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 《妄想代理人》- 妄想這劑嗎啡,終究只能讓人疲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有雷警示,雖非劇情的直述或訴說,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raw-image

過美的夢,點燃的不是希望,而是旅人的翅膀


壅塞的都市,被膨脹的妄想,塞滿扭曲的教條,人我的分界不再鮮明,卻沒讓人與人變得靠近,因人而生的信念,變成無法擺脫的執念,張口吐出的期待,也變了形,像是一字字的針貶,凌遲著不符標準,脫落常軌的心靈。甚者,就連實現自我的勇者,也被奔馳的世代給淘汰,所有的鄉愁與思念,像是電視盒子內的扁平人偶,恍如隔世的幻夢,播著老掉牙的循環廣告。於是每個想闔上眼的旅人,只能披著火焰繼續飛,假裝自己還在燃燒,還有得燃燒,好似生命不曾疲憊,也不會熄滅。

最終,牽起因果的,不再是信念,而是逃脫不了的無意義輪迴。至此,整座城市,被壓抑不住的烏雲給壟罩,沒了黎明與向晚,沒了明天與昨天,甚至沒了時間與空間,只剩一朵朵凋零且失聲的彼岸花,等待著死亡的喚回。

佛洛伊德曾說,人類不只具有生之本能,還有死之本能,才會將有機的生命,拆解成冰冷的屍骨。今敏,面對死之本能,把它上升到整座城市,或說社會的層次來敘說,這正是《妄想代理人》的序幕,滿山遍野的走投無路,豢養出巨大的救贖之神,球棒少年,每一聲巨響都代表了解脫的破裂。整體而言,球棒少年依附眾人的願望而生,再依照許願人的渴求,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換言之,少年就是自我的延伸,救贖式的攻擊行為,則讓它成為自殺/自我傷害的代理人──寄託解脫希望的妄想產物。

甚者,這個傷害,被集體潛意識餵養,從自傷到他傷,壯碩成終結世界的巨獸。

不過,暫且先扣回死之本能,其指涉的不只是破壞,特別是迴轉到自我身上的攻擊,更也是一種需求的追尋,意即逃離過度痛苦的現實,藉以回歸生命的安定,甚至像是佛洛伊德說的回到「出生以前的情境」,進而遁入溫暖的子宮,重獲寧靜與安眠。這也符合現代心理學,揭開自殺面紗之後的發現──自殺/自殘不完全是病態的表現,更可能具有生存上的功能性,撬開壓迫,讓人有喘息的空間。

raw-image

以此來說,球棒少年,這個因應妄想而生的代理人,解決了現實的苦痛,即使是脫離現實的心理防衛機制,卻也是佛洛伊德講的,人類嘗試復原、重生或再造的過程。

爾後,妄想帶來的好處,或說滿足,讓人上癮,捨不得放手,於是輪迴於不斷自殘的漩渦中,不斷地靠自我傷害這個不利發展的僵化模式,一邊自我懲罰,有時則是自我削磨,讓痛苦有出口,讓自我不被絕望給壓垮。遺憾的是,自我傷害,帶有風險,不只是實際的生命,還會複製心靈的窟窿,使人越活越梗塞,即使胸口暫時不再灼熱,卻也叫人忘了什麼是快樂,只得困於無意義的籠牢,被洪荒的迷惘給包圍、訕笑。

終究,妄想這一劑嗎啡,無法讓人獲得力量,只能讓人疲軟,醉倒於短暫的假寐中,然而,再長的夢,也都有醒來的一天,都得有不得不面對的時刻。如女主角鷺月子,不管瑪洛米怎麼安慰她,心底的空缺,記憶的斷片,都在提醒她,生命埋藏著空洞,等著她填滿。

至此,能夠不受球棒少年侵害的人,也都是坦然接納自我與缺憾的人們,比如組長的妻子,美佐江,就算埋怨自己的不幸與苦痛,也因為丈夫的鼓勵,重拾韌性直面生命的脆弱還有侷限性。就此,即使她向著彼岸在前進,孱弱的靈魂,依然閃爍著強悍的火花,能夠抵禦球棒少年這個心魔的蠱惑。

墜落於地的葉,終將變成春暖花開的養份

raw-image

潛伏於心靈櫥窗的怪物,不接納自我


如前所述,少年棒球就是因應痛楚而生的救贖,但這個救贖,對於今敏來說,不過是一種自我欺騙,甚至是逃避。可逃避卻不見得可恥,若能坦然接納自我的懦弱,它也象徵了人的勇氣,甚至相似卡謬說的,對於生活荒謬的反抗,不甘於此的不服氣。

雖然卡謬不認同自殺,但這恰巧解釋,為何自殺三人組會是球棒少年的天敵;畢竟,只有他們接納了死之本能,而非利用球棒少年,去逃脫自殺特有的道德譴責與標籤。為此,即使心心念念逃避,三人組的坦蕩與單純,也讓人心疼,捨不得責備。再者,就像前段所說,自殺不只是逃避,也具有功能性,甚至埋藏了一些積極性、不甘心,或說想要改變痛苦的決心。

所以,今敏不完全是要教訓逃避這一件事,更精確來講,他是想透過作品提醒人們,一味的壓抑、疏離與自我否定,終究會迎來內在陰影的反撲。屆時,就像是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說的,當人無法接納自我,缺角的真誠性,將會複製出無數的絕望感,讓人求生不能,卻又求死不得,而那才是真正的「致死之病」,促使人受困於心靈的困井之中,經歷到全面性的毀滅打擊,卻又動彈不得。

為此,逃避並非不行,但要逃,就要直面自己的逃,而非假借妄想之手,自欺欺人。

拉到心理治療觀點來看,這也是處遇上,面對自殺個案的一種處理方式,抽取自殺之中的正面意涵,將逃避轉化成決心,再導引身心能量至自我傷害以外的改變上,雖然受苦者沒有得到抹除痛苦的魔法,卻也有了力量與方向,可以努力嘗試。自此,和樂融融的幸福藍圖,變成一種生命的可能性,而非高掛在上的嘲諷。最終,這也將引導受苦者,不用走上自殺三人組的末路。

raw-image

回到女主角鷺月子身上,可以發現,妄想所創造出的不只是球棒少年,還有瑪洛米這個療癒的化身,就如美佐江所述,球棒少年與瑪洛米,一體兩面,看似正邪不兩立,實質上都是為了滿足同樣的需求,意即無法處理的創傷與恐懼。

從小到大,父親的嚴格管教,讓月子的世界缺乏彈性,不犯錯就像是最高指導原則,不能讓人失望,不能造成他人麻煩,生活更不能有一絲瑕疵,這也促使她發展出極端的世界觀,只要看不順眼,不夠完美的作品,就得完全被抹去,好似未曾存在過。

這般囫圇吞棗,引發消化不良,於是才有球棒少年,幫助她吞噬愧疚與罪惡感,藉以處理寵物死亡的創傷,還有犯錯被罵的恐懼,或說自己不夠完美的瑕疵焦慮。可是,父親的形象,龐大到少年身上都有影子,我想,球棒少年不只是逃脫痛苦的解方,更是自我懲罰的手段,一直以來,少年沒有長大,就是因為月子不允許自己遺忘,也不準許自己被原諒。

這也反應出龐大的歉疚,過了十年,單靠逃避與自我懲罰,還是無法被安放,瑪洛米的誕生,則是因應這份心靈困境而生的解方,一個能夠原諒自我的妄想之物,相似於母親的存在,能夠涵容過錯的溫暖擁抱。以此來切口,則會發現,寵物的意外,不過是引爆點,真正讓月子傾倒的,自始自終,都是匱乏陰柔撫慰的養育環境,導致她學不會接納自我的罪過,進而無法找到,跟懊悔、遺憾與愧疚共處的訣竅。

故此,月子再委屈,鼻子紅了,也都吞回去,拙劣地剝除自己的情緒反應,但情緒沒有不見,只是變成另一種型態,扭曲成妄想來現身。進一步來講,月子的內在歷程,具有三個層次,從逃避到自我懲罰,再到和解與原諒,但本應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應心靈的緊繃,失序成吞噬自我與他人的陰影怪獸。

到頭來,不管是瑪洛米,還是球棒少年,都是一種自我蒙騙,就算是間接的面對,卻仍不足夠,直到月子回到創傷情境中,抱起創傷的本體,說出自己的歉意之後,無處可去的脆弱、悲傷與罪惡,才有了棲身之處,被看見,不再張狂,不再隱隱作痛,而月子也才有機會,好好地收拾,一路走來,落下的情緒與難過。

低潮如浪襲來,吞噬了勇氣,卻無法掏空冀求改變的決心

raw-image

生生不息的白鯨,寄宿於人心的原型

前文聚焦於女主角來梳理,但在今敏的世界中,妄想能夠不斷茁壯,更也因為社會的灌溉,穿鑿附會的流言,都是妄想的養份,一口口餵養瑪洛米與球棒少年,而這也使得光與影的妄想,打破個體的疆界,成為榮格說的集體潛意識的一份子,潛伏於社會文化當中,不斷被餵養,又不斷滿足欲求救贖的孤苦靈魂,這就像是一種宏大卻病態的依附關係。

最頑強的寄生蟲是什麼?是意念。
來自人心的意念,能夠建造城市、改變世界,並重構所有規則—《全面啟動》

就個體層次來看,月子的心靈陰影,就是不被接受的創傷事實、不夠完美的自我,或是代表瑕疵的情緒,想當然,背負著缺憾,卻又壓抑的人,不只月子一人,整座城市都是。就像臺灣社會背負著白色恐怖的創傷,會下意識地對權威感到害怕與恐慌,甚至產生斷裂式的反應,導致特定情緒或想法的空白;日本社會因應民族性、戰敗、經濟泡沫化,對於個體的需求與缺陷,也會採取壓抑、遮掩與忽視的態度。此後,共同的個體經驗,匯流成國族性議題,若無法被正視且處理,則會竄伏於意識背景中,凝聚成陰影原型,附身於特定形象,靜候合適的反撲時機。

換言之,不只個人有陰影需要安撫,在今敏的視角中,整座城市,甚至全體社會,都有需要被照顧撫慰的陰影存在。關於集體陰影的構成內涵,今敏則用多個單元依序來帶出,比如說盲目追求成績、完美主義、性慾或是自殺的汙名化,甚至是時代變遷的感慨,都是他想對準論述的命題。

raw-image

延續集體潛意識來談,更可以發現,今敏的故事,不只跨越空間,還能超脫時間,猶如榮格強調的,集體潛意識透過繼承,持續在文化中深耕,即使人群看起來都是獨立的存在,但影子之下的根,交纏共織出緊綁彼此的網,讓人依循著相似劇本來演出。

為此,再過十年,甚至不到十年,不同樣貌的球棒少年/瑪洛米又會再次出現,繼續用僵化的方式,嘗試拯救世界,但每個世代,都還是會有相似馬庭的存在,承繼前人的智慧與衣缽,賦予神諭,引領悟道者,找到破碎之後的重整;然後在某一天,再次經歷破碎,如同銜尾蛇一般,不斷吞噬自我,或說不斷被自我給吞噬。

以此來說,不管是瑪洛米(讓人陶醉的幸福幻想),或球棒少年(運用暴力尋求生命的解脫),雖以嶄新的形象來示人,但其中的內涵,並不讓人陌生,它們本來就不是新的原型,而是被人疏離而淡忘的陰影面。爾後,面對繁雜的議題,銜尾蛇般的憂鬱輪迴,今敏的答案,始終如一,好好接納現實的樣貌,即使它殘破不堪,甚至如豬狩警探說的,是無法追憶的空空如也,卻也是能夠安放人心的適切歸屬。

唯有如此,整體社會才能免於陰影巨獸的復甦,意即瑪洛米及球棒少年的席捲重來,不再被妄想綁架的原型,也才能發揮其療癒性,攙扶著稚嫩的靈魂,繼續前進。

raw-image

綜合榮格的觀點,以及全篇的討論,可以發現《妄想代理人》的主題,圍繞著心靈的補償與統整來推展,恰如《藍色恐懼》與《盜夢偵探》,一直以來,這都是今敏最為強調的敘事重心,即使是較為溫馨的《東京教父》或是《千年女優》,講述的也都是缺憾的補完。

於是《妄想代理人》的尾聲,今敏把月子丟入最能代表潛意識的大海中,贖罪之外,也透過內在對話,達到心靈補完,以修剪出富饒的未來。這也完整符合榮格的假設,藉由反面的考驗,補足自我的匱乏,或說修正偏移的生命之軸,進而幫助人格面具與陰影,妥善共處;若拉到社會層次來看,則是完成整體社會的個體化歷程,讓陰與陽取得平衡,以共構出穩定的社會網絡,承接住每個墜落的斷羽之人。

榮格曾說,現代人因應理性與科學的過度追尋,喪失了感性的能力,無法透過神話與想像,接觸抽象且難以明言的內在心靈,原本延續先輩延續下來的豐沛內在資產,也因僵化的發展,一併丟失,才會併發各式情緒困擾與精神壓力,進而陷入追尋幸福,卻又丟失自我的反覆劇碼。

最終,若要擺脫身心苦痛,人類必須跳脫真實框架的限制,回歸意義的追尋與懷抱,享受溫馴的日光,也品嘗陰影的沁涼,而這不只是榮格踏足的精神道路,也是今敏不斷投放於作品中的堅持,也因此,今敏帶來的不僅是影像聲光的絢爛刺激,更飽滿了哲理省思與心靈療癒,甚至可以說今敏不只是敘事的高手,也是拆解人性的能手。

光影共存,才能彰顯出生命的立體
raw-image

結語

對今敏來說,邊界或是秩序,都是拿來敲破的主題,但他冀求的不是毀滅,而是破碎之後的重組。回到本次作品《妄想代理人》,其中就充滿了虛無主義的影子,甚至有著類似尼采一般的善意,想要利用毀壞,撕裂既存的秩序,再從落地的羽毛中,為人捏合出重生的翅膀。因此,即使今敏的作品,充斥著分裂、崩壞、紛亂以及歪斜,褪去故事包裝之後,呈現出的透亮,又能升起生命的仰望,刺眼卻迷人的前進方向。

raw-image
raw-image
全文圖片來源-光年映畫
raw-image

因應筆者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6.5K會員
138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4/03/23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Thumbnail
2024/03/23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Thumbnail
2023/10/11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Thumbnail
2023/10/11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Thumbnail
2023/07/16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Thumbnail
2023/07/16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Thumbnail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Thumbnail
越是純真原始的東西,就越想擁有。 那股撲向欲望、渴望之物的起手式...
Thumbnail
越是純真原始的東西,就越想擁有。 那股撲向欲望、渴望之物的起手式...
Thumbnail
心中的自我是一體兩面,鋒利的刀口向外,刀口是自我,只會斬斷缺乏縫合能力,是自我製造許多心中的問題,卻又不解心中的問題,太過自我帶來心的迷失,問題在於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自我無法平衡下壓力產生。
Thumbnail
心中的自我是一體兩面,鋒利的刀口向外,刀口是自我,只會斬斷缺乏縫合能力,是自我製造許多心中的問題,卻又不解心中的問題,太過自我帶來心的迷失,問題在於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自我無法平衡下壓力產生。
Thumbnail
人一生充滿酸甜苦辣,以下的主角們心靈的傷痕,在現實世界中,會需要心理諮商了吧!漫畫療癒的內容有時也像諮商一樣,是一個體會專注的傾聽和把時間留個自己慢慢探索了解自己的陪伴過程。不論親情、友情、婚姻,有時心過,結也就開了。現在就讓我們跟著主角們一起解開心中的結吧!
Thumbnail
人一生充滿酸甜苦辣,以下的主角們心靈的傷痕,在現實世界中,會需要心理諮商了吧!漫畫療癒的內容有時也像諮商一樣,是一個體會專注的傾聽和把時間留個自己慢慢探索了解自己的陪伴過程。不論親情、友情、婚姻,有時心過,結也就開了。現在就讓我們跟著主角們一起解開心中的結吧!
Thumbnail
曾經努力抓住的流星,墜落地面不成形。 那終究不是星星,而且黑暗不會迎來天明。
Thumbnail
曾經努力抓住的流星,墜落地面不成形。 那終究不是星星,而且黑暗不會迎來天明。
Thumbnail
若在直覺和科學之間 側耳傾聽賢者之言 如果循著狐狸的足跡尋訪 將見到一大片彼岸花的花海 歡迎光臨名偵探 這份招待是一點小心意 ──── 夢告《妄想代理人》
Thumbnail
若在直覺和科學之間 側耳傾聽賢者之言 如果循著狐狸的足跡尋訪 將見到一大片彼岸花的花海 歡迎光臨名偵探 這份招待是一點小心意 ──── 夢告《妄想代理人》
Thumbnail
第一章 《向夜晚奔去》/「夜に駆ける」的原作《桑納托斯的誘惑》/タナトスの誘惑 故事講述男主角試圖阻止精神上被逼到絕境的女孩子,之後兩人開始在一起,每次他都會收到女生想自殺的訊息,直到最後他才發現原來每次女生傳訊息給他是希望能找個伴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我的工作,就是要將你殺死 第二章 第三章
Thumbnail
第一章 《向夜晚奔去》/「夜に駆ける」的原作《桑納托斯的誘惑》/タナトスの誘惑 故事講述男主角試圖阻止精神上被逼到絕境的女孩子,之後兩人開始在一起,每次他都會收到女生想自殺的訊息,直到最後他才發現原來每次女生傳訊息給他是希望能找個伴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我的工作,就是要將你殺死 第二章 第三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