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退休了,我爸覺得退休後的媽特別愛找他碴……
「妳媽退休之後,越來越會碎碎念!」還在上班的我爸抱怨著剛退休的媽。
我媽反駁著說:
「他在沙發上度估,我都沒唸他只直盯著他看,他醒來就生氣得跳腳!」
「你爸關門太大聲,講他也不行」
我媽表示著自己跟往常一樣沒變,是被爸牽拖到退休這件事。
◆ ◆ ◆ ◆ ◆ ◆
我想幫忙調解,但總說「哎呀 你就讓他點」「你不要跟他計較嘛」,我覺得這樣根本幫不上忙,我要從本質上改變,先得了解他們的相處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我重新把他們的對話加上「我覺得」。
「(我覺得)妳媽退休之後,越來越會碎碎念!」
「他在沙發上度估,我都沒唸他只直盯著他看,他醒來就生氣得跳腳!(我覺得他應該要上床睡覺)」
「(我覺得)你爸關門太大聲,講他也不行」
當「我覺得」被凸顯後,呈現出一種主觀意識。
主觀的意思是,
你覺得他關門大聲,但他不一定這樣覺得
你覺得他退休後碎碎念,但他不一定這樣認為
因為雙方感覺上的落差,所以才容易磨擦衝突,而由語意,進一步感覺出主觀的負面表述=批評。
當批評出現,會激起我們內心的「戰逃」效應,我們會聽不進去,想反抗、反駁、反對,即使對方是出於關心自己。(尤其是對孩子溝通,也很容易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 ◆ ◆ ◆ ◆ ◆
「難道都不要理他嗎?」我媽詢問。
我整理了三個對策,正好可以用在這裡!
1、捨棄負面表述,改用正面表述
2、不要舉「失敗」例子,要舉「成功」例子
3、言語會引人反抗時,試著用行動克服
我把這三個對策重新放進他們的例子:
當對方做了你想糾正的事:垃圾亂丟、東西不收、關門太大聲……等,記得溝通時不要舉「失敗」例子,要舉「成功」例子,具體說出好的原因。因為批評、糾正對方,還是很難解決問題,會引發反抗。
可以說:我覺得你這次做得很好,這樣我們就能怎樣怎樣
或者說:我覺得你好棒!你這樣幫了我什麼什麼忙
把「(我覺得)你關門太大聲」放在心裏,留意對方做得好的時候,採取正面表述誇獎他,激勵他記得這個做對的感覺。
改以「你這次關門的力道剛好,東西不會震動到、我也沒被你嚇到」,具體告訴他好的原因是什麼,讓對方了解原因後,能啟動自主思考,善意的互動多了,自然就會改善。
但是當兩個人先前的摩擦越來越頻繁,一點點言語,即使是出於關心,但仍然很容易點燃反抗態度的時刻,就試著用行動溫情化解吧。
像是「他在沙發上度估,我都沒唸他只直盯著他看,他醒來就生氣得跳腳!(潛台詞是:我覺得他應該要上床睡覺)」正確採取的方式應為,放棄預設「我覺得他應該要上床睡覺」的概念,不要「我覺得」。
因為你覺得他應該要上床睡,他可能不覺得,甚至為了抵抗而反抗。(不管老公多大年紀,任性起來還是跟孩子一樣)
那如何才能順著他,但又表達我們善意的關心呢?
以溫柔的支持代替多餘的言語:不妨直接拿件小毯子幫他蓋著吧。
同樣的溝通方式還能用在:「不要一直打電動」、「你要多看點書」、「天氣冷加衣服」⋯⋯眾多很像碎碎念的情境,改以這三種方式重新訴求吧:
1、捨棄負面表述,改用正面表述
2、不要舉「失敗」例子,要舉「成功」例子
3、言語會引人反抗時,試著用行動克服
◆ ◆ ◆ ◆ ◆ ◆
我是一個人妻,我「馴化」老公的心路歷程,
簡直是把一頭超兇猛獠牙獅,變成一隻撒嬌萌鬆獅犬。
分享其中一項小技巧,祝大家 家庭幸福,開心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