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產品的SPF值=延緩「皮膚-曬紅/曬傷」的時間──那麼,藉由搭配「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存在,改善MED結果──是否也代表防曬(配方)的UV防護力(SPF)提升了?還減低化學防曬劑的用量...
防曬產品的「SPF值(Sun Protection Factor)」標示──是針對皮膚遭受「UVB→曬紅/曬傷」的防護效能指標 ──意義在:當皮膚塗抹防曬品後,在相同強度的 UV 照射下,能延長多少倍時間?才會達裸膚時的「最低致紅斑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 例如:原本皮膚達 MED 為 10 分鐘,那麼SPF15 的防曬品,能幫助皮膚在相同 UV 照射下,150 分鐘才會被曬紅(即延長15 倍×10 分鐘=150 分鐘)。
那麼,若在防曬配方中添加「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來抑制/延緩-皮膚發炎/泛紅-現象(=提升曬紅/曬傷-閾值) ──是不是等於在「不增加(令市場/行銷-討厭的)化學性防曬劑成分%」前提下→提升了「該防曬配方的SPF值」呢?
現階段「答案」是──還不確定! 不同的研究:結果有「支持」的、也有「不認同」者。
YES!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升防曬SPF
另外研究顯示「抗氧化-活性成分」有些確實幫助了SPF值的增加:
顯然──當防曬(配方)中含有「抗發炎/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成分→「可以」得到更高SPF的防曬( in-vivo test)。
而這些研究對於消費者來說──代表意義:防曬產品所標示的SPF值,不見得就是其配方中所含「紫外線-吸收/防護成分」能實質提供的「UVB-吸收/隔絕」保護力。
可能受到其配方中「抗發炎/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導致SPF值被在「人體試驗」數據被灌水/虛胖──皮膚實際仍遭受到「超出-原SPF標示-能力」的傷害──只是因為「發炎反應/機制」被阻礙/遲滯,掩飾了「紅斑-訊號/反應」的出現,所以結果看起來「MED時間仍往後延長→SPF值變高了」的UVB防護-假象。
所以,我們不該全盤接受「防曬產品的SPF標示」──這SPF值所帶來的「實質UV防護效力」理應打個折扣。 (尤指含「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方)
但另一方面,矛盾的是...
NO!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不影響防曬SPF
所以──當防曬(配方)中含有「抗發炎/抗氧化-活性」作用的成分→「並不會」得到更高SPF的防曬( in-vivo test)。
同樣,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方面的研究表明:
(合法)防曬產品上的SPF標示,是可信的! 它標示多少SPF值?在「正確使用(e.g.用量2mg/c㎡、按時補擦...)」狀態下,就能提供多少UV防護效力。
那麼──
「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到底影不影響「防曬-SPF檢測」結果呢?
正/反-雙方「互相矛盾-研究結論」都存在的狀況下──怎麼辦?
MSMF觀點:
以下就筆者接觸到的資料──有幾點發現/見解:
首先,那些「贊同: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影響-防曬SPF」的研究,好像都是在「低SPF值」防曬樣本,所進行的實驗。
或許在「低SPF防曬」中,因為對UV的防護能力「不足」──使得皮膚遭受「相對-更多」的傷害,才讓「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有機會表現,產生改善皮膚MED的結果→導致SPF值提升。
相對的,在「高SPF防曬」配方,或許因抗UV效力更「全面/充足」──所以「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根本沒機會、來得及表現;或者,高SPF-配方中所含「具抗炎作用的防曬劑(成分)-比例%」本來就較高,本身即滿足「抑制發炎反應」的需求,讓其它「抗發炎-活性」無處發揮,結果「體內/體外-SPF」所得相同。
再來,有部分「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本身即兼具「UV吸收」能力(至少在某UV光波長-波段)──所以應能幫助「對UV的遮蔽率」的提升,促進防曬的SPF值。
例如,保養品中許多常用的「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部分可歸類為「次級植物代謝產物(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s, SPM)」 ──包含「多酚類(polyphenols)、萜類(terpenoids)、或含氮雜環類(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es)」等化合物──源自於植物在太陽光照射了數億年後,演化而成的2大生存策略:
能吸收陽光中有害的能量(UV),然後轉換成較無害的螢光或熱能釋出,達防護(防曬)作用; 或以此提供進行光化學反應能量,合成新的SPM成分,來追加植物生存能力(如散發驅蟲氣味、季節變換顏色、製造蠟質加強本體組織保護......等)。(參→ 防曬新未來──純天然植物防曬成分SPMs @MSMF知識 PART )
因此,當這些「能吸收/利用-UV光能」的活性成分,結合防曬配方中「既有-防曬劑」組成──理應能比原先配方,提供更高的「UV防護」效果。
只可惜,或許是現階段「技術/成本」的緣故,防曬配方利用SPMs的「UV防護效能」偏低──只能在「低SPF防曬品(配方)」中,才有機會觀察到「促進SPF值↑」的現象。
還有,這些「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也有機會許參與「防曬劑」的光化學反應機制──延長其作用時間or強化其反應速率──進而促使「防曬SPF值」提升。
最後,必須提到的一點就是:任何檢測(結果)都存在「差異(variation)」──防曬的「SPF檢測」也不例外。
從:防曬樣品-塗抹手法/均勻度、模擬陽光照射-光源/儀器、紅斑評估者-判別標準、到受試者-個人體質/膚色/身心狀況......等,都是影響「SPF值-檢測結果」的干擾因子──或許「加以平衡or剔除」某些因子的影響,就能推翻原本的實驗結論。
所以,綜合而論:
想藉由「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改善MED→提升「防曬(配方)的UV防護力(SPF)」效果的真實/可行性?──現階段,應該還沒有統一的答案!(有待更多研究投入...)
不過,以目前資料──對「配方師」來說: 若想「作弊」透過這策略(e.g.抗炎/抗氧化-活性 or 植物油/SPMs成分)→來滿足「減少-化學性防曬劑%用量、同時維持防曬所需SPF值」的市場/行銷需求──針對「低SPF防曬品(配方)」可能比較有機會實現。 至於「高SPF防曬(配方)」採用這策略,可能只會徒增成本而已,實質效用不大。
而對一般人(消費者)而言: 選擇SPF高一點的防曬 (e.g. 防曬SPF≧30),就能避掉「因抗發炎/抗氧化-活性成分→撐高SPF」的防曬品,避免「防曬效能-作弊(...其實皮膚已開始曬傷,只是訊號被抑制/掩飾)」的可能。 相對的,若因「場合需求(e.g.室內工作)」而選用低SPF防曬──因為暴露於陽光中的時間短,其實:有沒有這些「抗炎/抗氧化-活性」的存在?對肌膚的「防曬需求」影響應該很少。事實上若真考慮「現實世界」中,人們使用防曬的狀況──選用高SPF的防曬品,真的較能「實質」提供-應有/更好的-UV防護效果。(參→ 防曬係數(SPF)越高越好?真實世界的答案... [20%理論系列] ) 總之,比起前述「以抗發炎/抗氧化活性→影響防曬SPF」的作弊策略──是不是能:正確使用防曬(e.g.足量2mg/c㎡+塗抹均勻+適時補擦等)?──才是最為影響「皮膚-美容/健康」的大關鍵。(參→ 3個理由-為何你該提前擦好防曬? [20%理論系列] )
至於,能不能「壓低-化學防曬劑%用量、又維持高SPF值保護力?」 ──就留待未來,更多的科學技術/研究發展,來實現吧!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