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些目標其實還蠻明確的。當然,主要就是持續把書籍的部分優化與編排,看看有哪些地方還能再加強,並著手印製第二版的樣品書。
如果第二版的樣品書進展順利,接下來就可以準備進行預售,以及申請 ISBN 碼。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兩件事情要完成。
第一件事情是練習簽名。我發現這件事還蠻特別的,因為它其實結合了兩個元素:一是藝術感,二是可辨識性——也就是別人能看懂你簽的是什麼名字。這兩者需要取得平衡。如果簽名很有藝術感,但別人看不懂你在簽什麼,那就顯得不太理想; 相反地,如果簽名清楚易懂,但缺乏藝術感,也會顯得平淡。 所以我正在摸索怎麼樣把這兩個特質結合起來。最近我看了一些網路上的簽名教學影片,目前還在嘗試與練習階段。
第二件事情是書籍排版的優化。我在考慮是否在書籍的單數頁右上角加入章節名稱。因為整本書總共有 13 個章節,若能在頁首標註章節名稱,讀者在翻閱時就能更清楚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這部分需要再了解一下,有沒有更快速有效的操作方式可以設定,也就是在頁首頁右上角自動插入章節名稱的功能。
我認為這樣的調整能讓整體排版更專業。剛剛我翻閱了一本書,書名叫《閃電式開發》。在閱讀時,我特別留意到他們的排版設計——他們的單數頁右上角都會標示章節名稱,作為一種視覺上的提醒與導引。
我覺得這樣的設計非常不錯,因此也打算在自己的書中嘗試採用這種方式。雙數頁的部分則可以保持簡潔,不需要再添加。
下一個要處理的重點,是稅務相關的部分。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印刷或開賣,但這確實是之後可能會遇到的議題。
假設書籍的銷售量不高,那或許暫時就不會有稅務上的問題;但如果銷售表現良好,那就可能會產生額外的所得稅。因此,我需要先了解相關的稅務規則與申報方式,以便事前做好準備。
其實我後來也在想,如果是做 Network Marketing(組織行銷) 的話,情況相對簡單一些。當規模不大的時候,就按照一般的銷售流程來進行;但如果規模變大,就可以成立公司,並透過公司制度來規劃節稅策略,使整個財務運作更有效率。
其實整個流程是很單純的。
首先,你要找到潛在客戶,也就是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人;接著,將你的商品或服務提供給對方。
之後再看整體的規模大小:如果規模較大,就成立公司來運作;如果規模還不大,就用一般的方式進行分享與銷售即可。
但如果是一般生意,並不是走業務型或網路行銷這類型態的話,那你額外創造出來的營業額與收入,基本上都必須依照正規的方式申報。
所以這部分的稅務知識,其實是需要額外學習與了解的。
我認為稅務這一塊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了解,就有可能因此被罰。
我印象特別深刻,有一次我在網路上推廣保養品與保健品時,收到一張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開立的罰單。原因是我在推廣內容中提到「療效」相關字眼,結果被罰了幾萬元。
當時確實有些情緒,也會覺得:「怎麼會這樣呢?」但後來我明白,這其實沒辦法抱怨,因為當你要經營生意時,就必須了解相關法規。
要知道如何在不違規的情況下做生意,這是基本功。
舉例來說,假設你今天是要寫作、出書、販售自己的書籍,那你也要清楚了解,哪些行為或流程是合法的、哪些是需要遵循的規定。
簡單來說,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遊戲規則。
Step 1:了解遊戲規則。
接下來,就是要學會保護自己。
因為保護自己,其實就是保護你的家人、財產、金錢、健康與注意力。 當你懂得保護自己,就等於同時在保護你所珍視的一切。所以這個「保護」的面向,其實是很廣的,也非常重要。
我覺得保護自己的情緒與狀態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昨天我在電視上看到《葉問3》這部電影,有一幕讓我特別驚訝、也特別震撼。那一幕的情節是——葉問的小孩被壞人綁架、囚禁了。
當他得知消息後,拿著棍子衝去找人,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顯得非常焦急。 最後他成功把孩子救回家,妻子看到孩子後,也因為擔心與害怕而情緒潰堤,不停地哭泣。
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接下來的那一幕。
葉問在解釋完事情的經過後,他的妻子情緒失控,給了他一巴掌。 但葉問的反應卻讓人感到無比震撼——他沒有動怒,也沒有情緒反應,反而給了她極大的包容與理解。
他甚至還主動向妻子道歉。
我覺得那一幕真的非常有力量。
因為在那個情境下,任何人都可能會被情緒帶著走,但他選擇了平靜、包容與安定。那份沉穩,讓人感受到極深的安全感。
後來劇情也交代,葉問的妻子因為壓力太大,又在醫院檢查出癌症。那一刻更讓我體會到,人生真的無法預測。
就像那句話說的:「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到來?」——我們永遠不知道。有時候,疾病、意外、甚至癌症,可能都會在你毫無防備時悄悄出現。
而一部好的電影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能讓你產生共鳴,能夠觸動人心。它讓你被感動,被啟發,甚至獲得力量。
我一直都覺得,要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恩。
你有地方住,有健康的身體,有工作、有事業,甚至有自己的目標能繼續前進——這些全都是值得珍惜的,因為本來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我覺得帶著感恩的心生活,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非常感恩,尤其是有這麼好的圖書館資源。
今天我又借了大概八到十本書,已經放在車廂裡了。
打算接下來花點時間,好好閱讀與學習。 每次翻閱書籍的時候,我總能從中得到新的能量與靈感。
就像今天我看到其中一本書時,發現它的排版設計真的太棒了,也給了我啟發。我決定在我的書中,單數頁的右上角放章節名稱,而雙數頁的左上角放書名。
這樣一來,讀者在翻閱時,就能同時看到書名與章節名稱,整體結構更清楚、閱讀體驗更好。
我真的覺得,每一次閱讀,都能帶給我不同的靈感與能量。包括我現在在寫部落格,也覺得非常感恩。
有了這種 Voice Input(語音輸入) 的方式與策略,讓我記錄想法變得更方便、更快速、更完整。
以前錄 Podcast 時,總得找一個非常安靜的空間,但現在我發現,其實我的部落格就像是一個文字版的 Podcast。
這樣的方式讓我更自由地創作,不受環境限制。以現在的節奏來說,我一天平均可以產出大約三千字的內容,這些內容不只是我的紀錄,也是一種整理思緒的方式。
透過這個過程,我能夠回顧自己有哪些事情需要處理、目前遇到什麼挑戰、待辦清單有哪些、哪些觀點值得我記下來與深入思考,而這些記錄,未來都有可能成為第二本書的素材基礎。
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太、太、太感恩了。今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我突然有一個靈感,一個我覺得很棒的點。
我記得那是一位將軍說過的話(我之後要再查是哪一位),他穿著整齊的軍服,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
「如果你想要改變世界,就從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摺棉被開始。」
我覺得這句話真的太有意思了。
有時候我們早上起來,可能因為趕時間、要出門工作或安排行程,房間就變得亂七八糟。 但如果從一開始就能把棉被摺好、把房間整理乾淨、東西歸位,
那整天的狀態其實都會不一樣。
所以我想要開始落實這件事——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摺好棉被、整理房間、歸好物品,然後再開啟一整天,我發現,早一點出門、早一點開始,整個人會更游刃有餘;反之,如果晚一點出門,就容易變得匆匆忙忙、手忙腳亂。 這些其實都是很真實的體驗與學習。
當你開始發現自己做了一些新的調整、做出新的決定、嘗試新的改變, 你就會感受到——自己真的在一步一步地變得更好。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明確的方向:持續前進、持續改變、持續提升。
今天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傳訊息給印刷廠,
和他們說明我對書籍的需求,並請他們報價。 上次已經印完第一版的樣品書,這次要準備第二版。
我已經針對需要調整的地方逐步修改,接下來就是:
- 詢問第二版樣品書的報價。
- 檢視修改後的內容是否完善。
- 確認封面紙材與內頁紙張的材質設定。
這些雖然都是細節(detail),但我反而覺得非常感恩,因為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更清楚自己要的方向與品質,而這些過程,正是一種累積與成長。
所以我會持續前進、持續執行,並把這些過程中發生的事情、體悟與發現, 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分享給正在閱讀這個部落格的每一位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