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南海和平倡議郵票大全張
書接上回,太平島除政府人員得以前往,與經遴選的體驗營團員可搭船抵達外,罕有一般民眾得以踏足,讓太平島蒙上一層神秘面紗,讓喜愛邊疆秘境的我深感興趣,費盡心思,立志踏上。先說結論,迄今未成。但申請的過程卻讓我更為認識太平島,以下便是這段失敗嘗試的始末與心得。
始終功虧一簣的太平島之行
數年前,我曾以「我們的太平島」粉絲專頁社群身分,向海巡署、國防部、空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申請籌組訪問團登島。事前自然早已整理背景知識,深知此行不易,所以申請函務必鏗鏘有力並動之以情。我先表達想慰勞海巡署及國軍駐守人員保衛南疆之辛勞,肯定其捍衛我國主權之貢獻。再表示願響應全民國防教育政策,訪問期間將實地記錄太平島官兵點滴,反應我國捍衛漁權、多邊協商、科學合作、人道救援、海洋法研究等作為,並旁及太平島生態旅遊資源,以此為由申請自費配合軍艦時程登島訪問。當然,為避免造成相關單位困擾,也表示返台後會依海巡署及國防部等相關規定辦理。並為有效運用資源,可搭配青年日報或其他國防專業媒體一同赴太平島。最後再展現本粉絲專頁常年關注南海議題的誠意與努力,附件附上粉絲專頁簡介,參與過的南海相關特展、研討會,最後再點出粉絲專頁曾受荷蘭研究生專訪,訪談內容甚至納入其論文,表示「我們的太平島」粉絲專頁將持續針對南海問題及太平島主權,替台灣向國際發聲!
如此猶如面試般兢兢業業地準備,同時也忐忑不安地等待回音。3天後空軍司令部率先回函,半個月後海巡署、海軍司令部、國防部接續。空軍司令部以未依規定檢附資料退回申請;海軍司令部回函表示運輸本團人員返台並非兵力支援範疇,故婉拒;海巡署表示此為國防部職權。只有籌辦南沙研習的國防部政戰總局派人專程回電,客氣寒暄,了解狀況後,表示本粉絲專頁社團無勞軍事宜,恐無法申請。若有勞軍情事,請洽軍友社辦理。正式宣告所有心血全部付諸流水。但我並未放棄,2023年再次向立法委員致信申請協助登島,只是同樣文情並茂的去函,依舊石沉大海。
南沙太平島的新思路
南海太平島,我們的邊疆之地,距離台灣本島如此之遠,加上嚴密控管,對國人簡直遙不可及,在缺少能見度之下,導致南海議題長年乏人關注,但近年南海國際新聞不斷浮上檯面,南海局勢其實不容樂觀,南海諸國都已靜悄悄地築起營壘,著力發展,我國也是時候該以新思路開創新局了。
不過首先,我並不反對對太平島、東沙島等南沙諸島進行管制,但僅限政府官員及極少學者或學生有機會一睹太平島風采,過於狹隘,應讓社會各階層以更多元的角度共享太平島,藉此讓台灣各界集思廣益,尋覓出邊疆離島的未來定位與永續發展道路。
其次,包含馬來西亞、越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均曾推廣南海島嶼生態旅遊,其中規模最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西沙群島開辦的定期郵輪,目前可登陸銀嶼島、全富島、鴨公島,並且能夠自在地錄影拍照。離島觀光除了讓遊客深入南海外,當南海的透亮海水與細白沙灘影片蔓延網路時,無論對內對外,都已經先聲奪人地建立起主權歸屬的強烈印象。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太平島亦具備觀光能量與潛力,但開發太平島生態旅遊務必考慮太平島乘載力,「限時限量」勢在必行,如包機兩天一夜小旅行,縱然對太平島只是驚鴻一瞥,依然足夠將南海之美烙印於遊客心中,真切理解國土的重要性。
但如為較長時間的太平島郵輪之旅,則可因應太平島等南海諸島有限資源,將訪問旅客食宿及所需物資全數由郵輪供應,甚至能承擔部分或緊急時刻的太平島運補或清運任務,同樣有機會找到平衡之道。相信只要能讓更多國人踏上國境之南,目睹巡航的各國軍艦與無邊無際的南海海域,親身體驗邊境氛圍,再從清除漂流木、海洋垃圾等有益島嶼的環保活動,與觀察綠蠵龜的生態體驗中,賦予旅行更深層意涵,最終讓南海主權的意義「具象化」。
最後,若在開放南海太平島上無法一蹴可幾,亦可採折衷方案,如遴選具技能國人遠赴南海諸島「打工度假」,如東沙島可徵求國人至此自費清除棘冠海星;太平島也能參考國立中山大學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讓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教育單位於南海設點,深入研究南海,或是邀請長期關注南海議題,著力甚深單位機構參訪。在不影響海軍陸戰隊及海巡署等駐防官兵的前提下,積極擴大社會參與層面。
順道一提,金門縣代管的烏坵島在台灣人的視野也極度冷門,也盼能兼顧駐守的海軍陸戰隊防務及在地居民觀光生計,進行一定程度的開放,甚至推廣「台灣離島環島」活動,將離島串聯一同環繞,讓所有離島都能共創雙贏。
總而言之,在南海諸國積極治理其控制南海島嶼時,我國不如以開放思維應變,化聲明為行動,有圖有真相,透過漫山遍野,無遠弗屆的影音娛樂與生態觀光軟實力,去彰顯太平島在我,以潛移默化國際視野,一點一滴地去證明,這裡是「我們的太平島」!

南海諸島地圖郵票小全張首日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