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足變世仇】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恩怨情仇!(上)
方格精選

【從手足變世仇】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恩怨情仇!(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日前印度與巴基斯坦爆發了嚴重的武裝衝突,印度跨境空襲巴基斯坦境內的游擊隊基地,而巴基斯坦則擊落了印度的兩架軍機,並俘擄了其中一名飛行員,讓這兩個擁有核武的國家陷入極度緊張的關係。事實上,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廣義上都屬於印度國家,因為這兩國與孟加拉都是從「大印度」所分裂出來的。在印度最後一個蒙兀兒王朝遭到大英帝國蠶食鯨吞,變成英國殖民地以後,這三個國家都同時隸於大英帝國的「英屬印度」之中。那為什麼本是同根生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最後會變成世仇,以核子武器對峙,這除了有歷史的因素外,還有宗教的糾葛,過去大屠殺的恩怨,與現實的領土利益考量。在這麼多的因素下,再加上中國勢力的介入,更讓兩國的仇恨難以化解。

遭擊落的印度MiG-21戰機殘骸。

遭擊落的印度MiG-21戰機殘骸。

這個複雜的故事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說起,當時的印度也跟其它的大英帝國殖民地一樣,都派兵參戰,而英國給予這些殖民地的承諾,就是在戰後給予自治或獨立的地位,再加上印度聖雄甘地所推行的不合作運動,英國在戰後國力衰落,也無法繼續維持整個大英帝國,因此讓英屬印度走向獨立,就慢慢成為了彼此的共識。但當時卻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印度的種族與宗教信仰非常的複雜,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度人希望建立自己的國家,並且認為如果整個英屬印度獨立以後,變成一個單一的國家,那擁有人口優勢的印度教徒,將會控制這個新國家的政府,並損害穆斯林的權益。

當時尼赫魯的國大黨,是當時英屬印度的主要政黨,各種族的黨員都有,雖然也有部份的穆斯林代表,但多數以信仰印度教為主,主張英屬印度應該要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國家。但另一方面,由真納所領導的全印穆斯林聯盟,則從成立以來,就一直致力於要在印度建立一個穆斯林國家,而要讓印度教信徒為主的英屬印度,在獨立後變成一個穆斯林國家,這是不太可能辦到的,因此真納的全印穆斯林聯盟主張,英屬印度在獨立以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應該要分別建立自己的國家。意見不同的雙方鬧到不可開交,甚至武力相向,屢屢爆發流血衝突。

對英國來說,當然希望安排一個對英國最為有利的結果,但英國政府所提出的幾個方案,如建立穆斯林的高度自治區,或以聯合政府執政的方式,都沒有辦法讓真納的全印穆斯林聯盟點頭。最後一任的總督蒙巴頓發現,情勢正在慢慢失控中,英國必需快點抽身,否則很可能會激起獨立戰爭,因為要求立刻獨立的激進派已經蠢蠢欲動。但想要讓英屬印度在獨立後,成為一個親近英國的單一國家,實在太過困難,而且很可能會立刻爆發內戰,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們兵戎相見。在兩害取其輕下,蒙巴頓選擇讓步,願意讓英屬印度在獨立以後成為兩個國家,一個以印度教徒為主,而另一個則是穆斯林國家。

但新的問題立刻接踵而來,要獨立成為兩個新的國家,那如何劃分國界,就成為首要的難題。因為要讓英屬印度的穆斯林們成立一個新的穆斯林國家,說起來很容易,但過去的蒙兀兒王朝與英屬印度都是一個完整的國家,穆斯林與其他種族信仰不同宗教的人,長期自由遷徒,早已經大量混居。雖然從傳統上來說,印度的東北方一帶與西北方附近是傳統的穆斯林地區,但在這些傳統的穆斯林地區中也有很多印度教徒或信仰其它宗教的印度人居住,而在整個大印度的很多地方,也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穆斯林聚落,因此要劃分出一條清楚的國界,是難上加難的問題,也成為各方角力爭執的重點。

而這個無比棘手的任務,最後交到了才剛剛從英國趕赴英屬印度就職的雷德克里夫身上,由他來主持邊界劃分會議。雷德克里夫這個人雖然歷練過很多重要的職務,但他對英屬印度的複雜程度並不瞭解,在時間的壓力之下,更讓邊界劃分會議無法充份仔細討論,再加上各方的角力,又懷鬼胎下,最後倉促推出了國界劃分方案,將英屬印度的東北方一帶劃為東巴基斯坦,整個西北方則劃入西巴基斯坦,兩個多數是穆斯林的地區一起組成一個新國家,稱為巴基斯坦。這條新的國界線因此又被稱為雷德克里夫線。但雷德克里夫所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條劃在地圖上的界線,將會奪走數十萬人的性命。

雷德克里夫線將英屬印度畫成了三個地區,分別建立了兩個新國家。

雷德克里夫線將英屬印度畫成了三個地區,分別建立了兩個新國家。

原因在於雷德克里夫線一公布後,立刻引起了恐慌,住在未來巴基斯坦地區的非穆斯林們,馬上開始大規模離開,而居住在未來巴基斯坦地區以外的穆斯林們,則希望遷徒到這個未來的穆斯林國家。在這一場大規模人口移動中,有很多憤恨不平,被迫離開家園的人,開始攻擊與自己宗教信仰不同的人。更有許多人趁機攻擊那些不打算離開的人,以逼迫他們讓出土地。這些攻擊行為進一步引起了仇恨式的報復屠殺,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劃出西巴基斯坦的這條雷德克里夫線,硬生生切開旁遮普地區,引起嚴重的動盪的衝突,在混亂中到底有多少人喪命已經無法估計,但是保守估計應該不少於數十萬人,並且造成上千萬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這場混亂與屠殺,讓兩個才剛剛成立的新國家種下了恩怨,兩方針鋒相對,互相指責對方應該要負起責任。但在宗教、種族、大屠殺所引發的仇恨外,更為現實的領土利益,接下來將成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爆發第一次武裝衝突的導火線。雷德克里夫線或許製造了一場悲劇,但至少還畫出了一條國界線,另一個英國沒有辦法劃下界線的地方,就成為了更為混亂的新戰場,那就是喀什米爾。由於英國在離開前沒有時間為喀什米爾的未來作好妥當的安排,於是引發了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爭奪,雙方最後兵戎相見,此時距離兩國獨立,也不過才兩個多月的時間,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印巴戰爭,或喀什米爾戰爭。(未完待續)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5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苦苦等待美國支援性能優異的M1主力戰車,以做為地面反擊攻勢的主力。只是終於等到美國將第一批M1A1運到烏克蘭,開始投入作戰後,戰果卻不如預期,在被俄軍擊毀數輛後,已悄悄撤出前線,準備進行整補後,調整戰術,再投入戰場上。那為什麼M1A1的表現不佳,未能取得耀眼戰果......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表示,將不排除派兵到烏克蘭,而引起渲然大波。且先撇開馬克宏的政治動機與軍事考量,法國對於出兵的態度會轉趨積極,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長達九年的巴爾赫內行動(Operation Barkhane)已經結束,最後一批法軍在2023年底撤出尼日,結束了長年的反恐戰爭.....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苦苦等待美國支援性能優異的M1主力戰車,以做為地面反擊攻勢的主力。只是終於等到美國將第一批M1A1運到烏克蘭,開始投入作戰後,戰果卻不如預期,在被俄軍擊毀數輛後,已悄悄撤出前線,準備進行整補後,調整戰術,再投入戰場上。那為什麼M1A1的表現不佳,未能取得耀眼戰果......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表示,將不排除派兵到烏克蘭,而引起渲然大波。且先撇開馬克宏的政治動機與軍事考量,法國對於出兵的態度會轉趨積極,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在於長達九年的巴爾赫內行動(Operation Barkhane)已經結束,最後一批法軍在2023年底撤出尼日,結束了長年的反恐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