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業重溫14--有45°角求線段長度問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本文延續《舊業重溫12》、《舊業重溫13》,繼續從YT上取材,分別用國中、高中的方法解題,不過,我們換成求長度的問題。

題目:

圖一

圖一

如圖一, 在△ABD中, ∠B是直角,

∠CAD=45°, AB邊長3, CD線段長5,

求AD線段長。



解法一(古典幾何法)

45°是特別角,這引起我們注意,因為在國中數學裡學到,有45°內角的直角三角形,邊長比為
1:1:√2, 但很遺憾,圖一的45°並非直角△ABD的內角。
對了,那就創造出一個有45°內角的直角三角形吧。

圖二

圖二


過D向AC直線作垂直線,交於E點。(如圖二)
△AED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E長 = DE長,假設其長為x。
又∵∠BCA=∠ECD, ∠B=∠E=90°,
∴△ABC~△DEC  (依據AA相似性質)
∴AC長:DC長= AB長:DE長
= BC長:EC長 ……(ㄅ)

raw-image

平方之: (15 – y2 )2 = 52 (y2 – 9)。接著解方程式。
152– 2.15y2 + (y2 )2 = 25y2 –25.9
y4 –30y2 - 25y2 +225 + 225 = 0
(y2 )2 - 55y2 + 450 = 0
(y2 –45)( y2 –10)=0
∴ y2 = 45 或 y2 = 10

當y2 = 45,

raw-image

此結果違背圖二中AC長(=y) < AE長(=x),故不合。

當y2 = 10,

raw-image
raw-image

解法二(三角函數法)

下述解法以具備如後基礎知識者為宜:
1.直角三角形正切函數(tan)的定義; 2.tan45°=1; 3.正切函數和角公式。

圖三

圖三

(參考圖三)
設∠BCA=α, ∠BDA=β,
則α=β+45° (∵外角等於遠內角和)
又設BC線段長為x,
則BD線段長為x+5,

依正切函數定義,

raw-image

∴ 3(x+2) = x(x+8)
   3x+6 = x2 + 8x
   x2 + 8x – 3x –6 = 0
   x2 + 5x –6 = 0
   (x+6)(x-1)=0
∵ x>0  ∴ x=1

則BD線段長為 1+5=6。

依畢氏定理,
AD2 = AB2 + BD2 = 32 + 62 = 9+36 = 45
∴ AD長為√45 = 3√5

圖四: 天堂鳥花 ([陳傳義]拍攝)

圖四: 天堂鳥花 ([陳傳義]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傳義(R_Z_)的沙龍
19會員
157內容數
傳義(R_Z_)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本篇求解的題目也是在YT找到的,算是上一篇《舊業重溫12--有內角平分線的直角三角形求面積》的續篇,同樣分別提供國中的古典幾何和高中的三角函數解法。 本題跟上一篇都是求三角形面積,所不同者,本題並非直角三角形,但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角度, 45°,這是國中、高中數學都重視的特殊角度。
Thumbnail
2025/09/17
本篇求解的題目也是在YT找到的,算是上一篇《舊業重溫12--有內角平分線的直角三角形求面積》的續篇,同樣分別提供國中的古典幾何和高中的三角函數解法。 本題跟上一篇都是求三角形面積,所不同者,本題並非直角三角形,但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角度, 45°,這是國中、高中數學都重視的特殊角度。
Thumbnail
2025/09/08
前言 在YT上常看到求解幾何問題的影片,我最先想到的多半是高中數學的工具,因為鄙人在高中比在國中教學更久。繼續把影片看下去,許多油挑伯(Youtuber)用的是古典幾何方法,國中數學層級。古典幾何常用的解題工具包括全等、相似、比例線段、畢氏定理等;而高中數學裡,解決幾何問題的工具多了方程式、三角函
Thumbnail
2025/09/08
前言 在YT上常看到求解幾何問題的影片,我最先想到的多半是高中數學的工具,因為鄙人在高中比在國中教學更久。繼續把影片看下去,許多油挑伯(Youtuber)用的是古典幾何方法,國中數學層級。古典幾何常用的解題工具包括全等、相似、比例線段、畢氏定理等;而高中數學裡,解決幾何問題的工具多了方程式、三角函
Thumbnail
2025/07/28
讀友如果閱讀過之前的拙作《舊業重溫8--求平方根近似值的簡便方法》,可能會採取以下的計算步驟: 主解的油挑伯(Youtuber)用類似的概念,經由配方也為兩個平方根推出相同的有理數近似值,得到一樣的答案。 就本題而言,這個答案是對的。然而方法有瑕疵,亦即碰巧對了,但不保證改變數字或條件仍適用。
Thumbnail
2025/07/28
讀友如果閱讀過之前的拙作《舊業重溫8--求平方根近似值的簡便方法》,可能會採取以下的計算步驟: 主解的油挑伯(Youtuber)用類似的概念,經由配方也為兩個平方根推出相同的有理數近似值,得到一樣的答案。 就本題而言,這個答案是對的。然而方法有瑕疵,亦即碰巧對了,但不保證改變數字或條件仍適用。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