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代表 with (與;維繫與參和),並約略形聲且轉換漢字「嶼」中之符號「與」。 s:約略形聲漢字「山」的漢語起音,台閩語「山」發音 süa、華語「山」發音 shan。English 此處 s 發音省略,可能是因爲 island ㄧ字的字首 is 主要以約略形聲漢字「嶼」的發音來發聲。 land:或約略形聲漢語「陸地」、「壤地」、「領地」,或通過「lㄧ勹地」的組合象徵並會意漢字「方地」而意通「地方」之意,也可能橋接於漢字「土地」(land = Λ一聯地 = 土聯地 = 土地,其中「Λ一」的上下組合約略象徵漢字「土」的甲骨文字體之一),而漢字「土地」一詞又可能省略一個符號「土」而略縮並意通單一的漢字「地」。[P.S.字根-land可能帶有的意義:人的地;壤地;囗地(國地);囗度(國度);內地;陸地;方地;領土;領地;領養地;認養地。]i + s + land = 與 + 山 + 方地 or 壤地 = 嶼 + 方地 or 壤地 = 嶼方地 or 嶼壤地 = 嶼地 (簡縮略稱) = island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記載「臺,觀四方而高者。」、「台,發音宜,喜悅。」。明清時期有小說開始出現「台」、「臺」二字同義的用字方法。 可見,古人覺得登高望遠、遠觀四方有一種喜悅的感覺,亦如登島遠眺四海之心悅怡然。漢字符號「ㄙ」或意通「私」、「以」、「似」、「某」等字,又通「雲霧」、「氣流」的象徵,也許「台」也有在高處觀賞雲海、飄飄欲仙的感覺呢! 此外,「台」若發音爲 yí 、如「怡」字發音時則有另一個概念是「自在」或「自得」,造詞如「怡然自得」、「怡情養性」,也就可能出於生活在ㄧ個生存條件不錯的 island (此時是「台地」之意) 中而自然感覺到自由自主、自得其樂......等等的心境。不過,漢字「台」的另一個發音 yí 也有可能是源自漢字「台」中的符號「厶」在篆文中形似漢字「以」的篆文字體,而漢字「以」的發音又與 yí 或「宜」相近,或是也可能因爲漢字符號「厶」在甲骨文中同時有形似漢字「以」的初文之字形,即漢字「氏」、「以」或 English 之 by 的共同初文。
島,Portuguese 語言或稱爲 Ilha、English 稱爲 island,「台」字的「宜」聲發音或許就是由此而來,即 island 第一個字母 i 之單獨發音,也帶有 isolation (隔離、脫離、孤立) 的含意,歐洲古老語系中的 Germanic 及 Deutsch 的自稱語爲 ich (意指「我」的自稱語,直譯即類似「ㄧ呵」或等同於「ㄧ稱」、「ㄧ呼」等,似乎是直接用文法的語彙來表達自稱),亦即代表單人的第一人稱之稱呼的意思。此外,漢字「怡然的」發音有點接近 island 可能也不是偶然的。 是故,何以「釣魚台」亦以「台」稱「島」? 因爲就古人的定義,「釣魚台」其實可能就相當於 English 的 fishing island 之意,也就是「釣魚島」。不過最初以島爲根據地或休息站而去抓魚或叼魚的可能不是人類,而是水鳥,否則「島」字就不會呈現出ㄧ種「鳥立於山上」的象徵。此外,據說「釣魚台」原來是約略音譯自台灣原住民語言之一的凱達格蘭語 diaoyidaah ,本爲「跳板」或「跳台」之意,而不是「釣魚」或「叼魚」的意思。 巧合的是,若將 island 一字的字母視爲約略形聲漢語「一山連鳥地」的組合或「一山連鳥word」(其中 word 爲「文字」或「話語錄記」等類似含意) 的組合會意之縮寫,則 island 也可橋接於漢字「島地」或單一的漢字「島」。此外,若將「島」字和前述的「嶼地」重疊組合,則 island ㄧ字又可以轉換漢字「島嶼地」。 從許慎所言可知,「臺」是獨立的高台,視線無阻於四方。「台」則可能比較著重在心情處境的適宜、台面上下的互動,不一定是視線無阻於四方,遠觀三方、二方、單方也可能,例如有些舞台 (stage) 可能只有一面可以看出去,其它三面是兩側的布幕和背景後台等,所以我們會發現 peninsula (半台陸地、半島陸地,意指「半島」的地形) 一字裡面的 i 就有發音似 yí 的漢語「台」之可能,也可能同時以其中的 ins 轉換「ㄧㄇ厶」再組合爲「口厶」再組合轉換漢字「台」。 由此可知,Taiwan 漢譯爲「台灣」與「臺灣」都恰當的描述了島的地理形態,而 Taiwan 一字更明顯的指示了 island 之島狀的地理環境。Taiwan 的發音也可能來自台閩語的「大丸」或「大員」,據此推想或可能有土著語言類似 Taiwone 等,若轉譯自台灣原住民的西拉雅 (Siraya) 語言,意思就是一大塊獨立在海中的土地之地形。事實上「灣」是水灣、彎形的水岸或海灘的意思,而 Taiwan 在地理意義中卻不是「灣」而是「島」,所以 Taiwan 本來的意思應該是「大島」、「大台」,而不是「大灣」。 由於「台」其實就有「島」的意思,「台」和 island 意思及發音也的確有相近的來源。但是,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台,發音宜,喜悅。」。「台」既然也可發音「宜」,自然和 island 的發音相關。但是,漢字「台」是不是也可能包含與漢語「喜」字的起音相關之 s 的發音呢?「台灣」是否也有「喜悅之灣」、「喜悅之島」的概念呢? 有的!因為「台」字中正好有發音接近 s 的「厶」,而「台」字中的「口」也象形式的指示出一個圍欄邊界或地域範圍明顯的台地或 land,這顯示「台」字的古音很可能也有相當接近 island 或 stage 的方音方式,而且「台」字的意義也可能直接等同於 island 或 stage。也就是說,「台」雖然是「ㄙ口」二個符號的組合,但是「ㄙ」不見得一定表達什麼概念,也可能只代表發音 s;「口」則可能表達搭高的平面範圍 (deck 或 platform) 或是ㄧ塊高起的平面。也就是說,「台」可能有一個意思和 stage 是同源的。 這讓人懷疑,漢字與 English (之前是 Old English 或 Anglo-Saxons 使用的 Englic)、Chinese、Taiwanese 在古代是不是都有可能發展自某個相同的語文系統而密切相關聯,也就是殷商甲骨文的語文系統?......頗爲耐人尋味! 「島」在漢語中發音 dǎo (華語) 或 dò (台閩語),與「獨」的發音 dú (現代華語) 或 dô (台閩語) 相近,那可能是因為相對於廣大的陸地來看,島或台地 (island) 的地理形態與其周圍環繞的海岸線使得島的地形地勢本來就有比較獨立的特質。島國台地就算政治上不獨立,它還是有地理上獨立的姿態,這種天然獨之怡然自得的情境可能就連數千年以前的古人都有同感呢!
從上述推論來說,本來「台」似乎很難有發音爲 tái 的理由,除非那是指ㄧ處地表或水面上比較大的凸起處,也就是引用自「抬」及 stage 之 ta 的發音,指的是「抬高處」。也因此,婦女懷孕時腹部自然地隆起凸出,也稱爲「懷胎」。 「台」之所以有 tái 的發音,除了上述理由,另ㄧ個可能是與 English 的 deck 有關,deck 通常是「架高的平台」之意,更可能與「疊高」發音相通。從 deck 的 de 轉音至 te,又轉音到 ta 而與 stage ㄧ字相關,再轉音爲 tái。事實上,台閩語「台」發音爲 dâi 或 dái,正與 deck ㄧ字的起音 d ㄧ致。 從另一個觀點看,「台」的原始意義可能有「口出雲氣」之象,有某種徵象初顯之意。其中的「口」則可能指某個被觀察的範圍。因此,所謂的「台面」也許就是徵象顯現的界面。例如:廣播電台、電視台、舞台、展示台、posting interface.......。所謂「胎氣」,可能就是顯現生命徵象的精神或靈氣等。 也因此,「治」有疏通水流、暢流、疏暢之意;「冶」有凝聚水氣、凝結、凝固、專注之意;「怡」則有悅樂寬懷、養心、頤心之意。
P.S.1. stage與漢字「臺」及「台」的另一組橋接轉換式:
stage =厶土A吉=厶土一Λ吉=厶土一ㄇ吉=至冖吉=臺,其中 s 約略形聲漢字符號「厶」的 si 式發音。
stage =厶直1一一=厶丨丨一一=厶口=台,其中 t 約略形聲台閩語「直」再轉注符號「丨」,a 代表 1 再轉注符號「丨」,g 約略形聲台閩語「一」的 jî 式發音,e 約略形聲台閩語「一」的 yi 式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