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故事開始之前-木馬文化編輯談《克雷的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木馬編輯室
大家都以為先有《偷書賊》才有《克雷的橋》,實際上是反過來。
朱薩克早年立志寫作,並在苦思故事靈感的二十歲前半看見《克雷的橋》中的關鍵一幕:建橋的少年。此後他便一直尋找著正確的方式,好將《克雷的橋》帶到大家面前。
十三年後,少年終於把他的橋建好了。
那麼,這座橋訴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克雷的橋》中有個來自波蘭的難民,名叫潘妮。她獨自離家,揮別父親,也揮別陪伴她許久的鋼琴,無論如何要在異國找到美好人生。潘妮靠掃廁所掙錢,即使苦,也不輕易投降。即便命運待她苛刻,令她與死神進行一次次推拉,她仍以當初離家的那股傲氣面對,在這個家族史中寫下了不起的詩篇。
故事中還有怯懦了一輩子的麥可。他受不了妻子過世,也扛不了一整個家的重擔,落荒而逃。但遭遇多次挫敗後,他仍鼓起勇氣面對傷痛,回家向男孩們提出建橋的要求。麥可想修建的事物形式上是座橋,意義上是情感,是家人間的重新連結,是父與子間能再次對話。
潘妮和麥可是克雷的父母,也是故事開始前的故事。由他們共同築起的家庭其實毫無特別之處,但那分平實卻更難描寫。《克雷的橋》在起頭打碎鄧巴家橫跨三代的歷史拼圖,散落各個篇章。以母親的離鄉起頭,克雷的失蹤再回歸做收。朱薩克想描繪的不只是家族群像,而是橋的象徵。
故事是朱薩克的橋,是他意圖超越國界和語言的工具,也是連結情感的強大媒介。將要閱讀到這個故事的你,也為他的橋貢獻了一塊拱石。
這麼一來,你也成為了橋。

世界上最偉大的橋,就是家人。

《衛報》譽為朱薩克生涯代表作
描繪澳洲廣闊大地的文學鉅作
《克雷的橋》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木馬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三島由紀夫《金閣寺》不下十次,一直認能為這本影響很多人,出版至今已 62 年的經典著作寫些什麼時,才發現再一次讀完,自己竟是赫然啞口,彷彿過去可以描繪形容的事物,多年後,早已變幻成陌生而羞赧的模樣;又或事物依舊,只是自己再也無法再直視那些事物,或那些美。
如果在開始之前(至少就這個故事而言),有一臺打字機、一隻狗,還有一條蛇,那麼故事真正開始(也就是十一年前),有的就是凶手、騾子,還有克雷。不過,即便是在最初階段,也需要有人先採取行動,就那天而言,就是凶手。畢竟是他將一切向前推動,也使得我們都向後回顧。
《偷書賊》作者潛心構思 13 年的最新長篇小說《克雷的橋》(Bridge of Clay)繁體中文版,即將於 1 月下旬由木馬文化出版。而即日起本書的預購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在開始享受這本描繪愛與親情的感動作品之前,木馬編輯部精選了九個關於《克雷的橋》你不可不知的豆知識。
對我來說,少女們的奔跑在羅曼史,或是小說的原野上犁出一條換日線來。這是我個人粗糙的公式,愛情來得非常快,可似乎越古老的故事,愛情發生得越早。而越靠近現代,那個「體認到愛」的瞬間被啟動得越慢。隨著小說史的演近,「愛」不是過去式,正逐漸成為現在式,乃至於未來式—我將會愛上你。
奧茲之所以揚名國際,主要是靠《我的米海爾》及《愛與黑暗的故事》等長篇小說聲名大噪,但我向來偏愛他的短篇小說。⋯⋯《朋友之間》則回到他住了三十一年的集體公社「基布茲」,去探索一個人若想存活,內心抱持的信念會如何支撐、欺騙、保護又毀壞我們獨一無二的心靈。
要想清楚認識極權主義真正的毀滅性,光用已經發生的事去衡量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看見那些未發生的事情,用一位作家的說法便是:「未被寫出的書的數目」。除此以外,還有未被想到的想法、未被感受到的感覺、未被完成的作品、未能自然終結的生命。
讀三島由紀夫《金閣寺》不下十次,一直認能為這本影響很多人,出版至今已 62 年的經典著作寫些什麼時,才發現再一次讀完,自己竟是赫然啞口,彷彿過去可以描繪形容的事物,多年後,早已變幻成陌生而羞赧的模樣;又或事物依舊,只是自己再也無法再直視那些事物,或那些美。
如果在開始之前(至少就這個故事而言),有一臺打字機、一隻狗,還有一條蛇,那麼故事真正開始(也就是十一年前),有的就是凶手、騾子,還有克雷。不過,即便是在最初階段,也需要有人先採取行動,就那天而言,就是凶手。畢竟是他將一切向前推動,也使得我們都向後回顧。
《偷書賊》作者潛心構思 13 年的最新長篇小說《克雷的橋》(Bridge of Clay)繁體中文版,即將於 1 月下旬由木馬文化出版。而即日起本書的預購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在開始享受這本描繪愛與親情的感動作品之前,木馬編輯部精選了九個關於《克雷的橋》你不可不知的豆知識。
對我來說,少女們的奔跑在羅曼史,或是小說的原野上犁出一條換日線來。這是我個人粗糙的公式,愛情來得非常快,可似乎越古老的故事,愛情發生得越早。而越靠近現代,那個「體認到愛」的瞬間被啟動得越慢。隨著小說史的演近,「愛」不是過去式,正逐漸成為現在式,乃至於未來式—我將會愛上你。
奧茲之所以揚名國際,主要是靠《我的米海爾》及《愛與黑暗的故事》等長篇小說聲名大噪,但我向來偏愛他的短篇小說。⋯⋯《朋友之間》則回到他住了三十一年的集體公社「基布茲」,去探索一個人若想存活,內心抱持的信念會如何支撐、欺騙、保護又毀壞我們獨一無二的心靈。
要想清楚認識極權主義真正的毀滅性,光用已經發生的事去衡量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看見那些未發生的事情,用一位作家的說法便是:「未被寫出的書的數目」。除此以外,還有未被想到的想法、未被感受到的感覺、未被完成的作品、未能自然終結的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是一部很特別也很不特別的紀錄片: https://www.cw.com.tw/events/2024hopereading/index.html 主要是由天下雜誌製作。 故事是從台灣的偏鄉開始。 台灣雖是個很小的國家,但城鄉差距相當大,主因之一是人口太過集中在北部都會區。 許多偏鄉地區的
秋天是開學的季節,是數十萬學子結束假期重回學校的日子,這樣的時間有些人有著掩蓋不住的悲傷,但這次的秋天稍微不太一樣,它趁著夜色偷偷拉開了一場詭異嚇人的家族故事。
Thumbnail
花朵瞬間收緊骨頭似的花瓣,把詭異的孩子給牢牢抓起,將視線轉向老奶奶,薇絲瑪自彎起閃爍碎鑽光芒的嘴唇,「您下決定吧。您認為我應該處置他,還是留著他呢?」
Thumbnail
「至好朋友是耶穌」,你是否有聽過這首詩歌呢?那一年媽媽受邀到教會去聚會,開啟了我們一家追隨耶穌的道路。起先!我們以為媽媽只是暫時的去參加活動,但是她卻帶動了家族的人,包含爸爸還有我,這一條奇異恩典之路,令我充滿感謝……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極為難帶的孩子,個性剛強又有主見,所以總
Thumbnail
夢見我在逃難,來到一座橋邊。我和其他難民搶著登記,必須拿到通行鑰匙才可上橋。 我登記了兩個名額,拿到兩付金屬鏤空刻花的鑰匙。 我和先生一起走上橋。他看著我說「這是做夢吧!過了橋,我們就會忘記彼此。」
Thumbnail
柵欄的背後是一個倒影 那是痛苦的一扇門 讓很多年月過去 而外面的人還在迷路 遠一點是小橋 每當有一個被毀滅 另一種時間必定歸來 只是小橋又會浮動 然後又更靠近一點 如果偶然回頭 可能會喚起回憶 從前的人到後花園去 他們是為了寒暄一句 因為天氣開始變冷
Thumbnail
這本小說講的是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故事,小說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線是在亞歷桑那州,一個缺水小鎮上的女人諾拉,她的丈夫出門買水,遲遲未歸,留下她與孩子苦苦守著家,另一條線則是孤兒盧里,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盧里開始流浪,兩條線看似無關,一直到小說的結尾,兩人才以一種魔幻的方式相遇。
Thumbnail
在我們打算做什麼的時候,腦袋依然會出現「別人怎麼想」、「他們怎麼看」,是我們自己把日子活成了別人喜歡的模式,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樣態,寧可為了喜歡的生活而執著,也不要被討厭的人事蹉跎了,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一切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反倒是遇見了更多美麗的風景,從來沒想過的人事物就這麼美好地出現在我們身邊。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是一部很特別也很不特別的紀錄片: https://www.cw.com.tw/events/2024hopereading/index.html 主要是由天下雜誌製作。 故事是從台灣的偏鄉開始。 台灣雖是個很小的國家,但城鄉差距相當大,主因之一是人口太過集中在北部都會區。 許多偏鄉地區的
秋天是開學的季節,是數十萬學子結束假期重回學校的日子,這樣的時間有些人有著掩蓋不住的悲傷,但這次的秋天稍微不太一樣,它趁著夜色偷偷拉開了一場詭異嚇人的家族故事。
Thumbnail
花朵瞬間收緊骨頭似的花瓣,把詭異的孩子給牢牢抓起,將視線轉向老奶奶,薇絲瑪自彎起閃爍碎鑽光芒的嘴唇,「您下決定吧。您認為我應該處置他,還是留著他呢?」
Thumbnail
「至好朋友是耶穌」,你是否有聽過這首詩歌呢?那一年媽媽受邀到教會去聚會,開啟了我們一家追隨耶穌的道路。起先!我們以為媽媽只是暫時的去參加活動,但是她卻帶動了家族的人,包含爸爸還有我,這一條奇異恩典之路,令我充滿感謝……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極為難帶的孩子,個性剛強又有主見,所以總
Thumbnail
夢見我在逃難,來到一座橋邊。我和其他難民搶著登記,必須拿到通行鑰匙才可上橋。 我登記了兩個名額,拿到兩付金屬鏤空刻花的鑰匙。 我和先生一起走上橋。他看著我說「這是做夢吧!過了橋,我們就會忘記彼此。」
Thumbnail
柵欄的背後是一個倒影 那是痛苦的一扇門 讓很多年月過去 而外面的人還在迷路 遠一點是小橋 每當有一個被毀滅 另一種時間必定歸來 只是小橋又會浮動 然後又更靠近一點 如果偶然回頭 可能會喚起回憶 從前的人到後花園去 他們是為了寒暄一句 因為天氣開始變冷
Thumbnail
這本小說講的是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故事,小說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線是在亞歷桑那州,一個缺水小鎮上的女人諾拉,她的丈夫出門買水,遲遲未歸,留下她與孩子苦苦守著家,另一條線則是孤兒盧里,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盧里開始流浪,兩條線看似無關,一直到小說的結尾,兩人才以一種魔幻的方式相遇。
Thumbnail
在我們打算做什麼的時候,腦袋依然會出現「別人怎麼想」、「他們怎麼看」,是我們自己把日子活成了別人喜歡的模式,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樣態,寧可為了喜歡的生活而執著,也不要被討厭的人事蹉跎了,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一切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反倒是遇見了更多美麗的風景,從來沒想過的人事物就這麼美好地出現在我們身邊。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