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小事:我的洗面乳選擇指南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自從開始重視臉部狀況,開始反思自己是如何搞砸時,最懊悔的兩件事,分別是防曬(關於防曬:Neogence物理防曬50天使用感),以及,或許是傷我最深的——洗面乳。

以前我總覺得:洗面乳不就是「把臉洗乾淨」?

身為油性肌,總會被架上各種「清爽」、「控油」、「深層潔淨」的包裝字眼所吸引,加上痘痘和黑頭,總以為起因是沒洗乾淨。如果你也有這個想法,趕緊停下。

雖然偶爾會遇到一洗就不對勁的洗面乳,但大部分時候洗完乾爽舒服,但痘痘、粉刺一直復發。我總以為「乾燥補保濕、長痘塗藥」就好,從沒懷疑過——

兇手就是洗面乳。

沒錯,就是每天用兩次、卻最容易被忽視的洗面乳。

洗面乳分類:皂基 vs 氨基酸型

洗面乳一般區分為兩類,差異很大。

皂基(Soap-based)

主成分:脂肪酸(Myristic / Stearic / Lauric)+ 碱(NaOH / KOH) 特色:

  • 清潔力強到能把油脂、角質溶得乾乾淨淨
  • 洗後的確很乾爽…但也可能乾到緊繃
  • 容易造成:過度清潔 → 屏障破壞 → 反彈出油

氨基酸型(Amino Acid-based)

主成分:Sodium Cocoyl Glycinate、Sodium Lauroyl Glutamate 等胺基酸界面活性劑:

  • 清潔力中等
  • 溫和不破壞屏障
  • 洗後柔潤、保濕感佳

網路上常說:皂基給油肌、氨基酸給乾敏肌。

但—— 我這個油性肌完全不是這樣!

皂基讓我越洗越油、痘越長越多。 後來才知道,是「被洗太乾」導致皮脂瘋狂回補。

雖然並非所有皂基必然帶來壞處,透過配方調整,依然可以達到溫和保濕效果。但是,我既非化學家,也無力逐項商品測試(知道後怎麼可能再拿臉當實驗呢),因此我的洗面乳選擇目標,就轉向:

  • 氨基酸洗面乳
  • 不需要額外功能

只逗留30秒的洗面乳,不會對臉部帶來太多效果。與其在追求洗面乳各種抗痘、美白效果,不如把時間留給後續保養。

如何辨認洗面乳到底是不是「真的氨基酸」?

簡單看:

成份表前五名是否出現 Myristic Acid / Stearic Acid / Lauric Acid

→ 出現=皂基,不管包裝寫多「溫和氨基酸」都一樣。

很多「氨基酸洗面乳」其實只是「皂基+添加一點氨基酸」。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用完會說沒那麼溫和——因為它根本不是。

各種洗面乳心得

以下包含這一年來,真實用過的洗面乳,以及最後轉向氨基酸。

其實今年使用的洗面乳已經偏向溫和。現在回想年輕時(?)用過的洗面乳,根本是在惡搞自己。

Kundal 超微米珍珠岩泡沫潔面乳

raw-image

皂基+活性劑

這是我最後一款皂基洗面乳。 泡沫多、洗得很乾淨、用起來很清爽,可以感覺毛孔變乾淨。

事後才理解:

油脂被過度清潔 → 角質層脂質流失 → 反彈出油 → 毛孔堵塞 → 痘痘爆發。

持平地說,使用Kundal產生強烈反應,我自己歸因於三點:

  1. 長期使用各類皂基洗面乳,臉部已經造成一定破壞。
  2. 當時工作壓力大亦是主因。
  3. 繼第二點,越是生活焦慮,越是對各種事情持負面態度,例如產生容貌焦慮,增加洗臉次數,反而增加破壞。

基於累積破壞+使用不當,也是開始尋找適合產品的契機。

Hiruscar 喜能復保濕淨化洗面露

raw-image

半皂基 + SLES(乙氧基化型)

Hiruscar 是瑞士Medinova的產品。品牌醫療感很重,加上活動優惠就買了。

由於長痘痘,就想著買抗痘的洗面乳。添加的功能性成分超多: 水楊酸、Niacinamide、Panthenol、七葉樹萃取……

雖然清潔感不錯,也沒有純皂基的緊緻感,但對於個人抗痘沒什麼效果。

L’Occitane 歐舒丹 蠟菊潔面慕絲

raw-image

氨基酸型洗面乳

歐舒丹,不需要介紹。

當時還在交替使用Kundal和喜能復洗面乳時,恰好生活中有機會使用歐舒丹蠟菊潔面慕絲一週,發現痘痘竟然變得順從。當時可是控制一個痘痘部落,又有一個部落反抗的狀況。

原來洗面乳那麼重要

蠟菊潔面慕絲是經典款:柔細、溫和、香味舒服、保濕佳——產品本身幾乎零缺點。

唯一問題是:貴。

一瓶過千元的日用品,對我而言高於負擔。雖然說貴是我的能力問題,不是產品的問題...但我決定尋找平替版本。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意識到洗面乳有分皂基和氨基酸型的差異。

Celimax Madecica pH Balancing Foam Cleanser

raw-image

氨基酸衍生(Sodium Cocoyl Isethionate)+ Isethionate 系統

最後找到這款——Celimax Madecica pH Balancing Foam Cleanser。

基底非常溫和,成份Sodium Cocoyl Isethionate(成份排序第二),常用於嬰兒用品。

搭配魚腥草、積雪草四大成分,抗炎修復完整又不刺激。

寫這篇文章時,大約使用一個月。

  • 泡沫細緻
  • 洗後不繃、有保濕感
  • 沒引起致痘、沒增加負擔
  • 價格友善

唯一需要提醒:

有一點「乳脂味」,應該就是基底本身的味道。 我能接受,但每個人感受可能不同。

另外,有人說氨基酸洗不乾淨、怕防曬殘留,但我現在用的是 Neogence 物理防曬,不像化學防曬需要更強力的深層清潔,所以這款洗面乳的清潔力完全沒問題,無需額外再用卸妝水清洗。

Celimax 較多人討論的是另一款積雪草BHA洗面乳和小蘇打洗面乳,這款則是皂基。

最後心得

洗面乳看似最普通,卻是極為關鍵。花一點時間認識適合自己的洗面乳,可以省去因為搞砸而花好幾年的修復時間。

做功課後我才發現:

  • 很多品牌網站很美,但不公開成分表
  • 「氨基酸洗面乳」這個詞常被模糊操作:添加 vs 基底
  • 每個人的皮膚反應天差地別:適合乾性、油性肌的分類,最後也要依自己實際狀況做選擇

所以最終還是:

了解成分、了解自己的肌膚,才找得到真正適合的產品。

不曉得其他人又是怎麼做選擇的呢?

附錄:

Celimax: Derma Nature Relief Madecica pH Balancing Foam Cleanser

購買價格:NT 250

Purified Water (or Aqua), Sodium Cocoyl Isethionate, Glycerin, Sodium Methyl Cocoyl Taurate, Polyglyceryl-3 Methylglucose Distearate, Hydrogenated Coconut Acid, Coco-Betaine, Hydroxypropyl Starch Phosphate, Sodium Isethionate, Citric Acid, Potassium Cocoyl Glycinate, Caprylyl Glycol,  Chlorphenesin, Sodium Chloride, 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 Ethylhexylglycerin,  Green Tea Seed Oil (Camellia Sinensis Seed Oil). Lavandula Angustifolia (Lavender) Oil, Butylene Glycol, Allantoin, Dipotassium Glycyrrhizate, Bergamot Oil (Citrus Aurantium Bergamia (Bergamot) Fruit Oil), Pelargonium Graveolens Flower Oil, 1,2-Hexanediol, Houttuynia Cordata Extract (10,000ppb), Pine Needles/Leaf Extract (or Pinus Densiflora Leaf Extract), Madecassoside (300ppb) , Asiaticoside, Asiatic Acid, Madecassic Acid, Limonene, Linaloo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ra_的不/機智生活
1會員
5內容數
總是在不同地方遊走和碰撞。少部分碰出獎勵,大部分是撞傷。分享對於各種物件的想法。
2025/11/01
以前總嫌防曬麻煩,結果痘痘消退,要花很長時間消退黑色素。開始學會基本觀察成份和類別,慢慢調整。
Thumbnail
2025/11/01
以前總嫌防曬麻煩,結果痘痘消退,要花很長時間消退黑色素。開始學會基本觀察成份和類別,慢慢調整。
Thumbnail
2025/10/25
使用杜鵑花酸後,肌膚修復的關鍵不只在防曬,更在於鎮定與抗炎。這篇記錄自己購買的三款 積雪草/CICA 修復保養,從成分到膚感,留下使用心得。
Thumbnail
2025/10/25
使用杜鵑花酸後,肌膚修復的關鍵不只在防曬,更在於鎮定與抗炎。這篇記錄自己購買的三款 積雪草/CICA 修復保養,從成分到膚感,留下使用心得。
Thumbnail
2025/10/19
試過水楊酸沒用,改為杜鵑花酸20%。寫寫自己在尋找適用產品的心得,不同成份的注意事項(例如我一定要找乳霜/cream類)。以及,原來不是爛臉沒救,只是每個人情況不同,適用不同。
Thumbnail
2025/10/19
試過水楊酸沒用,改為杜鵑花酸20%。寫寫自己在尋找適用產品的心得,不同成份的注意事項(例如我一定要找乳霜/cream類)。以及,原來不是爛臉沒救,只是每個人情況不同,適用不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於洗面乳一直抱著各家品牌都試試看的心態,沒有特定使用的品牌,但最近試用到康定酵素植萃洗面露,用完就此定下來啦! 尋找敏感肌也能安心使用的溫和洗面乳?康定 CONTIN 酵素植萃洗面露富含天然酵素與植萃精華,溫和清潔不傷肌膚。 本文開箱實測,適合痘痘肌、油性肌、換季脫皮困擾者,打造舒適療癒的洗臉時光
Thumbnail
對於洗面乳一直抱著各家品牌都試試看的心態,沒有特定使用的品牌,但最近試用到康定酵素植萃洗面露,用完就此定下來啦! 尋找敏感肌也能安心使用的溫和洗面乳?康定 CONTIN 酵素植萃洗面露富含天然酵素與植萃精華,溫和清潔不傷肌膚。 本文開箱實測,適合痘痘肌、油性肌、換季脫皮困擾者,打造舒適療癒的洗臉時光
Thumbnail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會面臨到長痘的困擾,尤其是油性肌膚的人!想要改善經前痘,除了可從飲食和睡眠方面著手,還可從加強肌膚清潔做起,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肌膚清潔該怎麼做吧!
Thumbnail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會面臨到長痘的困擾,尤其是油性肌膚的人!想要改善經前痘,除了可從飲食和睡眠方面著手,還可從加強肌膚清潔做起,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肌膚清潔該怎麼做吧!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經驗在鏡子前擠自己的鼻頭,會有像牙膏狀一條一條的皮脂被擠出來,十分療愈~ 但你知道嗎!!?其實那不是「粉刺」是『皮脂管絲』喔‼️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經驗在鏡子前擠自己的鼻頭,會有像牙膏狀一條一條的皮脂被擠出來,十分療愈~ 但你知道嗎!!?其實那不是「粉刺」是『皮脂管絲』喔‼️
Thumbnail
透過專業角質管理療程和居家護理保養,解決肌膚問題,包括老廢角質、髒汙和暗沈蠟黃,讓肌膚改善你在意的肌膚問題,同時有效改善痘痘肌、敏感肌。 玉見顏究室提供基隆地區無痛無暇清粉刺、角質管理、痘痘肌調理等服務。
Thumbnail
透過專業角質管理療程和居家護理保養,解決肌膚問題,包括老廢角質、髒汙和暗沈蠟黃,讓肌膚改善你在意的肌膚問題,同時有效改善痘痘肌、敏感肌。 玉見顏究室提供基隆地區無痛無暇清粉刺、角質管理、痘痘肌調理等服務。
Thumbnail
夏季氣溫升高,皮脂腺活動增強,導致油光和痘痘問題頻發。控油和防痘護理至關重要,建議清潔、保濕、防晒、去角質、注意生活習慣等日常護理和推薦控油產品、專業治療。改善肌膚問題找專業老師凱特,瞭解更多有效控油和防痘方法。
Thumbnail
夏季氣溫升高,皮脂腺活動增強,導致油光和痘痘問題頻發。控油和防痘護理至關重要,建議清潔、保濕、防晒、去角質、注意生活習慣等日常護理和推薦控油產品、專業治療。改善肌膚問題找專業老師凱特,瞭解更多有效控油和防痘方法。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1.08」》 如果你一直受困於頑固的痘痘問題,別擔心!謝醫師幫助你揭開「痘痘的局部藥妝學治療」的解決辦法。從內外雙重角度,我們將分享如何有效地擺脫悶痘的煩惱。無論是初期痘痘、發炎丘疹、還是黑頭粉刺,我們將揭示專業的治療方式,包括高濃度杏仁酸、A醇、維生素B3等成分
Thumbnail
《「謝銘峻 醫師 2024.01.08」》 如果你一直受困於頑固的痘痘問題,別擔心!謝醫師幫助你揭開「痘痘的局部藥妝學治療」的解決辦法。從內外雙重角度,我們將分享如何有效地擺脫悶痘的煩惱。無論是初期痘痘、發炎丘疹、還是黑頭粉刺,我們將揭示專業的治療方式,包括高濃度杏仁酸、A醇、維生素B3等成分
Thumbnail
🎀為什麼食物對預防爆痘很重要? 當皮脂腺分泌多餘的油脂並閉合時, 毛孔裡的角蛋白和細菌會使皮膚難以正常代謝。 發炎後,就會變成疼痛的痘痘。 爆痘的情況大多與生活環境、陽光、水、 消化功能、荷爾蒙、壓力和肝功能有關, 飲食檢查對於彌補這些缺陷很重要。 不健康和不均衡的飲食會破壞腸道環境, ---
Thumbnail
🎀為什麼食物對預防爆痘很重要? 當皮脂腺分泌多餘的油脂並閉合時, 毛孔裡的角蛋白和細菌會使皮膚難以正常代謝。 發炎後,就會變成疼痛的痘痘。 爆痘的情況大多與生活環境、陽光、水、 消化功能、荷爾蒙、壓力和肝功能有關, 飲食檢查對於彌補這些缺陷很重要。 不健康和不均衡的飲食會破壞腸道環境, ---
Thumbnail
酸類大致上有分成 「水楊酸」「果酸」「杏仁酸」「花酸」 它們的共同點 👉「調理角質、細緻毛孔、 光滑肌膚」 這是痘痘肌、粉刺肌、油性肌膚的首選。 酸類分析: --
Thumbnail
酸類大致上有分成 「水楊酸」「果酸」「杏仁酸」「花酸」 它們的共同點 👉「調理角質、細緻毛孔、 光滑肌膚」 這是痘痘肌、粉刺肌、油性肌膚的首選。 酸類分析: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