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起源#2:幼獅的崛起

小號手Steven Bernstein回憶起和Wynton Marsalis相遇的時刻: 「他和我差不多都是從高中剛畢業的小夥子,我們一起在樂團小號分部演奏。他吹了”Moment’s Notice”,又吹了一首Blues,我心中只想『這傢伙他X的也太強了吧!』。過了幾天我在一個專賣小號的樂器行聽見有人用完美的音色以高音小號(piccolo trumpet)試吹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又是他!於是整個紐約都在奔相走告有個新的怪物來了。我的小號老師告訴我不用擔心太多,因為我花整輩子練習都達到不了那樣的程度。(註1)」
小號手Wynton Marsalis,1983年以專輯《Think of One》獲得葛萊美最佳器樂演奏獨奏獎項,再以專輯《Haydn: Trumpet Concerto In E Flat/L. Mozart: Trumpet Concerto In D/Hummel: Trumpet Concerto In E Flat》獲得葛萊美最佳古典器樂演奏獨奏獎項。在這年,這位得獎者22歲,以同年、同時、同人獲得爵士與古典的獎項,前無古人。
後有來者,就是他自己。隔年1984他再度以專輯《Hot House Flowers》和專輯《Wynton Marsalis-Edita Gruberova-Handel, Purcell, Etc,》再領一次同樣的兩個獎。這一回,他站上葛萊美的舞台連續接力兩場演出,一場是與管弦樂團吹奏胡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的小號協奏曲,一場是和他的五重奏演奏衝勁十足的後咆勃樂。古典的完美音色,爵士的收放自如,如果不是在Youtube上留有當年的影像,後人恐難以想像Wynton如何在這樣的年紀展現巨匠般的技藝表現。
事實上,他在82年發表第一張同名專輯《Wynton Marsalis》時,就已經在爵士權威雜誌獲得壓倒性的票選勝利:年度最佳音樂家、最佳小號手以及年度最佳專輯。
《對於爵士樂復興的貢獻,無人能及Wynton》
《對於爵士樂復興的貢獻,無人能及Wynto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紐約發生蛇摸爵士?》試圖捕捉20年來爵士樂發展的脈絡,從先前世代的影響、年輕音樂家的創見、新興的爵士風格一路介紹到當前音樂家的優勢與困境。10多年來累積聆聽當代爵士樂的經驗,也持續閱讀國外的文本,我找出自己的見解,試圖為我所熱愛與著迷的這些音樂梳理出方向,讓更多不得其門而入的樂迷得以體會並欣賞。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