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4/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個處處失語的家庭,讓我們看到澳洲,回望台灣—張惠菁讀《克雷的橋》

文/張惠菁
一個移民的社會,對家庭有怎樣的影響?
例如台灣,我們一直都知道台灣在歷史上是一個移民的社會。現在共同住在這個島嶼上的,有相當比例的人口,祖先是從中國沿海移民來的,1949年是另一波大的移民潮。即使是島嶼的原住民,也有許多部落在近代以來遭遇過遷徙。這些,聽起來是字面上的知識,但我們每個人家裡都分攤了一點這樣的歷史。只是,對一個家,那到底意味著什麼?
看朱薩克的新書《克雷的橋》,讓我想到「歷史」這個東西,想到一個家庭的「史前史」。我自己也有一點這樣的經歷。在一個移民的社會裡,「家」很可能是有「前情提要」的。上一代的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爸爸在成為爸爸之前,媽媽在成為媽媽之前,各有各的原生地。遷徙移動有時意味著一道斷裂,在原生地的經驗,只屬於自己,不屬於身旁的人,無論他有多親密。你有點難向他們開口解釋,自己的某些習慣,某些懷念。
《克雷的橋》寫的是一個澳洲的家庭。這個家沒有大人,只有五個兄弟。他們用男孩子粗魯的方式相依為命,打架、流汗、奔跑、做各種體能訓練累得半死,嬉皮笑臉或一無所謂地對付學校,收藏情緒,照顧自己。之所以沒有大人,因為他們的母親過世了,父親太痛苦而離家。這當然是悲劇,但五個兄弟用粗魯男孩的方式扛起這悲劇,他們之間沒有「我們談一談吧」,「一切都會變好」的對話。他們不太擅長用話語處理。他們跑,流汗,耍嘴皮開玩笑。就是不說。
這是一部大眾小說,讀起來絕不艱澀。悲傷之中,穿插著喜劇。朱薩克不愧是個說故事高手,戳人淚點絕不手軟。但在這麼一部暢銷的作品背後,卻有一種洗鍊的「澳洲性」,他把澳洲作為移民社會的「失語」,融入了故事之中。不是要控訴或販賣悲情,只是作為書中角色非常自然的存在的一部分,塑造著他們的個性和遭遇。
「失語」這個詞,聽起來很嚴肅,很悲傷,「失語」也是真的存在。《克雷的橋》用很輕的方式,寫了各個層次的「失語」。失去了父母的五兄弟,沒法把傷痛說不出口,是第一種失語。往上一代,他們的母親也失語,她是從歐陸共產國家移民到澳洲的,在歐洲時,她在父親教導下從小學鋼琴。等她成年,父親知道政治狀況、環境正在變壞,設法將她送出國,申請難民庇護,父女從此永遠分離了。那個嚴格的父親,與父親從沒說出口,只用行動表達的愛,是她很難告訴五個青少年兒子的故事。她只能教他們彈鋼琴。
「學鋼琴」這個教養方式,可能是母親心中懷念的一小塊歐洲。但卻被男孩們激烈反抗,能逃就逃,能混就混。因為,男孩們也失語,他們在學校被粗魯的同學嘲笑為「彈鋼琴的娘娘腔」。精緻的教養,在粗魯的環境中失語。因為被霸凌,他們向父親學拳擊,學打架。用父系的體能,代替母系的文雅,助他們在學校生存。
另一方面,他們的父親,也失語!這是一個有過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受過傷的男人。他會畫畫,但在前一段婚姻結束後,就不再畫了。某些東西,跟先前的傷一起被封存起來。
這是一個處處失語的家。其中,有移民的經驗斷裂,像小說中母親心裡的那一小片歐洲。有難以面對的過往,像父親前一段婚姻的分手。有社會隱藏的歧視,像學校同學的霸凌、與對娘娘腔的認定標準。有人和人之間無聲無息形成的「什麼會說,什麼不會」的默契,像男孩們如何對待彼此。這些都是「失語」的來源,一層層一圈圈,形成一個個的網。語言像蜘蛛,只能沿著蜘蛛絲爬行。沒有網,語言過不去的地方,有些傷痛仍然在,只是用失語包裹起來。
《克雷的橋》好看是在於,一個說故事人,看到了失語。
說故事人朱薩克,把他看到的「失語」,變成了故事。「失語」雖然無聲,卻很有力,它驅動著角色,做出許多行動。要到後來,所有故事的線被連在一起時,我們才會理解,才知道那裡有個傷。「失語」這個詞,做為概念,彷彿很國族,很社會,很政經結構。但落在朱薩克筆下,他是看到語言與意義的蜘蛛網、與網間大塊大塊洞隙的人。所有的角色,是同時被語言的存在與不存在、蛛網的線與空洞,共同連接起的。
說到這裡,我要小心不要劇透太多。只說一點:五兄弟當中,有一個人,他的個性比較沈默,於是,故事找上了他。他在母親去世前,聽了最多她說的故事。他也目睹了最多的事情。因為知道最多,他得去經歷那些情緒、拼湊線索、去和消失的端點重逢,甚至背負某些罪名。但也因為他這樣做,他是第一個走出五兄弟自己的圈,去和離家的父親連結上的人。這個角色叫做克雷,他是故事中的造橋人。這座橋,在小說中是一座真實的、用石頭造的橋。當然,它一定也隱喻著家人,和某種能把家人重新連在一起的事物:故事、聽完故事後的理解、重新發現自己擁有說不出口、但真實存在的感情。那座橋需要一點時間鍛造。它的材料,是語言以外的事物。
最後我想說一件小說以外的事。因為我想到台灣,也想到自己。我們也是一個移民的社會。就算不是移民的家庭,過去半世紀以來的工業化、都市化,生活環境的轉變,未曾言明的對「成敗」或「高低」價值定義的流變,一定也影響到我們能說出口、與不能說出口的話。我的外祖父在日治時期是小學校長,但在戰後因為他不諳新的國語,無法勝任公職或教職。我記憶中的他,非常沉靜。因為擅長園藝,他的後半生經常無償為地方的車站,寺廟和教堂設計花圃。這些,小時候我沒有從母親口中聽到過。是在他過世很久以後,我從大舅舅口中聽說的。小時候他每次到台北的家裡來,總會整理家裡的盆栽。我有時會在旁邊幫他固定枝條。我們沒有很多話說,小時候我台語說得很差。我現在回想那些靜靜的下午,陽光照進屋來時,落在地上有鐵花窗遮出的形狀,那個沒有說話的時空,很溫暖。他在的時候,好像有一種不同的時間感,比較慢,比較靜。或許正是因為沒有話說,而使那時間有一種質感。他在經歷過外在大環境變動而「失語」,離開公職和教職後,是怎麼將自己活成一個慈祥沉靜的人?我但願我早一點察覺到,聽到我和他之間「沒有說話」的聲音,意識到那是一種寶貴的時間的質地。我曾經想寫他的故事,但也一直覺得自己或許沒有能力做到。這是我在讀《克雷的橋》時一直會想到的事。或許,不只是我,你也會有你想到的事。因為我們也是一個移民的社會,經歷過變動的社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