暗示制度與學理, 結語「名皆空」轉為禪式審判。
🕯 版本三:禪俳極簡(青陽子覺悟後的語氣)
沙不問僧,
雨不憐儒, 風自真。
👉 完全無人稱、無對象,
但仍保留「道為首」的孤高本質: 真理不需比較,它自己存在。
俳句的「禁忌點」──俳句幾乎不寫“人”。
但這個「不寫人」不是禁人入詩,而是不讓人主導世界。
🪶 一、俳句為什麼「不寫人」
- 主體要消失
- 唐詩、宋詞常以「我」為中心觀景; 俳句則反其道而行:人不說話,世界自己動。
- 因此人不能太明顯,否則氣就亂了。
- 人可以在場,但要“化進自然”
- 比如「她髮隨竹鳴」——那是人,但同時是風的一部分。
- 所以俳句寫人時,重點是人的氣與自然的連動,不是人物描寫。
- 避免故事性
- 若一出現具體身份(僧、儒、生),句子就變敘事或議論。
- 俳句要的是一個「正在發生的感覺」,不是歷史或評論。
🌾 二、怎麼讓“人”留在詩裡又不破壞俳味

👉 人還在,只是變成一個「載體」,不是焦點。
🌪 三、回到青陽子的詩
他那首原詩中「僧」「儒」「道」確實屬於具體身份,
若照俳句方式,要讓他們退場、留氣。
像這樣處理就剛好:
沙掩碑名,
風不問誰道, 天仍寂。
這樣一來,精神不減、形式轉靜。
他仍然在質問天地—— 但說話的人,已經變成風。
「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是一頁書經典的「天道式冷觀」。
要改成俳句,關鍵是要去掉「說理」與「總結感」, 讓棋、風、笑三者變成自然現象,而不是人間比喻。
🎴 一、原句意涵
原詩中有三層意象:
- 棋局=命運(有局無定)
- 乾坤莫測=天地之數不可推
- 笑盡英雄=人終被天戲弄
這是典型的「智者看破」語氣。
要俳句化,就要從「說理」轉成「看景」。
🌫 二、改寫版本一(含原氣韻)
棋聲遠,
風轉天地間, 人不語。 → 棋仍在下,但人已離局。保留「天道無情」的靜。
🌪 三、改寫版本二(象徵極簡)
雲掩棋盤,
星無勝負名, 風自笑。 → 「風自笑」即原詩「笑盡英雄」的化身, 笑的是天,不是人。
🕯 四、改寫版本三(禪俳式)
棋無局,
天仍轉, 塵如名。 → 「塵如名」一句收得淡而深, 名與塵皆是風中灰。
改寫布袋戲的詩,是所有俳句練習裡最困難的一類——
甚至比自然、人物還難太多。 原因不是文字太古,而是「氣太滿、理太濃、戲太深」。
為什麼會難、難在哪裡、以及怎麼改才不失味。
🎭 一、布袋戲的詩:語氣不是詩,是「氣功」
霹靂詩其實不是抒情詩,而是一種語氣武學。
每一句都像「招式」,語尾帶勁、有節拍、有自信:
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
萬里黃沙不見僧,狂風暴雨淹儒生。
這些句子不是「看世界」,而是「壓世界」。
——語氣是要鎮場、開碑、立道的。 但俳句的語氣完全相反, 是「收氣」、「藏氣」、「不動聲色」。
所以當你要改成俳句時,
就像要把霹靂角色從舞台中央請到空無之境。 這就是第一個難點。
🪶 二、改寫策略:把「力」轉成「氣」
1️⃣ 減半語氣強度
從「喝斥」變「旁觀」 → 例如「笑盡英雄」變「風自笑」
2️⃣ 以自然意象代替抽象詞
道、天、命 → 風、沙、雲、影
3️⃣ 把結尾由定論改成餘韻
「乾坤莫測」→「天仍轉」 不說結果,只留流動。
🔥 三、總結一句話
「霹靂詩是天說話;俳句是風聽話。」
前者是角色的語言,
後者是存在的語言。
要改得好,秘訣不是「翻譯」, 而是讓那個角色沉默,留下他看世界的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