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如果今年能順利完成第一本個人書籍,接下來的第二本,我想與家人一起合著。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我覺得目前這個 Tempo,不管是針對 Blog 的部分,一天或兩天的這樣一個模式與記錄,我覺得都蠻好的。基本上,只要維持這樣的 Tempo 來進行,會是很不錯的。不過最近我發現,自己比較少有 Input,大部分時間都在 Output。這些 Output 多半是在描述自己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或是書籍進展與進度的彙整。

所以我覺得接下來,至少要增加一些 Input 的部分,讓自己能持續吸收新的內容。我認為 Input 和 Output 是一個非常棒的策略,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許多不同的學習與啟發。真的非常感恩現在這樣的時代與科技,讓學習變得這麼方便。不管是 ChatGPT、Google、YouTube,還是書籍,這四個都已經成為我非常棒的資訊吸收渠道。

而我覺得要回歸到「簡單」。在「簡單」的過程中,其實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不論是生活的簡單、花費的簡單,還是工作上的簡單——保持簡單,就是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同時不因為缺乏而感到失望或絕望。我想,光是能維持這樣的心態,就已經是件很棒的事了。

如果近期要多做一些 Input,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看與書籍製作、設計相關的教學影片。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快速吸收、快速學習,讓我更清楚如何實際操作。不管是 Google 文件的編排設計、Canva 的使用技巧,或其他不同的製作重點,都能更有效率地掌握與應用。這樣的 Input 方式,本身也是一件蠻有趣的事。

另外一個 Input 的方向,當然還是我一直感興趣的領域——行銷、銷售與創業。每當談到這幾個主題時,我都會特別想多了解、多聽一些新的觀點與內容。

此外,與事業發展相關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 Input。不論是參加演講,還是吸收產品相關的知識與資訊,這些都能成為提升自我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我發現自己最近的 Input 比較少,而這樣的發現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提醒,讓我意識到需要重新平衡吸收與輸出的節奏。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與人的互動與交流。因為我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自己的工作與書籍編輯,所以與人之間的交流顯得特別重要。不管是與工作夥伴、客戶,或潛在客戶的互動,這些交流其實都是需要的。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有能量的——有溫度、有歡笑,也有感動。尤其當你擁有許多不同的人生經驗與歷練時,這些經驗往往能夠影響別人、甚至幫助別人。

當你持續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你自然就會擁有更多的能量。我覺得這是很特別的一件事。今天我記得和工作夥伴分享時提到,其實我們學到的東西,一個小時後就會忘掉大約 56%,一天之後更可能忘掉 74%。所以關鍵在於「持續輸出」與「不斷複習」。

若只是學習而不複習、不輸出,很快就會忘記。你必須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記錄筆記,並適時地輸出。當知識被你消化、轉化成屬於自己的語言與經驗時,它才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否則,在工作上或其他面向中,容易停留在一種平庸的狀態。當然,平庸並非不好,但我們依然可以選擇提高標準、提升能量,讓自己不斷進步與成長。

我覺得,光是有意識地想要持續提升自己的水平,Higher standard, higher level,這樣的概念本身就能帶來很大的差別。

今天我突然有一個特別的體悟。像我平常的習慣,是簡單慢跑,然後做大約五十下伏地挺身,通常分兩次完成,總共五十到六十下。結果今天照鏡子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哇,我的三頭肌變得蠻有型的!雖然我沒有特別針對它去訓練,而且體重其實也增加不少,但這一刻讓我深刻感受到,那些一點一滴的累積,真的會堆疊出明顯的差距。

不管是身體、工作、還是生活,只要你有意識地想要提升某個面向,長期下來都會看到變化。對我而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慢跑。慢跑是一個很單純、也很有效的方式,可以幫助我維持體能與穩定狀態。

所以我真的覺得很感恩。其實在我的文章裡,我常常提到——凡事感恩,一切都是多的。感恩之心離貴人最近。感恩你所擁有的一切,同時不因為缺乏而感到失望或絕望。

我感恩我的伴侶,感恩我的家人,感恩我的媽媽與岳母,也感恩家裡的貓咪都健康。生活中真的有非常多值得感恩的事情,而這些感恩的心念,也讓我每天都更踏實、更有力量。

當我越懂得感恩,就越能發現,其實有更多美好的事物、人、與機會,會更容易被自己吸引過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體悟——帶著感恩的心,去迎接屬於自己的 Lifestyle,也就是生活的樣貌。你想要創造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最終都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這是我最近的一些發現、體悟與實踐。當然,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持續提升與成長。

我也發現,有時候自己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對別人而言可能並不容易。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設計一個簡單的培訓機制。現在的微型會議或線上會議工具都非常方便,如果能善加利用,其實只要 10 到 15 分鐘,就能有效幫助同仁在某些領域上有新的成長與突破。

其實只要善用時間,就能創造出不少不錯的成果。所以我真的非常感恩現在的科技發展。像我剛剛提到的線上視頻與視訊會議,真的太方便了。

我記得那時候透過線上會議談一個案子,最後居然成交了一筆將近七萬元台幣的訂單,這讓我相當驚訝。當然,並不是說單靠這個工具就能達成結果,但它確實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

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或崛起,努力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成果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同時我也在想,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運用手邊的工具,幫助自己加薪、創造收入、累積財富、擴大影響力,並實現自己想要的結果。我發現,一個非常簡單但深刻的關鍵就是:在某個領域裡扎根——扎根、再扎根。

唯有持續深耕,才能做出影響力、創造品質,並達到更高的層次(High Level)。

我有一位客戶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後來開始製作線上課程,接著經營自媒體,整體呈現水準非常高。特別是在 AI 領域,他花了大量時間去鑽研、研究,不斷投入。結果他持續產出許多高品質的短影片與內容,真的讓人覺得非常厲害。

所以,你想要在哪一個領域下功夫、扎根、投入、研究,然後持續產出?我覺得這其實會帶來非常大的差別。最終還是要看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就像我自己,現在的目標非常明確——要把書完成並出版。完成後,無論是電子版或實體版,都要正式上市。尤其實體書是必須的,因為目前已經收到一些預購訂單。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把實體書製作出來、上架銷售。

之後,還有下一個階段要思考:如何讓書籍在更多通路上曝光、如何與出版社合作、甚至未來成立公司,建立更完善的規模與系統。

整個過程中,其實有許多需要拿捏、修正、嘗試與調整的地方——真的有太多細節要面對。不過,這些挑戰也是創造與成長的契機。

而我今天重新整理了一個早已存在的想法,也算是接下來想要實現的目標之一。那就是——如果今年能順利完成第一本個人書籍,接下來的第二本,我想與家人一起合著。

例如,我希望能和媽媽一起出版一本書,無論是電子版或實體版,只要上市,這本書的版稅全部都歸我媽媽。接著,下一個目標就是與老婆一起出版一本書,讓這本書的版稅全部給她。

這樣的構想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如果能順利完成,甚至創造出不錯的營業額,那就更棒了。

當然,現階段的首要任務,還是先把自己的書搞定。不論是電子版還是實體版,都要確實完成並上市。只有先跨過這個階段,才能推進到下一步。

回想整個歷程,我在這段時間投入的心力與時間,真的非常龐大,也有許多新的成長與突破。不僅學到新軟體的使用方式,也更熟悉各種工具的應用。這一切都讓我感到非常感恩,因為能夠在這個時代,用這些科技工具實現夢想,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其實不管是軟體、工具,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來提升自己,都是非常值得感恩的。透過 AI 尋找答案、透過 Google 搜尋資訊、透過 YouTube 觀看教學影片,這些工具都能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推進,穩健前行。我真的非常感恩,能夠在這個時代,有這些資源來支持我們成長。

看到自己的第一本樣品書,接著邁向第二版本的樣品書,整個推進過程中,我同時利用部落格把所有過程完整記錄下來,這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也超級感恩。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將 Podcast 的流量導入部落格。雖然目前流量不多,但如果能有效導入,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因為我主要精力投入在部落格寫作上,但 Podcast 作為聲音媒介,也可以與部落格互相補足。有人偏好聽聲音,有人偏好看文字,兩者可以互相結合,看哪種方式更能產生影響力、增加流量,甚至帶來變現機會。

總之,我非常感恩能夠持續投入時間與精力,將創作力投注在個人品牌的累積上。透過一點一滴的努力,逐步創造更大的影響力與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創作怪獸|Allen Peng
18會員
164內容數
10 年職業軍人,退伍後走入職場,現為斜槓創業者。骨子裡住著一位喜劇人,喜歡發掘生活中的幽默感。經營 Podcast《不離職創業 Allen Peng Podcast》,並持續透過文字創作,分享個人成長、創業歷程與人生體悟。首本書《搞砸了沒關係再來過》籌備出版中。
2025/11/06
今天的書籍內文重點整理應該就可以完成了。目前大概完成到將近一半的 Tempo 節奏。等到全部整理完之後,今天應該就能把內容部分的 重點 全部彙整出來,也就是把 粗體字 整理完成。 這一塊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關於 內封面 的部分,還有 封面的折口頁 以及 ISBN 碼 的處理。所以如果按照這樣的 Te
2025/11/06
今天的書籍內文重點整理應該就可以完成了。目前大概完成到將近一半的 Tempo 節奏。等到全部整理完之後,今天應該就能把內容部分的 重點 全部彙整出來,也就是把 粗體字 整理完成。 這一塊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關於 內封面 的部分,還有 封面的折口頁 以及 ISBN 碼 的處理。所以如果按照這樣的 Te
2025/11/06
今天天氣非常非常好,我覺得還蠻不錯的。昨天書籍的進展部分,內容已經算是修整得差不多。原本打算調整頁面設定,但後來發現若異動頁面,整體頁數可能會增加不少。由於頁數一旦增加,印刷成本也會跟著上升,因此最後決定保持原樣。至於內文字體與字型的部分,則有進一步做了一些微調與修整。 這樣調整之後,我覺得整體效
2025/11/06
今天天氣非常非常好,我覺得還蠻不錯的。昨天書籍的進展部分,內容已經算是修整得差不多。原本打算調整頁面設定,但後來發現若異動頁面,整體頁數可能會增加不少。由於頁數一旦增加,印刷成本也會跟著上升,因此最後決定保持原樣。至於內文字體與字型的部分,則有進一步做了一些微調與修整。 這樣調整之後,我覺得整體效
2025/11/05
針對封面的字體部分做確認,主要是確認某些字體是否可以授權用於商業書籍,或用於出版商業書籍的情況。這部分可能需要透過 Email 或相關平台進行詢問與確認。 目前,我已經確定了內文字體的選擇。至於 highlight 的部分,也就是書中重點的字體呈現,我還在思考。這個字體有不同的粗細選項,包括粗、半
2025/11/05
針對封面的字體部分做確認,主要是確認某些字體是否可以授權用於商業書籍,或用於出版商業書籍的情況。這部分可能需要透過 Email 或相關平台進行詢問與確認。 目前,我已經確定了內文字體的選擇。至於 highlight 的部分,也就是書中重點的字體呈現,我還在思考。這個字體有不同的粗細選項,包括粗、半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