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3|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2018 K-indie 年度回顧(下)

Life and Time《Age》
Life and Time《Age》
Airtist:Life and Time Album:Age Genre:Rock Date:9.13
Life and Time 剛成立時其實比較像暫時性的 Session 組合,隨著第一張 EP 的評價高漲,才穩定成為固定性樂團。與一些強調即興音樂主張相反,這張《Age》製作有紮實的概念和想法。首先專輯中的 10 首歌,以兩首歌為一組,分別呈現幼年、少年、壯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的人生階段。MV 的拍攝方面,也為了對應不同的年齡層,而使用動畫、請長者對談等不同形式進行。前作《Land》處理的是自然、城市等哺育生命的地點,《Age》則回應了團名中的 Time 這個面象。
若細聽專輯完全不會感受到為了符合專輯內容編排而顯得綁手綁腳,〈潛水橋〉是成員小時候時常經過,一座橫跨漢江的大橋。歌詞用許多擬態詞堆疊而過,三種樂器繁複中又有一種節制,規律的吉他 Riff 像是漢江的水波。〈頂點〉這首歌只有一句歌詞:「我現在站在人生最高的地方,俯視著你。」不同於〈潛水橋〉的謹慎節制做出來的反高潮,一開始即用粗糙的效果器表現出豪放的氣氛。
專輯剛出時曾有媒體問他們「你們認為人生的頂點在哪裡」,成員認為現在就已經到了人生的頂點。 2019 年初 Bass 手 Park Sungbin 的另一個樂團 THE KOXX 接連被爆出性醜聞而被解除合約,而關於人生頂點的回答也成為殘忍的預言。
Voyeur《La nuit juste avant les forêts》
Artist:Voyeur EP:La nuit juste avant les forêts Genre:Post-rock Date:10.22
最近正好流行 2009 和 2019 年的挑戰,如果現在穿越回去 10 年前,當時的阿飛西雅、甜梅號等後搖滾勁旅佔台灣獨立音樂半片江山。2019 年的復古浪潮捲向全亞洲,而 Voyeur 則像是派克諾坦的回憶子彈,無名小站上鎖的心事立刻湧現出來。雖然以窺淫癖者起名,但音樂不見猥瑣,反而像是當時在台灣頗受歡迎的日本團 Miaou,擁有一種無懈可擊的明亮,〈And Tell You It's Alright〉是首不可多得的佳作,鍵盤輕盈靈巧,而吉他則是奮力將情緒掏心掏肺挖出,末段的迎來的高潮簡直要把聽眾溺斃。
他們目前僅發行過 3 張 EP,看他們臉書年底正好有位成員離團,目前編制的鼓、貝斯、鍵盤和吉他都缺一不可,希望未來的音樂不會差別太多。
Airy《Seed》
Airtist:애리(Airy) EP:Seed Genre:Indie, Rock Date:10.29
韓國的迷幻搖滾從 60 年代的申重鉉到 70 年代的山迴音有一條淵遠流長的歷史,然而除了直接登門找上申重鉉的歌手金秋子外,女性在這個長流裡幾乎缺席。Airy 去年這張 EP 填補了這個缺口,第一首〈Last Night〉一張口便是淒涼的頹廢異境,壓軸之作〈A Trip Seeds In the Rain〉更是疊合雨聲、背景音、不相干的戲劇音效,主弦律呢喃似的唱腔越聽越遠,像是童話中的花衣魔笛手,誘使聽眾的意識走進她的音樂世界中。
蘇丹的迪斯可《Aliens》
Artist:蘇丹的迪斯可 Album:Aliens Genre:Funk, Dance Date:10.30
韓國的黑人音樂場景由嘻哈一枝獨秀,在迪斯可熱潮席捲全世界時,韓國自外於這個浪潮之外,這個視角來觀看韓國彷彿那個時代的外星人。蘇丹的迪斯可自出道以來,便企圖彌補和這個斷裂。成軍 10 年來站上美國 Coachella、日本 Summer Sonic、英國Glastonbury 等國際舞台,但卻只發行二張正規專輯。專輯大致上延續過往結合放克、迪斯可以及誇張惡趣十足的舞蹈。
專輯還是有兩首突破過去風歌的作品〈消失的夢〉是主唱Nazahm Sue對於過去有一段時期,因為找不到做音樂的理由而彷徨的自我告白,也是他們少有的真摯而感性的曲子。而卡在專輯中央的〈Aliens〉則是一段無歌詞的迷人過場,Bass 間歇性地滑落,其它樂器則在暗處隱隱鼓噪,有異邦人失語般的神祕感。
Samui《There Is Always More Than One》
사뮈(Samui) EP:There Is Always More Than One Genre:Indie, Rock Date:10.31
或許是和我的韓國友人或多或少都有厭世傾向,因此有時過於輕率地貼上「厭世」的標籤,但要談 Samui 的音樂就不能繞開厭世這個核心。主題曲〈Today of All Days〉,歌詞提到:「為什麼天空晴朗又那麼低。」企圖要表現的就是卡繆在《異鄉人》那段槍殺阿拉伯人的名場面,那種晴朗的秋日,但卻有什麼壓制住自己的鬱悶感。〈Burning〉也十分單純,因為他環顧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朋友,沒有一個人過得好好的,每個人都煎熬地活著,產生一種想把一切焚毀的心情。
Samui 音樂的特長在他本人的聲音和豐富多變的吉他線。他的唱腔不只是掏心掏肺,甚至可以說是肝腸寸斷級別的。吉他也總是能將音樂中的荒唐、無力感表現地淋漓盡致。
張基河與臉孔們《mono》
Artist:張基河與臉孔們 Album:mono Genre:Rock Date:11.1
時間是 2018 年 10 月,在張基河與臉孔們宣佈參加金音獎頒獎典禮隔週,他們宣佈了更令人震驚的消息──成軍 10 年的樂團將在 12 月 31 日畫下休止符。未來成員將各自以樂手、製作人、DJ 的形式繼續活動。這張《mono》便成為張基河與臉孔們的告別作。
從 2008 年的〈廉價咖啡〉開始,張基河獨特又辛辣的歌詞一直是無可取代的特色。這張專輯在歌詞上也沒馬虎,例如〈初心〉的英文直接採用韓文音譯“Chosim“,因為只有東方社會會在意「莫忘初衷」這檔事,歌詞打臉大眾既定印象,直陳人不可能一生不改變。或著〈我會拒絕〉道出東方社會以和為貴,不敢拒絕別人的濫好人文化的矛盾。當然張基河也不是每首歌都如此批判,在最後一首〈什麼也不是〉用最低限度的鍵盤編曲,誠摯地唱出樂團 10 年以來的心得及遺憾。
專輯採用單聲道的方式錄音,讓技術上的 mono 和專輯名稱呼應。而專輯每一首歌其實都在講述「告別」、「一個人」的概念。張基河把這張專輯比作味道清淡的「平壤冷麵」,或許這就是告別的滋味吧。
HONK《MONOSANDALOS》
Artist:HONK Album:MONOSANDALOS Genre:Rock Date:11.15
在陸續發行幾張 EP 後,年輕音樂家 HONK 終於發行自己的正規專輯。專輯名稱《MONOSANDALOS》指的是只穿一隻鞋的人,典故源自希臘神話的伊阿宋背著變成老婦的女神赫拉渡河,在途中掉了一隻鞋子。HONK 的歌聲和咬字,與其說是慵懶不如說是倦怠,有一連睜開眼皮都嫌費力的磁場。除了神話主角〈IASON〉之外,其它歌也反覆提及鞋子。像是被寫入神話一樣,偏執地走向宿命以及牽涉國仇家恨複雜而纖細的情感。
Byul.org《Nobody’s Gold》
Artist:Byul.org Album:Nobody’s Gold Genre:Rock Date:11.23
不能說韓國的實驗電子音樂中 Byul.org 的表現如何如何,而應該說 Byul.org 在實驗音樂的面向特色是什麼。他們的韓文名為「모임 별」直翻是聚集的星星,他們也如群星一般在音樂、設計、電影配樂等不同領域中發光。
這張《Nobody’s Gold》在一堆實驗電子曲目中,不經意地安放幾首難得有明確旋律且感情誠摯的曲子。彷彿在漆黑、無重力、充滿不成曲調的聲響太空中,偶然遇見幾顆明亮的恆星。例如第 6 首的 〈Friendly Enemies〉,人聲和主旋律開門見山出現,但背後的配樂卻各行其政,拍子接得陽奉陰違。直到末段人聲和電子聲響真切的碰在一起,那股強烈的能量不下於白矮星在耳朵裡爆炸。
Rainbow 99《月刊 旅行》
Artist:Rainbow 99 Single:《月刊 旅行》 Date:Electronic
Rainbow 99 在 2014 年的專輯《Seoul》開始他以音樂描寫地景的創作,隨後 2015 每個月去一個地方遊歷,並以單曲形式發表。2017 年的《Europe》則將旅行的範圍放大至歐洲,超過半數的曲子為旅行途中的即興演出。而 2018 年的的企劃則是過去創作的集大成,他一樣穩定地每月造訪一地,並以影像紀錄下他的即興演出。
2018 年的《月刊 旅行》自一月的論山出發,一共去了 12 個地點,發表了 23 首作品。他所去的地點絕大部份都是絕不可能被寫入旅遊書的非觀光景點。他介於實驗電子、Dream-Pop、Shoegaze 風格之間的音樂自然不必多言,影像和文字札記也流暢而動人,例如 8 月時去了江華島,以鏡頭紀錄下一處作為美軍砲擊練習場的村子,長年受到噪音與偶爾誤擊的傷痛。若你不想透過大眾媒體或是行腳節目認識韓國,這 23 首作品在很多層意義上皆能滿足你。
Naver Music Onstage 《Digging Seoul Club》
Naver Music Onstage Digging Seoul Club
前文有提到韓國 2018 年的 City pop 熱潮正在浪頭上,Live 影片企劃 Naver Music Onstage 宣佈轉型為 Onstage 2.0 之後,不僅影片拍攝的方式改變,還舉辦更多場跨界合作與實體公演。而這一系列的 “Digging Seoul Club“ 也是 Onstage 2.0 的一環。
Digging Seoul Club 簡言之是邀請了 5 組藝人,重新詮釋 80~90 年代被埋沒的經典老歌。但在這之前他們先邀請各世代的音樂人:柳熙烈、長谷川陽平、張基河、Crush、鄭世雲,邀請他們拍攝短片分享自己收藏,以及說出這些老歌對這個時代的意義。並結合了串流服務的優勢,將這些經典作品一口氣陳列出來,做了非常紮實的內容策展。(網站在此
後來參與 Re-make 的音樂人包括 George、蘇丹的迪斯可、Daybreak、鮮宇貞娥、Stella Jang 。每支 MV 的拍攝都很有水準,音樂的改編也很用心。當中我最喜歡的是鮮宇貞娥所演唱的〈天堂是我的〉,原曲為惠恩兒 1982 年的作品,是一首有著獨特 Bass 線,前衛中帶點神祕感的曲子。鮮宇貞娥拿出她豐富多變的聲音表情,不僅將這首歌變成末日冷酷異境,也使得 Digging Seoul Club 的意義超越「懷舊」、「復古」,用豐富的內容回應了 2018 年的 City pop 熱潮,這也是他雖然不是實體專輯,我還是將其選進 2018 回顧的原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