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起源#9:繽紛的獨立小廠

2021/01/18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2014年,Facebook粉絲專頁。薩克斯風手Noah Preminger憤怒的貼文,直指Thelonious Monk大賽拒絕受理他的報名。理由之一是他已經「在這行幹的不錯,不需要這個曝光機會」,理由之二則是「他已經有大廠的出版錄音(註1)了」。然而諷刺的是,Preminger本身的音樂極富冒險精神,恐怕不是「大廠」所偏好的類型。以Preminger的錄音史觀之,與其交集者均是80、90年代才成立的新興獨立廠牌,均非樂迷熟知的老字號。然而這些獨立小廠,才真正容納了紐約爵士樂的新聲音...
在爵士樂的歷史上,那些知名的經典專輯替幾個錄音廠牌奠定了「大廠」的地位:Blue Note、Verve、Columbia、Impulse!等。許多在所謂「爵士黃金時代」中橫著走的廠牌,紛紛在融合爵士的肆虐下不支倒地。但隨著80至90年代原音爵士的回歸,被併購至大集團如環球、EMI、Sony等旗下的這些廠牌又死灰復燃的重生,繼續在爵士樂界維持著龍頭地位。
凡於 1/31 前購買專題,專題原價 $300,享早鳥優惠價格 $250!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37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紐約發生蛇摸爵士?
林華勁
林華勁
文章散見於爵士生活誌、KKBOX專欄、聯合報青春名人堂等,從音樂家風流韻事小八卦、歷史源流探討到在我們呼吸瞬間發生的爵士新聞,無所不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