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的通用接口來了!認識改變遊戲規則的MCP協議 --
Multimedia Computing & Telecommunication Lab

為什麼你該關注MCP?
想像一下,你的AI助理不再只是「知識庫」,而是能即時查天氣、發送郵件、操作資料庫,甚至串接你所有工作流程的「超級助手」。這不是科幻情節,而是Anthropic在2024年11月推出的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正在實現的未來。
如果說AI模型是大腦,那MCP就是讓這個大腦能「動手做事」的神經系統。
什麼是MCP?用一個比喻秒懂
還記得以前每一個裝置都有不同的充電孔嗎?iPhone用Lightning、Android用Micro-USB、筆電又是另一種接口。直到USB-C出現,一條線解決所有問題。MCP就是AI世界的USB-C。
在MCP出現之前,每一個AI應用想要連接外部工具(如天氣API、資料庫、自動化平台),都需要客製化開發。開發者得為每種工具寫一套專屬的連接程式碼,既耗時又容易出錯。MCP提供了一個標準化協議,讓AI模型能以統一的方式連接任何支援MCP的工具和資料來源。就像插上USB-C,AI立刻就能「看見」並使用這些工具。
MCP解決了什麼痛點?
1. 開發碎片化的困境
以往每一個AI應用都要重新造輪子。想讓Claude連接Google Calendar?寫一套程式碼。想連Notion?再寫一套。這種重複勞動讓開發者苦不堪言。MCP的方案:一次開發,處處可用。開發者只需按照MCP規範實作一次,就能讓所有支援MCP的AI模型使用。
2. 安全性隱憂
直接在應用中硬編碼API金鑰是常見但危險的做法。一旦程式碼外洩,金鑰也跟著曝光。MCP的方案:內建安全機制,統一管理身份驗證和權限控制,大幅降低資安風險。
3. 功能擴展困難
傳統AI應用的功能是「寫死的」。想新增功能?得修改核心程式碼,風險高、成本大。MCP的方案:採用「即插即用」設計。想讓AI會新技能?安裝對應的MCP伺服器即可,無需改動主程式。

MCP的運作原理:一場三方對話
MCP的架構由三個角色組成:
★ MCP客戶端(Client)
就是AI模型本身(如Claude、GPT)。它負責:
- 發現有哪些可用工具
- 決定何時呼叫哪個工具
- 處理工具回傳的結果
🛠 MCP伺服器(Server)
提供具體功能的服務,例如:
- 檔案系統伺服器:讀寫本地檔案
- 資料庫伺服器:查詢PostgreSQL、MongoDB
- API伺服器:連接Slack、GitHub、天氣服務
- 自動化伺服器:觸發n8n工作流
🔌 MCP 協議
定義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溝通語言」,包括:
- 工具的描述格式
- 請求/回應的資料結構
- 錯誤處理機制

實際運作流程(以查詢天氣為例)
讓我們看看當你問AI「明天台北會下雨嗎?」時發生了什麼:
1. 初始化階段
用戶:「明天台北會下雨嗎?」
↓
AI (Client):連接到 Weather MCP Server
↓
Server:「我能提供以下工具:
- get_current_weather
- get_forecast
- get_alerts」
2. 執行階段
AI (Client):「我需要用get_forecast,參數是 location=台北」
↓
Server:向氣象API發送請求
↓
Server:「明天台北降雨機率 80%,溫度18-23°C」
3. 回應階段
AI (Client):整合資訊,生成自然語言回應
↓
用戶:「明天台北有80%的下雨機率,建議帶傘喔!」

MCP的三大核心優勢
✅ 標準化
開發者不再需要為每一個AI模型寫專屬的整合程式碼。一個MCP伺服器,支援所有相容的AI客戶端。
✅ 安全性
- 統一的身份驗證機制
- 權限細粒度控制
- API金鑰加密存儲
- 請求日誌完整追蹤
✅ 擴展性
想像一個「MCP應用商店」:
- 需要連接Notion?安裝Notion MCP Server
- 想要操作Docker?安裝Docker MCP Server
- 要串接企業內部系統?開發自己的MCP Server
MCP 的實際應用場景
📊 資料分析師的一天
「幫我從PostgreSQL撈取上個月的銷售數據,用Python做迴歸分析,然後把結果寫進Google Sheets。」
AI透過MCP依序呼叫:
- Database MCP Server (查詢資料)
- Cod Execution MCP Server (執行分析)
- Google Sheets MCP Server (寫入結果)
🎯 行銷人員的工作流
「監控Twitter上提到我們品牌的推文,如果負評超過10則,發Slack通知給危機處理團隊。」
AI透過MCP串接:
- Twitter API Server (監控推文)
- Sentiment Analysis Server (情緒分析)
- Slack Server (發送通知)
💻 開發者的編碼助手
「檢查這個GitHub repo的所有Pull Requests,總結技術債務,建立Jira tickets。」
AI透過MCP整合:
- GitHub Server (讀取PRs)
- Code Analysis Server (分析程式碼)
- Jira Server (建立任務)
MCP vs.傳統API整合:差在哪?

MCP的生態系統正在爆發
MCP才推出幾個月時,社群已經開發了超過100+個MCP伺服器:
熱門伺服器範例:
-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filesystem:檔案系統操作
-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postgres:PostgreSQL資料庫
-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github:GitHub整合
- @modelcontextprotocol/server-brave-search:網路搜尋
- @anthropic-ai/claude-desktop-mcp:Claude Desktop整合
企業級應用:
- Slack、Linear、Sentry等公司已開始採用
- 開發者可在GitHub上找到官方與社群維護的伺服器
從離線GPS到即時導航:AI的進化
讓我再用一個更生動的比喻:
沒有MCP的AI
- 像一台離線GPS,只能根據舊地圖導航
- 遇到封路、塞車完全不知情
- 只能提供「過時的正確答案」
有MCP的AI
- 像連上即時交通資訊的Google Maps
- 知道哪裡塞車,主動規劃替代路線
- 還能幫你訂餐廳、預約停車位
- 提供「即時的最佳解決方案」
這就是為什麼MCP被稱為「AI 的神經系統」——它讓AI從「只會說」進化到「能行動」。
如何開始使用 MCP?
對於一般用戶
- 使用支援MCP的應用(如Claude Desktop)
- 從社群安裝需要的MCP伺服器
- 在對話中自然地請AI使用這些工具
對於開發者
- 參考MCP官方文件
- 使用Python/TypeScript SDK開發自己的伺服器
- 發布到社群,讓其他人也能使用
對於企業
- 評估內部系統的整合需求
- 開發私有MCP伺服器連接內部工具
- 建立安全的AI助理生態系統
未來展望:MCP會帶來什麼改變?
🌐 AI助理的「App Store」時代
就像iPhone有App Store,未來可能出現「MCP Store」。用戶只需點擊安裝,AI即可學會新技能。
★ 跨平台的AI協作
不同公司的AI模型能透過MCP共享工具。今天你在Claude上用的工具,明天可以無縫轉移到其他AI。
🏢 企業AI的標準化
大型企業能建立內部的MCP生態系統,讓AI安全地訪問各種內部系統,提升工作效率。
🔮 更智能的自動化
AI不再需要預設的工作流程,而是能根據情況動態選擇和組合工具,實現真正的「智能決策」。
結語:你準備好迎接AI的「可動手」時代了嗎?
MCP的出現,標誌著AI從「語言模型」進化到「行動助理」的關鍵轉折點。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協議,更是打開AI應用無限可能的鑰匙。當AI不再被困在對話框裡,而是能真正連接到你的工作流程、資料來源、甚至整個數位生活時,我們與AI協作的方式將徹底改變。
這場革命才剛開始,而MCP正是那個關鍵的「插頭」。
現在,輪到你思考:如果你的AI助理能連接任何工具,你最想讓它幫你做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了解更多MCP的技術細節?歡迎前往官方文件深入探索,或在GitHub上搜尋"mcp server"找到數百個現成的整合方案。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更多對AI技術感興趣的朋友!
對於想動手實際運用MCP到自己感興趣的自動化工作流,但缺乏專業資工背景訓練的素人,可考慮學習n8n這個工作流自動化工具,它是一個低程式碼或完全無需程式碼的圖形化操作工具,有興趣者可參閱我寫的書,詳見MuCAT創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