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在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市中心認識共產主義歷史

一直對東歐歷史與意識形態發展脈絡十分感興趣,於是參加了索菲亞市中心共產主義徒步之旅。旅程完結之後覺得應該寫下來,所以便有了此篇。内容大部分為導遊V所說(還有關於他的一些故事),再加上一些後期補充的資料。希望對也喜歡在旅途中瞭解各國歷史的你有幫助吧!關於這個徒步之旅的資料我放在最後。
一點點背景
1944 年夏天,蘇聯在東線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優勢。在進入保加利亞之後,以共產黨為核心的「祖國陣線」奪權並開始推動一系列左翼政策。1947年,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喬治·季米特洛夫和維爾科·維列夫·契爾文科夫的領導下,保加利亞成為蘇聯最忠誠的盟友,緊緊追隨馬克思列寧主義。
托多爾·日夫科夫於 1956 上台後,保加利亞踏入社會主義統治最穩定與制度化的時期,複製了蘇聯的五年計畫、重工業優先策略及教育、文化、歷史敘事等。1989 年,東歐在共產政權集體崩潰的政治變革浪潮下轉型,而保加利亞則以共產黨內部罷免日夫科夫成爲東歐唯一以黨內政變方式和平轉型的國家。
現在,保加利亞加入歐盟已久,並計劃於 2026 年加入歐元區。然而,政治氛圍可說是不穩定、充滿變化的。
共產主義時期的宗教
保加利亞的主要宗教是東正教,傳統上具有穩固的文化地位。然而在共產時期,政府將宗教機構視為威脅,並致力將保加利亞塑造成一個以無神論為基本的國家,因此宗教必須服從國家的指導與監控。教會財產被收歸國有,主教與神職人員的任命受到國安部門干預,宗教活動被限制在私人範圍。
在這樣的背景下,基督教節日受到刻意的淡化。例如聖誕節,儘管政府並未明令禁止聖誕節,但透過官方大幅強調跨年的「新年」慶典,宣傳以嚴寒老人(類似聖誕老人)與新年樹取代傳統聖誕象徵,使新年成為全國性的焦點,而聖誕節則被壓縮為不具公共地位的日子。
復活節同樣受到限制。保加利亞政府會在復活節前後安排義務勞動、政治宣傳活動或「社會主義成就」展示,藉由國家式的集體活動轉移大眾注意力。而在復活節期間,國民則需留在家中,以免大規模群體聚集發生。
導遊V帶領我們到達位於Tsar Kaloyan街上的中世紀東正教聖尼古拉斯奇蹟創造者教堂。這座教堂保存得非常完整,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位於教堂上方的十字架被一條橫梁蓋著,以削弱它的存在。實際上,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底下,教會能夠提供的服務例如牧師證婚和葬禮十分有限,例如導遊的父母在當時只能以公證婚姻的方式結合。
除了這個教堂之外,整個索菲亞市中心都能看到不少這種低調的宗教建築。從Tsar Kaloyan街往聖喬治教堂方向走,我們首先被建築物的圓頂吸引,但原來在這條街上,另一家聖佩特卡中世紀東正教寺廟也在,若不是仔細留意墻上的灰色十字架的話,就錯過了。
如今,保加利亞人通常不太公開表現自己的宗教信仰。雖然他們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害怕因去教會而被人監聽或監視,但宗教文化經過共產的洗禮後已經越漸萎縮。再加上現代各種新的思想潮流,保加利亞人現在參加教會活動的頻率普遍不高。


秘密警察
秘密警察即是保加利亞的國家安全部(DS),是政權最重要的政治控制工具,負責監視社會、鎮壓異議、收集情報,而它的監控範圍非常廣——從普通民眾到學者、教師、宗教領袖,都可能被列入觀察名單。透過這個龐大的秘密線民網絡,數萬人以各種方式向 DS 提供資訊,有些是自願的,有些則是在壓力下被迫合作。人們的電話、信件、海外接觸,以及參與宗教活動等,都可能受到監控。
關於當時的政治審查,導遊V帶我們來到Moskovsa街上的保加利亞國家檔案局,説了他表舅的故事:1970年代的某一天,V的表舅消失了,家人只知道他曾去警察局一趟。V的媽媽十分擔心這位表弟,於是憂心忡忡的前往了警察局,問不到關於表弟的任何事之後只好回家。親人似乎猜到表舅的遭遇,於是似是放棄了。幾十年來,V的媽媽沒有失去對表弟回家的期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認爲表弟還生存的機會渺茫,直到1990年代末的某一天,表弟從澳洲傳來了消息。
原來表弟當年遭到秘密警察的拘捕及各種心理和肉體的施壓,最終選擇逃亡,逃亡路上波折不斷,先是兜兜轉轉從陸路到達意大利某一港口,結果本來要前往美國的船隻已駛走,只好改爲前往澳洲,跨越了半個地球到達完全陌生的異鄉。受到殘酷對待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他,即使暴政倒臺多年後來亦未敢聯絡在保加利亞的親人。如今,這對表姐弟終於隔洋團聚,V亦知道了關於這位表舅的許多事情。
根據V所說,這個保加利亞國家檔案局的前身是中央審查總局的一部分。建築物底部有大量疑似行刑室的房間,而建築物本身藏有大量政府檔案,到了1990年民主化後,研究者可以在哪裏申請查閲原始審查報告及禁書名單。令人感嘆的是,根據資料,當時約有1/4人口皆與秘密警察有密切的合作關係,部分保加利亞人更是在查閲當年的檔案後與親友反目成仇。

民主化的保加利亞
我們來到了Knyazheska Garden 公園內的索非亞蘇軍紀念碑。此紀念碑由一座約 37 公尺高的方柱塔構成,頂部是三名蘇軍士兵的雕像,象徵蘇聯“解放者”。底部則有多組浮雕,描繪紅軍士兵與保加利亞人民互動的形象。到了1990年後,保加利亞年輕人視其為蘇聯統治與共產政權壓迫的象徵。而由於其象徵性,被塗鴉多次,並成為國際新聞焦點。
比較著名的包括了2011 年的美國超級英雄塗鴉、2013 年紀念布拉格之春被鎮壓事件而被塗成粉紅色及2014 年支持烏克蘭示威的黃藍色塗鴉。可見民主化後的保加利亞人將塗鴉視為一種抗議方式,而這個紀念碑更是承載了保加利亞由共產主義走到現在的種種。可惜的是,現在我們看不到已被移除的底部浮雕。

圖片來源:https://wheninbulgaria.wordpress.com/2016/06/28/monument-to-the-soviet-army-in-sofia-bulgaria/
旅程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國家文化宮旁的公園中的柏林圍牆碎片。這塊碎片由德國柏林市市民於 2006 年捐贈給索非亞,作為「和平與統一」的象徵。除此之外,它還象徵了冷戰時期東西方分裂的歷史記憶,並在東歐後共產主義時代成為反省與記憶的一部分。
生於共產政權集體崩潰後的V雖然沒有經歷過可怕的迫害,但他認爲共產主義遺留給保加利亞人十分多的歷史創傷,而現今保加利亞社會的氛圍與政治依然被其所影響。社會主義統治完全是惡嗎?V提出了一些部分保加利亞人認爲社會主義統治好的一面:例如全民教育及醫療福利,而這些也奠定了現今人民的生活。

而如今,保加利亞在民主道路上面對不同國內外的問題。在轉為歐元區的前夕,這座國家仍在摸索一條能夠兼容多元、穩定與改革的未來之路。走在索菲亞街頭,我深深感受到一座城市如何同時承載著過去與未來。願這些步行間的見聞,能讓你在理解這段歷史時,也看見保加利亞正在努力成為的模樣——一個在記憶與轉型中不斷前行的國家。
關於索菲亞市中心共產主義徒步之旅資訊可參考:
https://www.getyourguide.com/en-gb/sofia-l158/sofia-communist-walking-tour-t224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