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0511雜記

    久沒用電腦寫東西,打開網誌還真不知道要寫些什麼。上禮拜在掛川圖書館一口氣手寫了四頁的信,到最後一頁的時候力氣放盡了,寫到不知道在寫什麼。寫作要一氣呵成所需要的精神力還真不少,不習慣寫的人可能寫個一千字就寫不下去,頭腦開始混亂,開始分心了。就算是習慣寫的普通人,手寫到三千字之後也可能會崩壞。要扎扎實實地把命題及情感都連結在一起,手寫超過三千字真的很難,電腦打的話我目前可以到七千字,只是這極限好像已經很多年了,還沒辦法突破。我覺得在青春期的某段時間裡深深的受到某任女友的影響,做什麼事都不能服輸,不斷的逼迫自己,這種做法的確是成長沒錯,但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沒辦法好好的度過每一天,特別是天份不夠的我。我到現在都仍維持這種習慣,對於想做的事就不斷的逼迫自己,也了解到我在各方面的極限。我不像她一樣對任何事都有絕佳的天份。在那個外觀底下,一般人很難了解充滿著她的生活的東西會是什麼吧。
    這一個月都在玩效果器,原本要寫的第三篇一直沒有開始,我想我會不會早就忘了那個感覺。要下筆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重回兩個月前的情緒,我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回到那時的感覺,在雪夜的長野車站擁抱,在放晴的松本牽手散步,還有最後在月台的離別,一直在外面盯著車廂內的我,直到電車開到看不見的地方。過了一個月,我也忘了那兩篇的場景和人物對話的安排,藏了一些伏筆準備在最後一篇將它們連接起來,完整陳述我想表達的熟悉的感覺。我怕我又是想要寫很多東西在同一篇裡面,可是到最後又變得很薄弱,如果不是作者本人跟讀者導讀的話,讀者似乎也看不出我每段安排的用意。寫第三篇的時候一定還要將前兩篇完整的看完,我覺得真的需要將自己拉進去那個情緒裡面,我沒把握是否還能這樣逼迫自己,有些時候確實是已超出我能力範圍了。
    後來我沒撐到三個月之後,我就買了音箱。我有點忍受不了每次都要line in進去電腦接耳機把聲音導出來,或是用娛樂性的喇叭,那軟軟的全頻域單體,開reverb的時候整個共鳴太嚴重。給樂器專用的音箱真的跟一般娛樂性播放喇叭很不同,當初還傻傻的以為先用喇吧當音箱,稱三個月之後再說,結果撐不到一個月就受不了了。效果器的細節需要透過音箱才能完美呈現,如果我再多串空間系效果器的話,目前這個喇叭似乎聽不太出來差異性,這樣就沒有娛樂的效果了。寫完第二篇之後的生活,就是下班之後每天都在彈琴,毫無目的的亂彈,偶爾聽到某些喜歡的歌的編曲就抓一下。對喜歡的東西,如果能夠實際去接觸的話,會更能知道那些東西在做什麼,欣賞的角度也會跟著改變,就像看小說會無意識的研究人物出場及場景對話的安排,還有作者用什麼方式呈現整本書的核心主軸。之前常聽live時,就想知道音牆要如何構成,可是那時候還沒有這些設備可以玩,沒有實際動手過就沒有感覺。希望我在以後能夠自己做出想要的音牆,我覺得那是另一種遼闊且壯碩的美感,只要是人就應該來感受具有顏色的聲音帶來的感動,這種聲音是最直接的, 是日常生活不會出現的美感。這十幾年的效果器,不少功能是超越自然發聲的原理,也就是不會存在在現實生活上,跟視覺的細膩程度不同,是完完全全人工創造出來的聲響。後天在去掛川買個RC2,效果器就告一個段落了,之後再看情況要不要把前面的破音單顆換成綜合效果器,其實這樣就已經足夠了。兩個reverb兩個delay還有hold跟loop,我看youtube上面的樂手,有些整盤都串空間效果器,那調整的功力看起來很需要花時間來摸索,似乎就像大家說的,玩ambient靠的就是感覺,換句話說就是天份,沒人教得來,因為每個動作都對,但如何構成一幅完美的聲音圖案就必須要靠想像。最近要寫作文又要玩效果器又要讀小說。生活真的很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成大水利系室友的好室友。2011年底以NCKUkober線上遊戲ID在PTT被成為名人。那時才發現原來寫作文這麼有趣。希望能夠持續寫出具有透明感又溫暖的作文。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