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以榮格心理學切角觀看《藍色恐懼》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上個月終於看了《藍色恐懼》的數位修復版,從中捕捉到一些能套用榮格心理學來觀看的切角,本文將以河合隼雄《影子現象學:探索陰影與它的國度》中節錄的文字穿插其中,不過本文也只就我目前所知所學,且僅挑揀個人相較深刻的局部來描寫,尚不成熟、有待深化,但期待能引發共鳴!

作品簡介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為日本動畫大師今敏(Satoshi Kon)的首部長篇作品,1997年首映於日本,改編自竹內義和1991的小說《Perfect Blue:完全變態》。

劇情圍繞在當紅偶像團體「CHAM」的核心成員「霧越未麻」,講述未麻在經紀公司的安排下決定告別舞台,轉型為一名電視劇演員,並接受挑戰大尺度演出、拍攝裸露寫真,雖然演員身份逐漸步上軌道,但卻引起過往的粉絲不滿,各種壓力使得未麻開始質疑自己從演以來的種種決定,甚至不時看見偶像時期自己的幻影(以下稱「偶像版未麻」)。與此同時,未麻發現網路上有人假冒自己的身份架設了「未麻の部屋」,記錄著虛實交錯的日記,此時未麻警覺自己被跟蹤,同時恐嚇信不斷,恐懼與混亂籠罩著未麻,使得未麻的精神越發錯亂,逐漸無法分辨虛實,彷彿有「另一個自己」正在形成。



⚠ 以下討論有雷,建議觀影後再閱讀。

未分化陰影的具象化

偶像團體出身的未麻,原先不論是在粉絲看來抑或在自我認定上,形象都是清純甜美、天真可愛,但在轉型為演員的過程中卻因工作需求參演了強暴戲份,並拍攝大尺度裸露寫真,這些行為展現皆與原本“清純”的自我形象相互抵觸,在此有了「純潔」與「墮落」的兩極對比,而轉型初期帶著不確定感的未麻,一方面接收著來自外界的期待,另一方面自己也渴望改變,因此在內在層面上「偶像版未麻」就成了一個需被拋棄、被壓抑的人格,套用榮格理論來說也就是成了「陰影」。

此時未麻逐漸開始看見虛擬的幻象,其中最為深刻的一幕是未麻在電車上透過車窗反射看見了「偶像版未麻」,而非此刻真實的自己,這裡的「反射(reflection)」,除了反射之外也有反思、省察之意。然而,「偶像版未麻」不但是未麻本身的陰影,同時也是經紀人留美的陰影,留美會透過扮演偶像時期的未麻,來滿足自己曾是偶像但未能成功的遺憾。

在發展演員事業的過程中,「偶像版未麻」越發頻繁的出現在未麻的幻象之中,而這些幻象可以視作未麻「未分化的陰影」開始具象化體現出來的過程,顯示了未麻的內在遭遇了極大的衝突,以致對自我認知感到非常混亂。

raw-image


「一」是事物尚未分化的狀態,但「二」不同
── 分離、對立、衝突等等,都是從「二」產生的。

(以上引言節錄自河合隼雄《影子現象學:探索陰影與它的國度》)

象徵性的死亡與舊自我的終結

中間有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當未麻拍完強暴戲份回到家時,看見她養的熱帶魚群幾乎死光而忍不住崩潰,把房間弄得凌亂不堪,接著畫面特意帶到魚缸中僅剩的兩條魚。

魚生活在水裡,水被視為潛意識的世界,而「死亡」的意象,在個體化的過程中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可以代表舊自我的終結,且若要重生,就得先經歷「象徵性的死亡」,在此之前的強暴戲份,也代表著舊有的偶像型態之死;兩條魚的畫面則暗示了未麻的雙重人格,一個是舊有的偶像型態、一個是渴望改變的演員身份。

此後,「偶像版未麻」出場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具體,未麻甚至開始能與虛擬的幻象進行對話:
「好低級!」
「你已經不再是偶像歌手了,你現在就只是個被弄髒的東西。」
「從此以後就由我站在燈光下,而你會活在陰影之中。」

這裡可以視作陰影逐漸分化出來的過程,相較前段,能更清楚的體現出未麻的雙重面向並產生對話,不再只是一團模糊、混沌不明的狀態。在這階段,未麻也更加頻繁地不斷​嚷嚷著:「你是誰?」、「你到底是誰?」,而這個問題除了是在問幻象、問假冒她寫著「未麻の部屋」日記的狂熱粉絲,同時也是在問自己「我是誰?」、「哪個是真的我?」。

raw-image
raw-image


在虛實之間整合陰影、重生

中後段開始有大量快節奏、虛實交錯的蒙太奇剪輯,在夢境與醒來之間、現實與戲劇之間,讓人分不出真實與虛幻,使得觀眾也一同陷入未麻的精神旋渦之中,這裡的剪輯方式也非常有「二元對立」的味道。且夢境是接觸潛意識與陰影的重要媒介,透過夢境能更加辨識出陰影的意象,並與分化的陰影進行整合。

這時對虛、實感受還不那麼明朗的未麻在電視台遇見了演員前輩惠利,甚至恍惚地稱呼惠利戲劇裡的角色名字,惠利拍拍未麻的肩膀,對她說:「幻想是不會成為現實的,你也趕快從夢中醒來吧。」說完沒多久,未麻便接連遭到狂熱粉絲襲擊、被經紀人留美所扮演的「偶像版未麻」追殺,在被追趕的過程中,未麻透過大樓的鏡面玻璃反射(反射再次出現)看見了自己的臉,意識到我就是我、我才是真的,已遭逢一連串極端事件、身心俱疲的未麻在這裡大聲喊出:「不管怎樣,我就是我!」,她完整意識到了此刻的自己,承認並接受偶像版的未麻已是過去,分化陰影、與之對話、整合陰影,並且在被追殺後救了差點被車撞的留美,在醫院探望留美時,未麻說了一句充滿包容與接受的台詞:「但也是託她的福,我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

最終,未麻再次透過車內後照鏡的“反射”,注視著觀眾說:「我才是真的哦」,未麻肯定了自己的新身份、肯定了她走過的所有,不再分裂於「偶像」與「演員」、「純潔」與「墮落」之間,而是能夠和諧地包容這些對立面,以此回應先前不斷向自己問出的「你到底是誰?」。


既不是挺身與陰影戰鬥,也不是全面投降,而是享受與陰影微妙的共存。
最理想的情況,是兩個世界之間形成「和諧」。兩個世界清楚地分化、各自不同,卻能保持和諧的關係。

(以上引言節錄自河合隼雄《影子現象學:探索陰影與它的國度》)


raw-image




感謝看到這裡的各位!觀影與閱讀只是平時的興趣並非專門,雖然深知自己尚有諸多不足之處,仍希望能試著透過輸出,來歸納整合自己的所思所學💫

如想補充討論也歡迎回饋給我 & 你的鼓勵是我輸出的動力!


  • 本文引言皆引用:河合隼雄著《影子現象學:探索陰影與它的國度》/林暉鈞譯/出版社:心靈工坊/20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de's Place
6會員
2內容數
藝文閱讀雜食,將之吸收消化、揉捻進生活之中,感受擴張的自己。 嘗試輸出ing...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 安寧之井與導師的警告 林艾的紅色靈氣在安寧之井裡炸開,像一團無法熄滅的火。柯嵐的犧牲像極了燒灼的烙印。 伊莎,她的**綠色「滿足」**靈氣溫和平靜,卻堅不可摧。 「妳醒了,林艾。看,妳的『米白色鎖定』碎了一地,代價是柯嵐的命。」伊莎的話直接又銳利。 林艾猛地跳起來,紅色的靈氣讓她雙
Thumbnail
1. 安寧之井與導師的警告 林艾的紅色靈氣在安寧之井裡炸開,像一團無法熄滅的火。柯嵐的犧牲像極了燒灼的烙印。 伊莎,她的**綠色「滿足」**靈氣溫和平靜,卻堅不可摧。 「妳醒了,林艾。看,妳的『米白色鎖定』碎了一地,代價是柯嵐的命。」伊莎的話直接又銳利。 林艾猛地跳起來,紅色的靈氣讓她雙
Thumbnail
📖 角色導覽:色譜編織者 法則導覽: 每個情緒都是一種力量,妳的意願將決定它的方向。 🌟 林 艾 (主角) | 法則:紅 > 金 (意願) 核心定位: 色譜編織者。 從米白色冷漠中被動態之場喚醒。她的任務是轉化低頻力量,對抗靜止。 法則價值: 駕馭情緒的全部色譜,尋求真正的愛之法則。
Thumbnail
📖 角色導覽:色譜編織者 法則導覽: 每個情緒都是一種力量,妳的意願將決定它的方向。 🌟 林 艾 (主角) | 法則:紅 > 金 (意願) 核心定位: 色譜編織者。 從米白色冷漠中被動態之場喚醒。她的任務是轉化低頻力量,對抗靜止。 法則價值: 駕馭情緒的全部色譜,尋求真正的愛之法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今敏動畫經典「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探討了故事情節、角色名稱、以及對現代社會的預言性。同時提到了導演今敏對當代電影界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今敏動畫經典「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探討了故事情節、角色名稱、以及對現代社會的預言性。同時提到了導演今敏對當代電影界的影響。
Thumbnail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Thumbnail
《藍色恐懼》誕生於1997年,當時互聯網剛興起不久,社交媒體尚未流行,但已經出現粉絲為偶像架設網頁、留言板、BBS討論區,匿名粉絲與偶像可以透過網路互動,有人能夠偽裝成偶像留言,偶像亦可以在網路上看到自己沒說過的話、沒經歷過/想過的事,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模糊,粉絲與偶像的親切交流,有多少是真實呢?
Thumbnail
藍色恐懼因其主題與曖昧性,延伸探討與影評非常的多,自己有先爬過一輪,確保此篇不會像市面大部分影評那樣寫了很多但彷彿什麼也沒說,相信能提供對本作有興趣的觀眾新的觀點供參考。 本篇將討論:(1)這部作品想講述什麼?(2)關於自我身份的界定(3)幻想與現實:幻想是否可能成為現實
Thumbnail
藍色恐懼因其主題與曖昧性,延伸探討與影評非常的多,自己有先爬過一輪,確保此篇不會像市面大部分影評那樣寫了很多但彷彿什麼也沒說,相信能提供對本作有興趣的觀眾新的觀點供參考。 本篇將討論:(1)這部作品想講述什麼?(2)關於自我身份的界定(3)幻想與現實:幻想是否可能成為現實
Thumbnail
壅塞的都市,被膨脹的妄想,塞滿扭曲的教條,人我的分界不再鮮明,卻沒讓人與人變得靠近,因人而生的信念,變成無法擺脫的執念,張口吐出的期待,像是一字字的針貶,凌遲著脫落常軌的心靈。甚者,就連實現自我的勇者,也被奔馳的世代淘汰。於是想闔上眼的旅人,只能披著火焰繼續飛,假裝自己還能燃燒,不會疲憊,也不會熄滅
Thumbnail
壅塞的都市,被膨脹的妄想,塞滿扭曲的教條,人我的分界不再鮮明,卻沒讓人與人變得靠近,因人而生的信念,變成無法擺脫的執念,張口吐出的期待,像是一字字的針貶,凌遲著脫落常軌的心靈。甚者,就連實現自我的勇者,也被奔馳的世代淘汰。於是想闔上眼的旅人,只能披著火焰繼續飛,假裝自己還能燃燒,不會疲憊,也不會熄滅
Thumbnail
故事從偶像歌手的告別演出作為開場,為了拓展演藝生涯,主角未麻接受經紀公司的安排,離開目前所處的偶像團體,單飛出道,朝著「女演員」之路發展......
Thumbnail
故事從偶像歌手的告別演出作為開場,為了拓展演藝生涯,主角未麻接受經紀公司的安排,離開目前所處的偶像團體,單飛出道,朝著「女演員」之路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