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p>都市甦醒:從都市現實出發的策展思考</p>

《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
《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
日期:2015年5月15日
主持人: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主講人: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阮慶岳:
今天主要講的是我將展覽帶進城市裡,將都市視為策展場域的經驗。我的策展是從2002 年在臺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策劃的兩個展覽「長安西路神話/街道是植物,藝術是動物」(以下簡稱「長安西路神話」),以及「黏菌城市:臺灣現代建築的本體性」(以下簡稱「黏菌城市」)開始的。
「長安西路神話」一展最初是因為當時當代館館長巴洛希恩(Leon Paroissien)認為館內與館外沒有產生關聯,希望透過展覽與社區對話。一開始我是以參展者的身分加入,並用〈長安西路神話/街道是植物,藝術是動物〉這篇文章作為參展作品。文章裡我思考街道與藝術的關係,也思考美術館與都市環境的關係;館方認為這篇文章不錯,甚至可作為策展論述,因此邀請我當策展人,才開啟了我的策展之路。當初這個展覽僅展出六星期,館方問我是否有意願策劃後續的展覽,我說可以,因此第二檔才算是我真正的策展。第二檔展覽為「黏菌城市」,邀請廖偉立、謝英俊及程紹正韜參展。很特別的是,謝英俊直接將展間當作工作室,把所有的工作設備如印表機、電腦等等都搬進來,並將工作期間所有文件釘在牆面,甚至在館外蓋了一棟房子,為展覽帶來很大的震撼。那時開始,我也認為建築在美術館內的空間不易呈現,在都市場域裡才可以產生它真正的力量。
「朗讀違章:王澍× 謝英俊」展覽, 謝英俊作品《後巷桃花源》,2011。
2004年我跟安郁茜聯合策劃「城市謠言:華人建築2004」,將視角拉到整個華人世界,包含香港、中國、臺灣等地重要及年輕建築師參加。2005 年則在高雄鳳山策劃「城市的甦醒」,當時我選定鳳山的一個里,由建築師與八至十位的實踐大學學生組成九組團隊,在沒有事先告知里民的情況下,直接由建築師帶著學生進駐,並在預算每組僅7.5 萬、限時五天的條件下,要求各建築團隊自行選擇基地做作品。這是我第一次以都市展場作為概念的展覽,我也滿意那次的成果,後來也延續這樣的方式繼續做下去。
2006年我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臺灣館策劃「樂園重返:臺灣的微型城市」,由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黃聲遠、謝英俊、劉國滄等人參展。這次展覽原先也希望進到威尼斯城市,甚至打算在開幕時佔領街道,將臺灣夜市的場景搬到威尼斯的某段街道上,由參展藝術家在現場煮食物給來賓吃,兩小時後就消失,因為我覺得臺灣館很難讓人注意到,應該以直接突擊的方式進入公共空間並製造事件,才能被國際注意到。但這樣的想法被主辦單位否決,認為不可以破壞臺灣的名譽。
2005年我跟徐明松聯合策展「久違了,王大閎先生!」,我認為這是臺灣現代建築脈絡中必須要去處理的重要議題;2007 年策劃的「7-ELEVEN city」,思考的則是通路系統對城市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2009 年配合「大臺北國際無車日」活動策劃了「車格子狂想曲」展覽,當時在臺北的某條街道上找了18 個停車格作為展間,讓18個人在裡面做作品,思考不開車、不停車的時候,這樣的空間能發生什麼。2009 年跟謝英俊及卡薩格蘭合作,以作品《Bug Dome》參加「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1 年則針對臺灣的違章建築策劃「朗讀違章:王澍× 謝英俊」;2012 年在中山創意基地URS21 策劃「人民的城市:謝英俊建築展」,隔年在同一空間繼續策劃「城市實驗、兩個行動」。2014 年則策劃「與:李國民的攝影空間展」,李國民是一位長期致力於建築攝影的工作者,這是他找我幫忙策劃的展覽;也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策劃「未明的雲朵:一城七街」。大致上我的策展脈絡是這樣,今天會著重在非美術館、於都市區域展出的這條脈絡,接下來就以三個展覽來跟大家分享。
首先是「7-Eleven City」展(2007)。當時我對於城市的通路系統感興趣,因此我向7-Eleven 公司提案,希望能在他們的門市做展出。當時我將7-Eleven 視為一個城市的內在系統之一,並以臺北作為出發點,選擇以全球化現象中的通路系統為思考點,並以在東亞非常發達的7-Eleven 為例做檢驗,那是以現場的生產方式來做展覽,也邀請了八位建築師跟80 位同學組成團隊,用一星期的時間創作。
7-Eleven 是臺灣這30 年來所發展出的民間通路,一般的通路像捷運、高速公路都是由政府主導,這些硬體通路曾是城市發展最關鍵的主角,但現在已漸漸停止發展,反而開始有許多看不見的通路出現,包括7-Eleven、網路等等。我覺得看不見的通路系統,反而是影響下一波城市的關鍵,因此我選擇7-Eleven 作為觀察的對象。7-Eleven 提供許多的功能,甚至有類似於政府公部門的角色,能讓人繳費、代辦證件等等。2014 年7-Eleven 的商店總額佔全臺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總額26.1%,1999 年只佔20%。去年底全臺便利商店已經突破一萬間,7-Eleven 就超過五千間。
而7-Eleven 在臺灣的密度是每2,300 人就有一間,在日本則是2,450 人才有一間。這是2014 年的數據,當年我策展是2007 年,但已經可以感受到這樣的趨勢。
我覺得從全球的尺度來看,便利商店的興起反映現代社會裡不斷流動及多元選擇的特質。以前的集中、單一的權力觀念及永恆價值逐漸瓦解,個別、片段、臨時跟機動性,愈來愈符合現實的需求,7-Eleven 也反映了這些價值。現在我們是脫離與流動同時進行,也就是說我們一方面希望獨立且快速,一方面卻又追求某種群體性,它是一種又同步又多元的現代現象,這都反映在7-Eleven 的出現上。我一直將城市視為活的,像個人體,而在臺北城市裡有著極高密度的7-Eleven,對我來說像是中醫的穴道般,雖然看不見但卻扮演著關鍵角色,認為或許可以透過7-Eleven 來改變城市的健康狀況。
當時我還是以實體通路為主要據點,因此選擇臺北市的兩個捷運站,一是靠近商業區的公館捷運站,另一個則是密度較低的明德捷運站,兩個站各自找四間門市。公館站包含了大臺、統全、軍總及三總門市,每個門市都會由一位建築師搭配一位詩人或社會學系的學者,希望擴大討論觀察的焦點,由他們以那個門市為中心點,在附近或門市裡進行創作。三總門市由朴胤鎮與鍾喬一起,朴胤鎮觀察臺灣的7-Eleven 像是宗教場所,每個人每天都會進去消費且非它不可,他從中感受到一種宗教的特質,所以用宗教來詮釋7-Eleven,當時他除了建造出一個蓮花座造型的結構外,也因為當時正值王建民從第19 勝邁向20 勝的關鍵時刻,全臺民眾都為之瘋狂,他覺得王建民在當時的臺灣就好像神一般,所以就在三總門市正對面的籃球場,用7-Eleven 的咖啡杯在鐵絲網上拼出王建民的形象。一方面有點嘲諷民眾的狂熱,另一方面也呼應民眾對於7-Eleven 的著迷。
「7-Eleven City」展,朴胤鎮在三總門市的創作,200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