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重夢話】兄弟離心|《大膽狂徒〜蔦重繁華如夢故事〜》第42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媽媽的話要聽啊~」
大受好評的街頭美女錦繪

大受好評的街頭美女錦繪

歌麿的「看板娘」錦繪大受好評!畫上的街頭美女成為人氣焦點,粉絲們為了一睹芳容,不惜花費十倍價格只為了喝一杯她們親手泡的茶或接過一片現烤仙貝。連原本景氣慘澹的吉原也因錦繪受惠,相貌出挑的美麗遊女聲勢看漲,讓冷清好一陣子的吉原重新熱鬧了起來。眼看廣告商機龐大,想要訂製錦繪的人潮暴增,耕書堂接單接到手軟!

面對無法負荷的大量訂單,歌麿直喊吃不消,但蔦重卻要他讓弟子代筆,他則最後修整畫作簽上大名即可。

這種急功近利的無禮做法,讓堅持品質的歌麿對合作多年的蔦重極度失望和不滿。身為藝術家,他意識到自己不受尊重,並認為這是對客戶的欺騙。

歌麿堅持作畫品質不想隨便交差

歌麿堅持作畫品質不想隨便交差


讓弟子代筆在當時不算稀有,北尾重政就是靠著自身名氣接案,再把工作“發包”給眾多弟子,藉此在經濟衰退中勉力求生。

面對現實的考量,歌麿無法反駁,想到蔦重總是在他需要時雪中送炭,也源源不斷提供案子和優渥的報酬,歌麿有些慚愧和沮喪,彷彿自己做為藝術家的莫名堅持顯得過於幼稚。

錦繪的熱銷也讓幕府注意到耕書堂,為了壓制騰飛的物價,幕府頒布規定,除了遊女外,須抹消錦繪上的人物姓名以免助長這股歪風。

幕府又有新招打擊江戶出版業

幕府又有新招打擊江戶出版業

同時,耕書堂聘請相師免費看相,並以相學促銷錦繪的做法也引起其他相師不滿,抱怨他們的客人常拿耕書堂的作品找麻煩,已經干擾到他們的生意。

生意正要有起色時遭逢打擊,大筆訂單近在眼前看得到卻吃不到,蔦重正懊惱時,卻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年過不惑的阿貞有了身孕,蔦重要當爸爸啦!(江戶時期的平均壽命約為40歲左右,大眾早婚早生,這個年紀很多人都當祖父母了)

阿貞希望蔦重保守這個秘密

阿貞希望蔦重保守這個秘密

他們要做爸媽了!

他們要做爸媽了!

壞消息:蔦重欠吉原忘八老闆們的債,得用五十張遊女圖來償還。

吉原忘八老闆怎麼可能輕易放過蔦重!?

吉原忘八老闆怎麼可能輕易放過蔦重!?

初為人父的喜悅和經濟壓力一同襲來,為了生計,蔦重只好去找目前旗下最有實力和知名度的畫師歌麿,以兄弟的身份半強迫式“情勒”他答應。

拜託啦!!!!

拜託啦!!!!

看在多年情分,歌麿沒有推辭。但自己好不容易爭取到以畫師身分和出版商蔦重平起平坐,如今卻又倒退回矮人一截的「兄弟」關係,讓歌麿除了失望,更多的是沮喪和無力。

 

另一方面,西村屋老闆帶著鱗老闆之子,如今是西村屋二代目的萬次郎前來拜訪,想請他和萬次郎合作推出他的「版元出道作」。

更直白的說,就是挖角。

萬次郎提出的點子相當有趣

萬次郎提出的點子相當有趣

萬次郎是歌麿的忠實粉絲,他興奮地拿出許多以往構思的新奇主題,諸如以美女圖為靈感的「美男圖」和嘗試僅用墨色呈現明暗對比的「黑白錦繪」都相當有趣!儘管這些提案尚顯稚嫩,並未考慮到商業前景,但他的眼中,有著對出版的熱愛和真誠。

而那份「想要創造出前所未有的作品」的真心,也深深打動了態度強硬的歌麿。

另外,西村屋老闆也直言不諱指出,在錦繪作品上歌麿做為知名畫師,蔦屋的標誌卻硬是壓他的簽名一頭,點破兩人間隱而未顯的關係矛盾。

一路走來成長為業界巨頭的蔦重,在發展生意的同時,仍依賴義兄弟間的情誼便宜行事,忽略了對藝術家的尊重和同理。這種僅建立在情感上的信任關係,一旦出現裂痕,便容易迅速土崩瓦解。

相反的,歷史悠久的西村屋專精錦繪製作多年,專業水準極高且在商言商毫不拖沓,能為藝術家提供穩定自由的環境安心展現才華。

這對於處在事業巔峰的歌麿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具誘惑的選擇。

他和蔦重的感情因商業生意已悄悄變質,離開合作已久的耕書堂,或許能找到另一片天空。

(つよ:不好好珍惜阿歌的話人家會跑掉喔!)

--------------------------------------------------------------------------

花絮短評:

定信在露西亞請求通商和尊號事件上一口氣得罪松前家和一橋治濟,加上先前因嚴苛的禁奢令和曾經忠心耿耿的下屬鬧得不愉快,本來正擔心無人可用,但此時本多忠籌突然態度180度大轉彎,直呼自己小鼻子小眼睛沒有看出主子治理國家的遠大眼光,誓言從此以後要成為定信最得力的幫手,把定信感動得都紅了眼眶。

事出反常必有妖,被部下突然的表忠感動得一塌糊塗的定信要小心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mosa看視界的沙龍
39會員
175內容數
跟著2023大河劇《怎麼辦家康》(どうする家康)的腳步行走於歷史長河,在50集的篇幅中,拼湊出「東照神君」家康公波瀾壯闊的逆襲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劇、舞蹈、傳統戲曲和藝術節,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 現在YOUTUBE上也可以收聽本集節目了唷~😘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www.youtube.com/@theatremanialife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劇、舞蹈、傳統戲曲和藝術節,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 現在YOUTUBE上也可以收聽本集節目了唷~😘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www.youtube.com/@theatremanialife
Thumbnail
第二季動畫現正熱播中!製作水準近乎瘋狂 由 Science SARU 製作的動畫版延續漫畫的瘋感與速度感, 畫面靈動、演出奔放,完全不像一部主流「安全路線」動畫,而是充滿作者個性的作品。 最讓人驚豔的是——製作組毫無保留地在每一話裡燃燒經費與創意。 像第一季中某些關鍵戰鬥場景,直
Thumbnail
第二季動畫現正熱播中!製作水準近乎瘋狂 由 Science SARU 製作的動畫版延續漫畫的瘋感與速度感, 畫面靈動、演出奔放,完全不像一部主流「安全路線」動畫,而是充滿作者個性的作品。 最讓人驚豔的是——製作組毫無保留地在每一話裡燃燒經費與創意。 像第一季中某些關鍵戰鬥場景,直
Thumbnail
日劇「大膽狂徒~蔦重榮華如夢新故事~」中,主角蔦屋重三郎的和服設計細節大公開!服裝設計師伊藤佐智子及日本美容風俗研究專家村田孝子深入剖析和服的顏色、材質、圖案及江戶時代中期男性的穿著風格,並搭配橫濱流星的訪談,多面向呈現這套綠色和服背後的設計理念與時代意義。
Thumbnail
日劇「大膽狂徒~蔦重榮華如夢新故事~」中,主角蔦屋重三郎的和服設計細節大公開!服裝設計師伊藤佐智子及日本美容風俗研究專家村田孝子深入剖析和服的顏色、材質、圖案及江戶時代中期男性的穿著風格,並搭配橫濱流星的訪談,多面向呈現這套綠色和服背後的設計理念與時代意義。
Thumbnail
一月五日開始播放!深入大河劇《大膽狂徒》的和服設計幕後   以天下太平、文化興盛的江戶時代中期為舞台,描寫人稱「日本的媒體王」馳騁時代的豪邁男子・蔦屋重三郎生平的大河劇《大膽狂徒~蔦重榮華乃夢新~》,即將登場。 點綴這部眾所矚目的連續劇的,是反映出江戶時代的美感與文化的眾多和服。這次擔任服裝設
Thumbnail
一月五日開始播放!深入大河劇《大膽狂徒》的和服設計幕後   以天下太平、文化興盛的江戶時代中期為舞台,描寫人稱「日本的媒體王」馳騁時代的豪邁男子・蔦屋重三郎生平的大河劇《大膽狂徒~蔦重榮華乃夢新~》,即將登場。 點綴這部眾所矚目的連續劇的,是反映出江戶時代的美感與文化的眾多和服。這次擔任服裝設
Thumbnail
🌿「自由大膽、多元國際、奔放的遊樂場」 來賓介紹👏👏👏 -- 喜劇節總策劃aka.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創辦人:張碩修 👉人稱SOCIAL+喜劇教父,早期台灣渥克劇團的團長 無論你是一位喜劇狂熱份子,已經熟知各種喜劇技巧,或者是喜劇麻瓜,快進場感受喜劇無束縛的奔放魅力!
Thumbnail
🌿「自由大膽、多元國際、奔放的遊樂場」 來賓介紹👏👏👏 -- 喜劇節總策劃aka.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創辦人:張碩修 👉人稱SOCIAL+喜劇教父,早期台灣渥克劇團的團長 無論你是一位喜劇狂熱份子,已經熟知各種喜劇技巧,或者是喜劇麻瓜,快進場感受喜劇無束縛的奔放魅力!
Thumbnail
就在這激情的交織中,我瞥了一眼珮甄。她的臉依舊朝著我,看似熟睡的模樣,但我能清楚看到她的眼皮不時地輕輕顫動。
Thumbnail
就在這激情的交織中,我瞥了一眼珮甄。她的臉依舊朝著我,看似熟睡的模樣,但我能清楚看到她的眼皮不時地輕輕顫動。
Thumbnail
皓文並沒有因為我的話而心動,反而更加輕視我。他的手指輕飄飄地劃過我的腿根,那觸感像是漫不經心的蔑視,而不是任何溫柔的觸碰。他的手指就這麼遊移著,卻始終停在腿根處,沒有再深入一步。
Thumbnail
皓文並沒有因為我的話而心動,反而更加輕視我。他的手指輕飄飄地劃過我的腿根,那觸感像是漫不經心的蔑視,而不是任何溫柔的觸碰。他的手指就這麼遊移著,卻始終停在腿根處,沒有再深入一步。
Thumbnail
當我們一步錯,步步錯,做再多好事似乎也無法彌補過去我們的努力。《狂徒》雖主打動作打鬥場面、號稱「台灣難得的動作電影」;但讓我愛上《狂徒》的理由,反而是當中描述我們社會是如何創造怪物,如何給人貼上那個形成社會對立的標籤。
Thumbnail
當我們一步錯,步步錯,做再多好事似乎也無法彌補過去我們的努力。《狂徒》雖主打動作打鬥場面、號稱「台灣難得的動作電影」;但讓我愛上《狂徒》的理由,反而是當中描述我們社會是如何創造怪物,如何給人貼上那個形成社會對立的標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