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含有「LinkedIn」共 2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想進入外商公司或海外發展卻卡關?本文提供一套 AI 工具+指南,包含 AI 履歷分析、履歷寫作建議、面試模擬及簽證難度指南,助你解決履歷、求職、簽證等問題,並加贈 45 分鐘真人一對一面試模擬!
Thumbnail
「中年上班族最怕聽到裁員兩字。副業不是暴富捷徑,而是一份心理保險,用下班10小時換來安穩感。」
Thumbnail
努力的小中產-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我其實還在摸索,副業也沒有穩定收入。想問問大家,如果只能選一個副業起步,你會選哪一種?
這篇《知識家》文章 〈如何成為一位專家?〉 梳理成清晰的重點摘要: 🎯 如何成為一位專家?(非執照型,如寫作、生產力、自媒體等) 📌 文章核心觀點 成為專家的過程充滿模糊性,尤其是非執照類專業。要「消除模糊性」,可從 三個層次 入手: 1️⃣ 不暴力使用大腦(善用前額葉皮質) 前額
這篇 A Day Magazine 的文章核心在說:有錢人之所以財富翻倍,不是靠「更努力」工作,而是懂得運用 4 大槓桿。整理成清晰的筆記: 📌 想變有錢,要靠槓桿而不是加班 4 種成功槓桿(Leverage) 1️⃣ 金錢槓桿 觀念:別只靠工時換錢,要讓錢自動生錢。 做法:投資股票、
張則生-avatar-img
5 小時前
都沒講到最重要的,要加強啦,最重要的是泛藍都知道的東西,黨證ㄌㄚ ㄅ
招募是聯合作戰:以陸軍近戰、空軍品牌、海軍管道、特戰精準打擊四軍協同,建立因地制宜KPI;新手打底、老手轉顧問、主管當指揮官。空陸海特合擊,才更搶得人才制高點。文化轉型與數據優化。全員參與,共同作戰!
Thumbnail
AI文章生成氾濫,SEO競爭加劇,關鍵字排名不再只靠文章數量取勝。後AI時代的SEO策略轉變,包含技術SEO(結構化資料、麵包屑、在地SEO)以及EEAT原則(經驗、專業、權威、可信度),強調建立作者數位身份的重要性,以提升內容權威性和搜尋排名。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深入拆解這一案例,展示如何應用商業畫布,從一個簡單的 Notion 模版開始,打造一個低成本、高回報的數位產品生意。透過這個案例,你將學到如何快速驗證市場需求、迭代產品,並最終實現盈利。
Thumbnail
你的朋友投了 57 份履歷,卻像石沉大海,連一通電話都沒有?這聽起來很令人沮喪,但在求職市場上,這並非單一案例。許多人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但現在,我要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我的朋友如何透過 ChatGPT,在短短 6 天內,從 57 次「已讀不回」變成收到 7 個面試邀約!
近年來,AI 已成為許多人日常查詢資訊的工具。無論是新聞背景、歷史事件、人物資料,甚至食譜與旅遊攻略,AI 幾乎都能立即給出答案。然而,便利性之下,也隱藏著一個重要的風險:AI 回答的內容並不等於事實。 以最近在網路上被大量討論的問題為例——「楊蘭蘭是哪裡人?」,如果你分別詢問不同的 AI 系
Thumbnail
現在大陸的地下網路工作室,有接案在洗AI資料庫結果的業務。 尤其是中國大陸內部,因資訊來源受限,一個不常見的詞條,只要你洗個幾千上萬次,就會成某些AI標準答案了。 所以Deep seek 火不到半年就不行了,因為它的資料庫被假資料洗得太嚴重了。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5
老安的方格子 這沒錯,所以我說這可以成為一門生意,中國的認知生意可以做,還有一對人在做,那可不可以,有人也做,只是方向相反。
這篇文章分享了2021-2024年間作者在英國AI新創公司AI Growth Institute (原名Gen AI Con)擔任Competition Programme Manager Intern的無薪實習經驗。文中詳細描述了職缺、公司資訊、面試過程、工作內容以及作者的個人心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