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雜念的前往,才知道負重的行李裡面裝的是什麼。
雜念或初心,你自己才知道,有些絆住自己的事物,其實並不重要。
- 張西 <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今天下午,在完成近幾日的排程工作後,終於回到了可以繼續撰寫旅遊文章的時光。
在打開我個人的「奧地利」照片資料夾之前,我習慣性地搜尋了一下「奧地利旅遊」這個關鍵字,想看看其他人都去了哪些地方,並思考自己該從哪個角度切入。
愕然發現,這個關鍵字在 Google 的前兩頁幾乎都是各大旅行社的廣告連結,部落客的旅遊文章竟然要等到第三頁才出現。若將關鍵字改為「旅行」,情況好一些,至少第一頁便出現了兩篇相關文章。然而,其餘部分仍被旅行社佔據,可見「奧地利旅遊」確實是各旅行社爭奪的熱點。
我努力回想自己在回台前中歐巡迴旅行中第一站的選擇:奧地利,卻是印象中最模糊的一段旅程。或許是因為這一站並不在我的原定計畫中,而是因為與學弟約好見面,才成為我回國前最後流浪的首站。
這 453 天的浪遊讓我想起。除了最初啟程時目的明確的波蘭之外,餘下的每一個國家,實際上都不是原本計畫中的目的地。
在過去一年多的旅遊文章中,我稍微回顧了一下,整理的方式跟起初的確有所不同。我不再只是流水帳地記錄,而是分成了兩種模式:心情與旅途中遭遇的隨筆,與景點介紹多數已然分裂開來。這些變化大抵是受到當時同時撰寫的朝聖日記的影響。

每次整理所到之處的景點文章,我都覺得自己頗為神奇。因為每到一個國家,幾乎都沒有事先計畫好要去觀光的景點( 當然,有些是我早有打算要去的 )。我只是想踏上那片土地,隨著漫步也一併記錄下了許多「別人的旅遊景點」,有時候還會多走了好幾個地方。這些額外的景色,大多我會選擇性地整理進文章,而不是完整羅列。主要是查找資料耗時耗力,或許將來旅行時再來慢慢端上這些美好回憶吧。
但,也有可能最後選擇只留在我自己的記憶資料夾內。
然而,這樣的整理過程也讓我的旅遊文章更耗費時間,因為我必須逐一檢查每一張照片,回顧自己究竟到過哪些地方。完成自己的功課後,才將這些回憶編織成文章。基本上,前兩道工序耗時甚多(笑)。
那麼,各位呢?你們是習慣計畫性旅遊,還是喜歡隨性探索呢?
2025/04/17 Ligang time 15:59,Emma.
你習慣哪種旅行呢 ?
【 分享 】
分享一首 2023 年,下定決心回歐前幾乎天天會放的歌,後來在一路的流浪中,也是每個歌單中會有的一首。聽了會莫名的很有出發流浪的力量。😆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