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1/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詩人影評|《吉娃娃羅曼死》:青春就是,燃燒後那自毀的鳥兒。

《吉娃娃羅曼死》(Chiwawa) / 2019 / 日本
《吉娃娃羅曼死》電影海報。
《吉娃娃羅曼死》電影海報。
青春,也許不該單純;人生,也許不該努力。
改編自日本知名漫畫家岡崎京子的短篇漫畫作品《吉娃娃羅曼死》,由《裸睡美人》導演二宮健執導。劇情描述一群揮霍青春的少男少女,其中一位長相貌美,猶如眾人吉祥物的吉娃娃驚傳遭人分屍,於是她曾經的好友們,開始回憶青春,緬懷心目中的吉娃娃。這時大家發現,每個人拼湊出的吉娃娃,都展現不同的樣貌,究竟真正的吉娃娃,是誰呢?
(以下有雷)

跳耀吧!瘋狂吧!這就是我的青春。
在毫無節制的節拍與閃爍之中,奔跑、舞蹈、狂歡與性愛,那揮霍無度的金錢與青春,帶來的是安慰與滿足,遮不住的是脆弱與孤寂。在密閉式的群體之中,青年們比的是反骨、墮落、瘋狂,相互之間建立起的關係,比起友誼更像是呼應自我形象及共鳴的面具。對於青年們而言,與具備名氣及風潮的人們來往,給予自我的「同類人」標籤,是自尊上的唯一寄託,那一種形影不離的,那一種看似密切的,背後卻是重重偽裝和未知。不需要了解,只需要共感,就是青年們的生存法則。
種種回憶與問答,圍繞出的是不關心與不了解,他們曾經一起瘋狂,曾經一起犯罪與做愛,而在她消失之後,無人挽回、無人察覺,就這樣人生少了一位曾經的「好友」,生活卻如觀看災難新聞般的不痛不癢;也許對於他們,友情愛情的比較、粉絲數量的虛榮才是人生意義,而這些隱藏在狂亂派對之下的階層,如碎片般拼湊起這部電影,也拼湊出除了自己,看不見他人的青年樣貌。最後那在靛藍海邊的紀念,留下最深情感的,不是與吉娃娃一同瘋狂的他們,而是那時隔多年與吉娃娃一遇的她;這一種遺忘的本質,被破壞的青春,才是真實,才是我們。
紀念著的是吉娃娃,還是那曾經的自己。
《燃燒烈愛》的海美,《你的鳥兒會唱歌》的佐知子,《吉娃娃羅曼死》的吉娃娃,她們浪蕩、自由、灑脫,即使看似疏離與神秘,卻不可否認她們全心全意對待著的一切。她們代表著孤獨、放肆,還是代表著單純追尋幸福與自由的鳥兒?我們只知道最終海美失蹤了,佐知子離開了,吉娃娃毀滅了,頓時之間,她們遭逢的一切事物與青春,也不再復返,世界,依然走動。青春,也許不該單純;人生,也許不該努力。我們一直認知著的社會,只是自溺般的需求,該不該看清,該不該長大,總有一天,會在不知不覺之中人模人樣。
《吉娃娃羅曼死》比起迷茫和放肆,認知的青春更是經歷於兩者之後的臆測及假面,那用盡全心面對世界的吉娃娃,得到的卻是每況愈下地惡意,直到最終她不了解任何一人,也沒有任何人了她的時候,生命也就這麼結束了。吉娃娃如同青春的色彩,她擁有著多種面向,能帶領你獲得不曾體驗的刺激快感,也能在一瞬間令你墮入懸涯,她不具備正確的答案,就像這部電影不斷告訴我們的,青春與人生就是充滿著未知,充滿著不知道。
曾經的絢爛與瘋狂,青春是什麼?
推薦指數 ☆8.7/10
台灣上映日期:2019.02.27
台灣代理片商:采昌國際

成立的心得分享帳號,第一手文章、資訊都會搶先在這裡釋出,喜歡的歡迎垵下追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航電影的海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