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6/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不想被叫宅男的宅男

「欸,阿宅幫的,說句話吧!」一個面露微笑的課堂教授呼喊著同學發言。
「阿宅?是在叫誰?」一位體型高大,身材福態,穿著格紋襯衫的少年心想。環顧四周注目的眼光後,心虛間,覺得「宅」這個稱呼非自己莫屬的少年,只得開始就上課內容進行對答。腦海內卻是憤恨交加。
「你一個堂堂大學教授,憑甚麼這樣汙辱人啊? 長得胖有錯逆?」「...為什麼同學,不,連老師覺得我是宅男?我又沒有常常看動漫,也不覺得初音是真人啊!」「草尼瑪...我以後要變系邊了。」
這是個後青春期少年,在大學課堂遇到無聊瑣事時的心理碎念,但令我好奇的是:「為什麼『宅男』對這位少年而言,是一個如此負面的形容?」,或許,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訊息來源之一-新聞媒體,看見一些端倪。
大陸宅男宅女熱衷網絡訂餐方便麵失寵(大紀元 2016/9/24)
宅男的反撲,矽谷科技大亨為何熱衷健身?(數位時代 2016/9/23)
宅男女帝Cosplay蛇姬暴紅林采緹挺E奶闖江湖(蘋果日報 2016/9/21)
穿格紋衫飄宅味? 顏值鮮肉李易峰、阮經天穿上超顯帥(ETtoday 2016/9/19)
歷時兩年1個月零10天,大齡宅男帶全家移民紐西蘭全歷程(臺灣新浪2016/9/18)
北京瘋「女僕」餐廳動漫.公仔吸引宅男朝聖(東森新聞 2016/9/13)
Pokemon Go夯洛杉磯宅男女出籠(中時電子報 2016/7/30)
留言要放炸彈逮到宅男「我開玩笑」(自由電子報 2016/4/9)
從上面引用的一些報導標題資料來看,只要你使用網路;愛玩遊戲;是個胖子;喜歡身材姣好的女性,甚至,只要穿上穿格子襯衫,你就是「宅男」。這樣看來,它確實是一個具有多種意義的存在。
至於,新聞媒體真的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嗎?它透過何種機制作用?以及,它形塑出了何種效果?以及最重要的,為什麼少年會覺得它是個「負面」的形容,就留待之後篇章進行討論了。
--改自牛志瑋(2017)<宅男的污名: 台灣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