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電影出現以後,好萊塢其實仍有許多的技術突破,但這些技術並沒有讓聲光效果取代戲劇成為電影的核心。比如說,好萊塢從一九一○年代開始就已經推出幾部彩色電影,在一九三九年更是一舉推出兩部現象級的彩色電影:
《綠野仙蹤》跟
《亂世佳人》,但彩色電影並沒有因此就成為主流,反而是到一九六○年代才一舉取代掉黑白片。在此之前,黑白片仍然主宰了好萊塢與世界電影二十年。這二十年就可以說是好萊塢的黃金時期,或者古典好萊塢時期,因為這時是好萊塢片廠最強勢的時候,許多的經典老片都是這個時候生產出來的。
《北非諜影》(1942)、
《大國民》(1941)、
《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 1960)等等,更不用說
希區考克的一系列作品。這些片都是當年最賣座的片,但仔細想想,其中沒有一部是主打聲光效果的,它們要不是強調劇本,要不就是強調明星。希區考克的作品已經有些對感官刺激的實驗了,像是
《迷魂記》中的推軌變焦鏡頭(詳見P.88),或者《驚魂記》中的浴室謀殺剪接;但如果跟一九八○年
庫柏力克的
《鬼店》相比,就可以發現希區考克片中的緊張感多數仍來自劇本與演員演出,而不像庫柏力克用聲響與攝影技巧營造出身歷其境的效果。我們今天回頭去看《鬼店》,不一定會覺得它過時;看《驚魂記》的話,卻會有強烈的陌生感。明明
《驚魂記》(1960)與
《鬼店》(1980)只差了二十年,為什麼兩部片的感受差異會如此之大,聲光技術飛躍得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