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拳頭大,誰便擁有話語權,雖然亨利六世與瑪格麗特終於誕下了兒子,但理查還是成功逼迫亨利六世答應死後把王位傳給他和他的繼承人。理查為了鞏固他未來的王位,想盡方法除掉亨利六世和瑪格麗特的兒子。作為母親的瑪格麗特擁有人類的母性,當然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被欺負。她聯同了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準備攻擊理查的大本營。這些支持者來自英格蘭的北部,還有蘇格蘭王國國王詹姆士三世(King James III of Scotland)的支持。
理查知道在法理上自己已經得到合法的繼承權,那麼搞定這個麻煩的女人後便能安枕無憂。西元1460年,瑪格麗特的軍隊向著理查的根據地桑德爾城堡挺進,理查的軍隊也趕至援救。但世事往往都不會如你所願般進行,理查也失去上天的眷顧。他在韋克菲爾德之戰(Battle of Wakefield)中被敵軍殺死,其軍隊和一些盟友也被全殲。成王敗寇,理查死後還被蘭開斯特支持者把頭城插在長槍上,頭顱上戴著紙王冠,浩浩蕩蕩進入倫敦城,諷刺他畢生都在覬覦王位,你說殘不殘忍,血不血腥?
理查死後,他的兒子愛德華.金雀花(Edward Plantagenet)繼承了他的爵位,成為了約克公爵。這個愛德華不是個窩囊廢,才18歲年紀輕輕便扛起了約克家族的重擔。果然不負眾望,他重整了軍隊,在莫提梅路口之戰(Battle of Mortimer’s Cross)中大敗了蘭開斯特的軍隊。這場戰役嚴重削弱了瑪格麗特的軍事力量。愛德華隨後與沃里克會師,向著倫敦進發。
這個回合,約克家族扳回一城。沃里克也得到了「造王者」(Warwick the Kingmaker)這個猛得很的稱號。
鬥贏了敵人,這回愛德華四世和沃里克卻開始內訌了。愛德華四世尚年輕,因此國家事無大小也由沃里克安排,當然這也包括了愛德華四世的婚姻大事。他為愛德華四世安排了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一世(King Louis XI of France)已過身的弟弟遺孀結婚,以加強英國與法國的關係。但年少輕狂的愛德華四世當然對寡婦沒興趣,轉而暗地裡娶了個身份低微、還要是蘭開斯特家族的侍婢。這當然讓沃里克大怒。
而且,愛德華四世雖然年輕,卻也不是個傻子。他認為,與其當法王的女婿,不如轉而與法國有一定實力的勃艮第公爵「大膽的查理」(Charles the Bold, Duke of Burgundy)聯姻。因為如果他娶了路易十一世的弟婦,那麼他與法王的地位肯定不對等。反之,如果跟勃艮第公爵結盟,他卻可以利用勃艮第公爵牽制著路易十一世。勃艮第公爵自己沒有獨自反抗法王的實力,但與英國聯手則絕對有機會推翻法王。這樣,法國就不會那麼輕易招惹英國。
沃里克與瑪格麗特原來收買了愛德華四世的弟弟克拉倫斯公爵喬治(George, Duke of Clarence)。喬治這人以為可以藉此奪取英國王位,但亨利六世的復位,他也沒轍了,倒戈做了哥哥愛德華四世的內應。愛德華四世憑著弟弟喬治的內應外合,成功全殲了沃里克和瑪格麗特的蘭開斯特派主力,沃里克戰死,瑪格麗特被俘。
有些學者認為愛德華四世算是結束了玫瑰戰爭。因為他肅清了蘭開斯特家族後的十多年間,英國政治穩定,貴族沒有搗亂,一片昇平。不過未幾,在西元1483年,愛德華四世死病逝了,留下了年幼的兒子繼承王位,是為愛德華五世。為了扶助自己的幼子,愛德華四世臨終前把兒子托負了給他最信任也最能幹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Richard, Duke of Gloucester)。年幼的國王和能幹的叔叔,似乎另一場腥風血雨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