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創業募資必修的10+1堂入門課/CP

筆者沒有待過創投公司,不過卻是會計師、創業者、也有募資經驗。為了多積福報,決定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分成10個重點跟大家分享,希望能讓你少走點冤枉路、少繳點學費。

Lesson 1:募資神煩!請有心理準備
不要以為拿錢這件事很容易,這件事至少要花你半年。
不知道你有沒有陌生拜訪的經驗?挨家挨戶地敲門拜訪,100家裡面可能只有20家會見你;其中10家會聽一下,然後有1家埋單。當然,也不能排除100家統統都吃閉門羹的可能性。
其實,募資也差不多。誰會沒事把錢給你,你是誰啊?
除非你超搶手,不然要提升你的募資成功率,就是要認識足夠多的投資人,並且在裡面尋找對你的產業、你個人、你說的故事有興趣的天使。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相信你、聽不懂你要幹嘛,所以你會遇到很多挫折。投資人會用各種你想不到的方式羞辱你,因為他們不知道你是誰、還沒有看見你成功、也不瞭解你做的事情。
用「人話」讓他們快速瞭解你,是你的責任;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一分鐘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有時候,嫌貨才是買貨人;他要看你會不會改變說辭、是不是意志不堅,也有可能是想殺價。
這就是談判,你的籌碼有多少?
如果對方成見已深、聽不進去,創業者能做的,就是把前一個投資人在你身上拉的屎沖乾淨,然後微笑著向下一個投資人邁進。這個精闢的馬桶理論,並不是我發明的,是一個腦神經領域的創業家說的,而我也覺得無比精準。
請各位創業家務必有「被拉屎在身上」的心理準備,這樣人生會輕鬆點。
所以我常覺得,募資會讓人折壽三年,甚至是三十年;與其花力氣向外募資,不如努力把公司價值做大,讓投資人自己上門。

Lesson 2:早期投資投的是「人品」
如果說,「找合夥人」跟「找結婚對象」差不多,那麼「找投資人」大概就是「找伯樂」了。在創業初期,商業模式往往還不明朗,過程中還有可能會需要修改營運模式,也就是所謂的「pivot」(轉向)。
因此,早期投資與其說是投商業模式,更不如說是投資你這個「人」。俗話說「人對了就對了』;投資人把錢給你,當然是相信你不會亂搞、相信你會好好運用這筆錢、而且還可以幫他賺錢。
你也可以反過來想想,什麼樣的人,你會放心投資他100萬、1,000萬、甚至1億?如果他自己完全不出資,你會投嗎?
如果他爸媽朋友都不投,你會投嗎?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