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特攻隊2》前,先來看看華人家長的寶《包》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超人特攻隊2》首映那天,朋友突然在播放兩分鐘後轉頭問我:「欸欸,我還以為正片開始了?」如果你也和他一樣滿心期待英雄風采,卻忘記皮克斯(Pixar)以獨立動畫開頭的慣例,也會對突如其來的中國風《包子》(Bao)感到困惑。
 
比起「買大送小」,或是當作被騙進來看也好,皮克斯的獨立動畫短片一向能引起觀眾熱議,本片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對於華人社會的我們來說,題材想必是更加有感,關於親子間溫柔卻又霸道的愛。

溫柔卻又霸道的愛

一日早晨,一顆華人女性親手捏的包子突然有了生命,於是她便成了「母親」。
《包子》是一部無對白的動畫作品,然而在淡淡的配樂中,我們卻可以清楚聽見母親的心聲:無論是準備豐盛餐點「吃飽沒?」的問候,或是每天紀錄孩子「長高啦!」的喜悅,都再再傳達著「不善以言詞表達情感」的華人家長特質。
然而,小包子漸漸長大。在她深怕包子被其他人欺負的同時,包子卻嚮往著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外面充滿跳戰的新世界。母親憂心忡忡、甚至緊繃的情緒,在包子宣布結婚、離家的那天拉到了的最高點。
當母親知道孩子即將離去,再也無法留下的那刻,她選擇將「孩子」一口吞下肚裡——有些駭人的畫面,卻如實反應「空巢的母親」恨不得把孩子變回寶寶塞回肚子中的情緒——親情,原來有這麼可怕而霸道的一面嗎?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霸道,來自「佔有」的心態。
人與人的相處總有些常見問題,在家庭問題中,追根究柢,即便有許多不同、大大小小的衝突點,但我認為可以被歸納在「獨立」這個基本的問題上。
孩子想要有決定自己生活的自由,然而父母想要保護子女免於成人世界的危險。
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中分析了「愛的矛盾」之處。他認為親情的矛盾點在於「獨立」與「依賴」間的緊張情緒上:
「在孩子生長的初期,我們處理他們生活上的大小事,遠比孩子自理的部分還多,尤其是嬰兒,一切事情都是由父母親或照護者一手包辦。」然而,漸漸地,其實也正是「家長的任務」,我們的孩子必須從一個最需要愛的依附者,變成一個與家長有距離且分開的獨立個體。
嬰兒期與親密感結合在一起 —— 我們抱緊自己的嬰孩,無論是身體上或心裡上。
成為成人的孩子則是(也應該)以外國人來看待 — — 因為他們是居住在未來的人。
但如何擺脫「佔有」,絕不是知道「不要如此」就能「做到」,而是要尋找「正確的心法」。

如何生而不有?家庭作為生態系統的觀點

請從一開始,就不要把孩子的成就當作你的成就。
以一個老師的觀察,我發現有許多家長茶餘飯後,彼此最愛聊的話題,就是自己的孩子最近新學會了什麼?考試考得多好?上哪所好學校?而那語氣就像是自己成為了那所學校的學生一般自豪。
就像本片裡,導演借用「包子」作為「孩子是家長手藝的成果」的隱喻(參考文末連結),當我們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創作」、自己揉捏出的作品,那麼孩子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被賦予主體性」的獨立個體。
但倘若,我們將「家」視為支持孩子成長的生態系統,一個「成長的花園」,觀點將有所不同。家庭將成為一個健全、容易適應的生態環境,提供肥沃、穩定、且安全的機會,讓種子發芽,綻放在落地時,就已註定樣貌與香味的花朵。
當孩子能自主、有機地創造出各式各樣、不可預期的成年未來時,父母與孩子之間,就不再是佔有與被佔有,而是支持成長,獨立自主的關係。
我想,這即是《包子》帶給華人社會最深的寓意:比起中華一番的大廚,請成為一名支持孩子成長的園丁。
如果閱讀這篇文章「讓你有所啟發,請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相同的文章!

更多我的影評刊載在家安老師的放映後教室中,歡迎穩定追蹤
參考連結:石之予導演專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3會員
173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安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年就讀音樂班時,我們至少會有每週三個小時的樂團課。 然而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樂團課除了演出就好像沒有其他目的: 直到這部紀錄片啟發了我的思考。
打破「唯有同志需要出櫃」的既定思考,顯示「對事物一知半解」的可怕——不實施同志教育,緣份到了櫃子就會(像自動門一樣)打開?乖,別傻了。
實際踏訪今年的《新一代》後,我提出三個必要,希望有助於「即將參展」或「有參展需求」的人,以規劃能有效與消費者溝通的展覽設計。
基於不涉及「過去」甚至「未來」的呈現,協助每個人聚焦在「當下」的決斷與感受。
本篇為《復仇者聯盟3》聚焦在蜘蛛人的速寫。簡單來說:基於未來還有「至少兩部」蜘蛛人電影,這回故事裡,彼得有什麼重要的成長嗎?
我是一名資優班老師,很興奮看到在《返校日》中, 時隔近二十年,蜘蛛人終於拿下了頭罩,變回那個在高處還會腳軟、被壓在瓦愣堆下會哭泣的高中資優學生:最真實的彼得.帕克。
當年就讀音樂班時,我們至少會有每週三個小時的樂團課。 然而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樂團課除了演出就好像沒有其他目的: 直到這部紀錄片啟發了我的思考。
打破「唯有同志需要出櫃」的既定思考,顯示「對事物一知半解」的可怕——不實施同志教育,緣份到了櫃子就會(像自動門一樣)打開?乖,別傻了。
實際踏訪今年的《新一代》後,我提出三個必要,希望有助於「即將參展」或「有參展需求」的人,以規劃能有效與消費者溝通的展覽設計。
基於不涉及「過去」甚至「未來」的呈現,協助每個人聚焦在「當下」的決斷與感受。
本篇為《復仇者聯盟3》聚焦在蜘蛛人的速寫。簡單來說:基於未來還有「至少兩部」蜘蛛人電影,這回故事裡,彼得有什麼重要的成長嗎?
我是一名資優班老師,很興奮看到在《返校日》中, 時隔近二十年,蜘蛛人終於拿下了頭罩,變回那個在高處還會腳軟、被壓在瓦愣堆下會哭泣的高中資優學生:最真實的彼得.帕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Thumbnail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Thumbnail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