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金融與工業產業週報
本週市場聚焦:金融併購案敲定、半導體廠商策略布局、傳統產業轉型動態,以及國際市場波動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分析。涵蓋鋼鐵、金融、半導體、水泥四大核心產業,深入解析最新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
金融產業:併購整合浪潮來襲
玉山金併購三商壽案正式敲定
玉山金控與三商壽險併購案於本週正式拍板定案,雙方同步暫停交易後,於晚間公布併購細節。此次併購採換股方式進行,換股比例訂為0.2486:1,意即三商壽股東每持有1股可換得0.2486股玉山金股票。
併購完成後,玉山金控將以每股8.2元的價格完成交易,預計躍升為台灣第五大金控公司。此舉不僅擴大玉山金在保險市場的版圖,更強化其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玉山金規劃於明年董事改選時,將納入保險專業人才進入董事會,以確保併購後的營運整合順利進行。
前十月營運表現亮眼
玉山金控前10月每股盈餘(EPS)達1.81元,展現穩健的獲利能力。併購案的完成將為玉山金帶來保險業務的綜效,預期明年在壽險、銀行雙引擎驅動下,整體獲利將有顯著成長空間。
換股比例:0.2486:1的換股條件,每股交易價格8.2元
市場地位:併購完成後躍升第五大金控
前10月EPS:達1.81元,展現穩健獲利能力

金融業多元發展策略
永豐金創同期新高
永豐金控前三季淨收益及稅後淨利雙雙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京城銀行與匯立銀行併入後的綜效展現。併購整合效益逐步發酵,帶動整體獲利表現超越市場預期。
王道銀行推優惠活動
王道銀行前三季EPS達0.53元,為刺激存款成長,特別推出「普發現金一萬」存王道加碼活動,透過利率優惠吸引資金流入,強化資金動能。
國泰金AI創新應用
國泰金控積極打造「金融未來城」願景,運用AI技術重塑保險與銀行客戶服務體驗。透過智能客服、精準行銷等創新應用,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滿意度,引領金融科技轉型潮流。
台新新光金金博會亮相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參展金融博覽會,規劃三大主題展區,展示最新金融科技應用與服務創新。台新金總座表示,期盼有機會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交流,探討AI在金融產業的應用前景。
半導體產業:聯發科引領成長動能
聯發科多元布局展現成效
聯發科技本週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淨利季減近一成,每股盈餘15.84元,主要受營業毛利率下滑影響。儘管短期獲利承壓,但公司對第四季營運展望樂觀,預期在天璣9500旗艦晶片、GB10雲端ASIC業務,以及車用電子等三大動能加持下,第四季營收將力拚季增表現。
雲端ASIC業務快速成長
聯發科揭露與輝達(NVIDIA)在GB10產品線的合作模式,看好雲端ASIC業務發展潛力。公司設定明年營收目標達10億美元,2027年更將挑戰數十億美元規模,展現長期成長企圖心。此外,智慧型手機晶片業務表現亮眼,今年營收可望突破30億美元大關。
策略性價格調整
因應成本壓力與產品組合優化,聯發科宣布將進行策略性漲價,以維持合理利潤空間。此舉反映公司對產品競爭力的信心,以及在高階市場的定價能力。
Q3 每股盈餘 15.84 元
手機晶片營收 30億美元(2024年目標)
ASIC明年目標 10億美元營收規模
半導體產業:多元廠商動態
環球晶獲利穩健
環球晶圓第三季EPS達4.12元,前三季累計每股盈餘10.68元,展現矽晶圓龍頭的穩定獲利能力。受惠於半導體產業復甦,晶圓需求持續回溫,支撐公司營運表現。
欣銓獲利大增
欣銓科技第三季獲利大增47%,主要受惠於地震理賠入帳與匯損回沖效益。通訊晶片測試需求強勁,成為第四季業績成長的主要動能,公司對後市展望審慎樂觀。
致茂營運看增
致茂電子第四季營運可望持續上揚,受惠於電動車測試設備、太陽能測試系統,以及半導體測試方案等三大業務動能加持。展望明年,公司預期整體表現將更加亮眼。
新唐短期營運承壓
新唐科技因日本廠營運狀況不理想,短期營運面臨壓力,第三季單季每股虧損1.22元。公司正積極調整日本廠營運策略,期望透過產品組合優化與成本控制,改善獲利表現。
環宇-KY連續獲利
環宇-KY受惠於自有品牌光電元件需求旺盛,第三季EPS達0.13元,已連續兩季保持獲利狀態。公司持續深耕利基市場,強化產品競爭力與客戶黏著度。

鋼鐵產業:轉型與擴產
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
鋼鐵產業本週呈現穩健發展態勢,各廠商積極推動產品創新、擴產計畫與永續轉型,展現產業升級決心。
燁輝推高效能鍍面鋼品
燁輝鋼鐵於智慧能源展中推出全新高效能鍍面烤漆鋼品,結合環保與高耐候性能,瞄準綠建築與太陽能產業需求。新產品採用先進塗裝技術,大幅提升耐蝕性與使用壽命,符合市場對高品質鋼材的需求趨勢。
豐達科擴產馬來西亞
豐達科技第三季單季EPS達1.25元,展現穩定獲利能力。為因應未來訂單成長需求,公司決議對馬來西亞子公司進行增資,並增購土地進行產能擴充,強化海外生產基地布局。
榮剛啟動庫藏股
榮剛材料科技前三季EPS達1.3元,為提振投資人信心並維護股東權益,公司董事會決議啟動庫藏股計畫,彰顯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中鋼環境認證領先
中鋼公司五大核心產品成功取得兩大國際平台環境認證聲明書(EPD),包括碳足跡與環境影響評估等關鍵指標。此認證強化中鋼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利於爭取重視ESG的國際客戶訂單。
水泥產業:本土供應鏈整合
台泥舉辦首屆產業鏈大會
台灣水泥公司本週舉辦首屆產業鏈大會,邀集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探討產業發展策略。此次大會聚焦於推動本土水泥替代進口,強化台灣水泥產業自主供應能力,減少對進口水泥的依賴。
產業鏈整合策略
台泥透過產業鏈大會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從原物料採購、生產製造到物流配送,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體系。公司強調,在地化生產不僅能降低運輸成本與碳排放,更能提升供貨穩定性,滿足國內重大基礎建設與民間建築需求。
永續轉型布局
除了傳統水泥業務,台泥持續推動綠能轉型,投資太陽能、儲能系統等新事業。透過循環經濟模式,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實現資源再利用,降低環境衝擊。此次產業鏈大會也探討如何透過技術創新與合作模式,加速產業綠色轉型進程。
市場展望與投資策略
台灣產業競爭力評估
綜觀本週台灣金融與工業產業動態,金融業併購整合持續推進,玉山金併購三商壽將重塑市場版圖;半導體產業在聯發科等龍頭廠商帶領下,積極布局AI、車用電子等新興領域;傳統鋼鐵與水泥產業則透過技術創新、永續轉型與供應鏈整合,提升長期競爭力。
金融整合效益
併購案帶動規模經濟與業務綜效,金控競爭力提升,關注整合進度與獲利貢獻
半導體成長動能
AI、車用電子、雲端ASIC等新興應用驅動需求,留意庫存調整與價格競爭壓力
傳統產業轉型
ESG認證、產能擴充與產品創新展現升級企圖,長期價值值得關注
國際市場風險因子
國際市場方面,美國企業裁員數據惡化、科技股波動加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為台灣出口導向產業帶來不確定性。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數據、Fed貨幣政策走向,以及中美科技競爭對供應鏈的影響。
短期策略:關注Q4財報表現與庫存去化進度,留意匯率波動影響
中期布局:聚焦具併購綜效的金融股與AI供應鏈受惠者
長期投資:ESG轉型領先者與技術創新標的具長期價值
結語
台灣產業在面對國際市場挑戰的同時,持續透過創新、整合與轉型強化競爭力。投資者宜採取均衡配置策略,兼顧成長性與防禦性資產,並密切追蹤產業動態與總體經濟變化,以掌握投資機會並控制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