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瀏覽器用戶注意!微軟在 Canary 頻道最新版中,宣布逐步淘汰「側邊欄應用列表」(Sidebar App list)功能,引發不少習慣該功能的用戶關切。這次調整背後,是微軟「簡化體驗+強化 AI 核心」的戰略佈局——Copilot 將成為 Edge 側邊欄的絕對主角,而用戶熟悉的多任務操作體驗,則需透過替代方案延續。趕緊看看這波更新對你有什麼影響!
從「應用啟動器」到「生產力儀錶盤」:側邊欄應用列表的黃金歲月
側邊欄應用列表自推出以來,一直是 Edge 提升多任務效率的「王牌功能」。它最初定位為「瀏覽器內建應用啟動器」,後續逐步升級為綜合生產力工具,核心功能包括:
- 迷你網頁應用並行:用戶可將 Outlook、LinkedIn、Office 網頁版等常用平台固定在側邊欄,以小窗口形式與主頁面並存,查郵件、寫文檔時無需頻繁切換標籤頁,多任務處理效率提升30%以上。
- 內置工具整合:後續加入必應聊天(現升級為 Copilot)、計算器、翻譯等內置工具,側邊欄搖身變成「生產力儀錶盤」,查資料、算數據、翻譯網頁一欄搞定。
- 自定義靈活性:支持用戶手動調整應用排列順序、隱藏不常用工具,打造個人化側邊欄布局,不少上班族將其列為「每日必用功能」。
淘汰背後:微軟「押注 Copilot」的戰略考量
為何微軟要捨棄這款實用功能?核心原因在於「資源聚焦」。微軟明確表示,此次調整旨在簡化 Edge 瀏覽器體驗,將開發重心全面轉向 AI 助手 Copilot,讓其成為側邊欄的「唯一核心」。事實上,Copilot 自整合進 Edge 以來,使用率持續攀升——不僅能回答用戶問題、總結網頁內容,還能協助撰寫郵件、生成文案,成為許多用戶的「瀏覽伴侶」。微軟計劃進一步強化 Copilot 的性能:包括提升網頁理解精度、優化多輪對話邏輯、增加與 Office 生態的深度聯動(如直接調用 Excel 數據分析),而淘汰側邊欄應用列表,正是為這些升級「騰出資源空間」。
用戶不用慌!3大替代方案維持便捷體驗
針對習慣側邊欄應用的用戶,微軟在支援頁面給出了明確替代方案,操作簡單且能保留大部分便捷性:
1. Edge Bar:獨立於瀏覽器的「常駐側邊欄」
Edge Bar 是獨立運行的側邊欄工具,可固定在電腦螢幕右側,即使關閉 Edge 也能使用。用戶可添加常用網站、Office 應用,功能與舊版側邊欄應用列表基本一致,且支持拖動調整寬度。開啟方式:打開 Edge 後,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更多工具」-「Edge Bar」即可啟用。
2. 固定標籤頁(Pinned Tabs):常用網站「一鍵訪問」
將 Outlook、LinkedIn 等常用網站設為固定標籤頁,會以小圖標形式顯示在標籤欄最左側,點擊即可快速打開,適合習慣「標籤頁管理」的用戶。設置方法:右擊目標標籤頁,選擇「固定標籤頁」,標籤會自動收縮為圖標,節省螢幕空間。
3. 安裝為 PWA 應用:網站「APP 化」運行
將常用網站安裝為漸進式網絡應用(PWA),可在電腦桌面創建圖標,像本機 APP 一樣啟動,擁有獨立窗口和通知功能。以 Outlook 為例:打開 Outlook 網頁版後,點擊 Edge 地址欄右側的「安裝」按鈕,按照提示完成安裝即可,體驗接近桌面郵件客戶端。
更新時程:測試渠道已生效,穩定版逐步推送
此次功能調整採用「漸進式推送」策略:目前已在 Canary 和 Dev 測試渠道上線,用戶點擊側邊欄「+」按鈕時,會彈出「側邊欄應用列表即將停用」的通知;接下來幾個月內,將陸續推廣至 Beta 渠道,預計2026年初覆蓋所有穩定版 Edge 用戶。
微軟強調,用戶在功能停用前會收到多次提醒,確保有足夠時間適應替代方案,不會出現「突然無法使用」的情況。
總結:Edge 進入「AI 核心」時代
淘汰側邊欄應用列表,看似是「功能減少」,實則是微軟對 Edge 體驗的「精簡升級」——透過聚焦 Copilot 這一 AI 核心,讓瀏覽器從「工具集合」轉向「智能助手驅動」的平台。對用戶而言,雖然需要短時間適應新操作方式,但替代方案基本能彌補功能缺口,且未來 Copilot 的持續升級,可能帶來更高效的瀏覽體驗。
如果你是 Edge 側邊欄應用的重度用戶,建議現在就嘗試上述替代方案,提前適應操作習慣;若對 Copilot 功能還不熟悉,也可以趁這次調整,探索這款 AI 助手如何優化你的日常瀏覽與辦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