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特公盟,是用「空間面向」方法論為始,去改動台灣童年遊戲文化的團體

「兒童友善城市」規劃的十四種設計方法
「兒童友善城市」規劃的十四種設計方法
從單身到多了母職角色,對許多人事物地的需求竟然就變了,或說是需求不自覺增加了,這時候就會開始企求/泣求「週遭的人事物地」能跟著自己的改變而提供滿足這些需求的選項,沒有這些選項,就會去提出並期許選項的產生,如果提出和期許後,仍是無法達成選項提供,那麼就會自己去生出這些選項。
從直昇機親職或老虎媽、除草機親職、外包親職,到野放親職或樹懶媽,講再多都是針對教養主力 — 母職 — 在做各種層面角度的探討,最後都會落在「媽媽這一個個體」應該怎麼操作,孩子才不會傷到、壞掉或死掉。
但當全球各地為了下一代更好,政府、社會、文化及環境,都在結構、制度、策略和社福等衝拼時,台灣的我們還經常在檢討個體上打轉。
特公盟,就是一個中產階級(如果還有這一個階級的話)的我們,嘗試在「教養極度焦慮」的年代,從「空間設計」面向去生出選項的路徑。
因為,每個個體的脈絡太多,但公共空間硬體環境改造了,使用者聲音被聽見、使用者個體獲得滿足及支援,使用者行為被看見指認、被潛移默化、被轉變,親子主體的友善文化就可能被形塑促進,而特公盟剛好時勢遇見的這個公共空間硬體環境叫作「遊戲空間」,路徑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長久以來我們的文化中,孩子是被隱形的、遊戲價值是被低估的。
童年的「空間遊戲學」,是歐美日在二戰後的工業化和都會化成為「問題」後,逐漸成形的方法論,這兩、三年逐漸成為顯學。
我們要的是什麼?其實就只是一個「需求被滿足」和「生活不失控」的環境,希望城市空間規劃設計的相關人士,都能戴上一個「親子使用者的需求及經驗」度數的眼鏡,讓親子使用者「被常規化地成為空間設計不可或缺的一員」,讓城市可以真正涵融我們這些人的生命和日常。
德國都市地理學者 Gerben Helleman 說,一個環境是要越來越「被生活」的,而不是政策制定者自以為是由上而下單一維度讓它「被規劃」的。「被生活」的環境就是:居民的真實世界,找出解決眾人問題的平行合作、有機社交模式,這個環境是慢慢被自發性、認同感和個體定義去活出來的。
後記 - 社區規劃師或社區工作者,是一個幫著每一個個體找到最舒適生活解決方案的重要角色,而特公盟是選擇一個方法論中的幾個路徑的公民運動團體,沒有誰能宣稱自己是唯一方法或最好路徑,而要感謝大家都在為更好生活找到各種方法論和各種路徑。
#每次公開分享後都會讓我燒腦重新檢視一次倡議方法論- 謝謝孫啓榕老師和張憲文老師昨晚醍醐灌頂的養分和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安排
圖片:是 Arup 建議的 14 種「兒童友善城市」的設計介入:設計跨世代空間、人本交通措施、促成行人優先、廣設社區花園、鄰里社區策略圖像、推廣設置遊戲街道、增加可遊戲的空間、多功能的綠化基設、建立空間歸屬感、富遊戲性的空間際遇、文化與傳承的空間、野外生態空間引歸、具教育意義建築工地和多類使用的社區空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