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阿里山林鐵記憶~嘉義到十字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貼近才能體會

教書的時候,
和學生一起讀過改寫自
吳念真為阿里山森林鐵路寫的回憶錄。
看過原來完整的文章,
更能了解阿里山森林鐵路
的發展沿革和困境。
八十五歲高齡苦行僧─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林業鐵路
只有聽說不如來體驗一次,
要搭阿里山森里鐵路,
要在網路上預訂車票,
森林鐵路沒有站票
到嘉義市火車站,
出站後在門口右側取票。
應該是有管控各站上車的票,
去程訂不到嘉義到奮起湖的票,
所以訂了到十字路的票。
嘉義火車站
森林鐵路購、取票處
我們從彰化搭早上7點自強號,
到嘉義市早上8點,
取完森林鐵路的車票,
拿著票再走進台鐵第一月台,
在第一月台盡頭,
派出所前等候森鐵。
遠方派出所旁就是森林鐵路候車處
遇到不同國家來的旅客。
9點火車進站,
旅客拿起相機和手機,
興奮的和森鐵合影。
登山火車進站囉
目前火車只行駛到十字路車站
車廂座位是2排和1排
我們搭乘阿里山號
是對號指定席
中間隔著走道。
每個車廂都有廁所。
車上播放著原住民的音樂。
列車長提醒上下車注意安全,
不是該站下車旅客,
千萬不能開車門出去。
2+1指定席的車廂配置

每到一站,
列車會播放多種語言解說,
有國語、台語、英語和日語。
列車沿途加碼介紹
每個路段的特色。
在市區經過平交道時,
路旁很多人都會拍照,
我們也曾經像那樣子,
這時坐在森鐵上,
好像有了一點虛榮感。
竹崎站的參觀遊客

搖晃是森林鐵路的日常


列車開始行駛,
覺得搖晃很厲害,
列車長一再交代,
森鐵是窄軌列車,
所以行駛間嚴重搖晃,
絕不能穿越不同車廂。
原先是設計載運木頭,
只是改成載人的車廂,
談不上舒適和豪華,
依照搖晃的情況,
好像沒有人
在火車行進間去上廁所。

沿路各站都有特色

北門、麻鹿產和竹崎這三個站,
我們都曾經開車造訪過,
只是今天換了不同角度看。
北門車站已是市定古蹟,
北門站
竹崎站
麻鹿產車站

麻鹿產車站旁有菸樓,
竹崎是阿里山鐵路平地段的最後一站,
也是鐵路的登山起點。
在蒸氣火車時代,
必須先在這裡加水添煤,
並且將18公噸的平地車頭,
換成28公噸的爬山車頭,
以利之後的爬坡行程。
現在柴油引擎就不用換了。
阿里山森林鐵路特色地圖

竹崎站的另一個特色是「三角線」,
在1912年通車初期,
二萬平和竹崎
分別為登山路段的終點和起點站,
所以需要三角線以協助機車調頭轉向。
竹崎站三角形調車道
木屐寮車站早期當地先民,
以生產木屐加工販賣而得名,
坡度高達千分之50。
樟腦寮站海拔543公尺,
以樟腦油產地而得名,
基樁達58公尺深。
是臺灣目前火車可達的
最後折返式車站。
火車在此必須向左方軌道後退,
進入車站。
目前沒有這樣做,
下車旅客不多,
下火車墊了階梯銜接到月台。
有樟樹的樟腦寮車站
樟腦寮車站 X行鐵道(林鐵網站深海魚提供)
樟腦寮出發後,
馬上進入3號隧道,
時間長達一分半,
是阿里山隧道中最長的。
從嘉義市到奮起湖,
會經過30個隧道,
41座橋梁,
但列車長說
很多人都數不了幾個就睡著了。
認真盡責的列車長查票中

理解螺旋式工法要有慧根


依照火車的搖晃情形,
真的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聽到列車長賣力介紹,
「螺旋式」的技術工法,
又醒了過來。
獨立山螺旋型登山路線說明
列車長一下讓我們看左,
一下讓我們看右,
可以在左方窗口看到樟腦寮車站兩次,
在右方窗口看到一次。
四公里長的鐵路,
已經爬升了200公尺高。
「螺旋式」登山途中看見樟腦寮車站

列車長說要有慧根才能體會,
體會不到多坐幾回就懂了。
目前獨立山車站,
還保留昔日蒸汽火車加水用的「水鶴」,
出站後左邊是瀑布,
右邊是吊橋,
附近的步道是熱門的觀光景點。
U字型工法的體驗,
就是車頭和車尾互看。
火車上山靠著柴油引擎從後面推。

森林鐵路跨三個林帶

阿里山林業鐵路,
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
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
沿途經過熱、暖、溫
三個森林帶。
從平地到海拔800公尺的獨立山
一帶為熱帶林。
獨立山到海拔1,800公尺的屏遮那
為暖帶林。
屏遮那以上到海拔3,000公尺為溫帶林。
後推上山的火車與沿途林相

我們只搭乘到十字路,
不會看到寒帶森林。
實際上,
我在平地看到果園居多,
鳳梨和火龍果最常見。
後來遠遠看去,
檳榔樹出現了,
然後是茶園。
一出12號隧道,
在28.7公里處恰是海拔800公尺,
設有熱帶林、暖帶林分隔標誌,
火車行經此地,
竹林迎風搖曳,
令人心曠神怡。
林相隨著高度慢慢地改變
經過第41號橋梁,
奮起湖車站到了。
大多數的旅客在此下車,
更多人在月台上,
等著拍照。
問過列車長,
十字路回奮起湖可以補票,
我們就不下車繼續往上了。
會先到多林站,
有兩個人下車,
堅持到十字路站,
只剩聰頭夫妻。
因為十字路到奮起湖這段,
搭乘的人不多,
列車長給我們方便,
我們的行李箱就放車上。
到十字路前還有一個U型工法大彎道,
就在多林站。

深山中的十字口

十字路車站,海拔1534公尺,
有圖有真相

十字路之名的由來,
是因為這裡是平地
前往阿里山的古道中途站。
同時是來吉和達邦、
特富野等地部落,
古道交會的地點
往左下走去就是來吉古道

現今這個名字更名符其實,
這兒是阿里山公路和
阿里山鐵路最靠接近的地點。
我們遇到的都是從公路來的遊客。
十字路火車站
由十字路火車站
可以一路走阿里山森林鐵路
到多林火車站
此段4.4K的鐵道十分平緩
幾乎沒有落差,
是最舒服的森林浴場。
十字路車站到多林車站一隅

附近山下還有童話世界般的
台灣合掌村: 得恩亞納部落
有許多健行愛好者來到這兒
就是為了一窺
十字路--多林--得恩亞納--十字路O形線
O形線全程約11K,
落差約只有250M,
步程約3小時
今天我們的時間不夠,
讓我們有再次造訪的理由。
小探險
當我們12點抵達十字路
也到了飢腸轆轆的時分
店家平日幾乎都不營業
平日沒店家的十字路

所幸有阿里山麻糬+茶葉蛋充飢
阿里山手作相思紅豆麻糬

店長葛葛還說可以幫你叫便當!!
下山的班次是13:50,
於是就信步走走
小小探險一番
往上走到隧道口,
來吉古道走了一小段,
往多林站也走了一段。
百年檜木屋~站長宿舍
林業歷史展示
三連坑~三個連在一起的隧道 通往已停駛的屏遮那站
來吉古道
來吉古道
往多林車站方向前進
喘口氣
山嵐來了
觀景台俯瞰
小憩一下 就要下山到奮起湖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聰頭夫妻倆已經 第四度造訪奮起湖了 每次都只是把它當成補給, 這次乘坐登山火車造訪, 並留宿一晚。
聰頭夫妻倆已經 第四度造訪奮起湖了 每次都只是把它當成補給, 這次乘坐登山火車造訪, 並留宿一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松林書局這場「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新書發表講座,以阿里山森林鐵路為動脈 串流阿里山的脈動講座,吳明翰老師,把鏡頭下的故事分享,經過六年的時間,記錄著當代阿里山林鐵,人文情懷,非常期待,阿里山林鐵自從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毀損,復建之路漫長,杜鵑颱風又來攪亂,全線通車之日延宕,挺過全台有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阿里山,是許多觀光客指名必訪的旅遊勝地,尤其搭小火車上山更是個難得的體驗,但是,其實目前阿里山林業鐵路本線,因為部分路段還在修復的緣故,只能從嘉義火車站搭到十字路站,之後就得轉搭接駁車,也就是無法全線通車,甚至這個情況已經長達15年之久。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我不是鐵道迷,但是迷戀探尋這塊土地上的各種面向,搭嘉義林鐵造訪阿里山,是我一直期待的小旅行。
Thumbnail
  為響應五一勞動節,原定今日回台中的車票,也因疫情升溫退票了(免手續費)。身為臺鐵的「老乘客」,與臺鐵的回憶最早可溯及幼稚園時的戶外教學,老師帶著全班買票搭車。而臺鐵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是到高中時期,因當時周五都會和同學到廟東晚自習,晚自習後便會一同走至車站搭車,印象中晚上9點多的區間
Thumbnail
如果你是火車迷,或者你帶小孩去嘉義不知道要去哪裡玩,又或者你跟我一樣懶得排隊買阿里山火車的車票,阿里山森林鐵道車庫園區會是你的選項 我去的時候是一月分,那時候還有櫻花 裡頭有很多古早的火車,超大園區可以讓孩子盡情奔跑,而且不時會有火車出現的小驚喜,這是在其他公園絕對無法體驗到的
Thumbnail
最近需要到苗栗去出差,剛好看到格友介紹苗栗有一個鐵路隧道,好像很好玩的樣子,就記得這個位置。這天出差到苗栗,由於時間還早,就先吃過飯,然後開車來到貓貍山公為敘隧道的附近中山路路邊停車。 左轉後沿著國華路往鐵道的方向走,然後轉過鐵道,這裡有明顯的標示隧道的入口,開始往鐵路的方向走過去,穿過民家了以後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松林書局這場「2421m的迴聲阿里山林鐵全線紀行」新書發表講座,以阿里山森林鐵路為動脈 串流阿里山的脈動講座,吳明翰老師,把鏡頭下的故事分享,經過六年的時間,記錄著當代阿里山林鐵,人文情懷,非常期待,阿里山林鐵自從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毀損,復建之路漫長,杜鵑颱風又來攪亂,全線通車之日延宕,挺過全台有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阿里山,是許多觀光客指名必訪的旅遊勝地,尤其搭小火車上山更是個難得的體驗,但是,其實目前阿里山林業鐵路本線,因為部分路段還在修復的緣故,只能從嘉義火車站搭到十字路站,之後就得轉搭接駁車,也就是無法全線通車,甚至這個情況已經長達15年之久。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我不是鐵道迷,但是迷戀探尋這塊土地上的各種面向,搭嘉義林鐵造訪阿里山,是我一直期待的小旅行。
Thumbnail
  為響應五一勞動節,原定今日回台中的車票,也因疫情升溫退票了(免手續費)。身為臺鐵的「老乘客」,與臺鐵的回憶最早可溯及幼稚園時的戶外教學,老師帶著全班買票搭車。而臺鐵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是到高中時期,因當時周五都會和同學到廟東晚自習,晚自習後便會一同走至車站搭車,印象中晚上9點多的區間
Thumbnail
如果你是火車迷,或者你帶小孩去嘉義不知道要去哪裡玩,又或者你跟我一樣懶得排隊買阿里山火車的車票,阿里山森林鐵道車庫園區會是你的選項 我去的時候是一月分,那時候還有櫻花 裡頭有很多古早的火車,超大園區可以讓孩子盡情奔跑,而且不時會有火車出現的小驚喜,這是在其他公園絕對無法體驗到的
Thumbnail
最近需要到苗栗去出差,剛好看到格友介紹苗栗有一個鐵路隧道,好像很好玩的樣子,就記得這個位置。這天出差到苗栗,由於時間還早,就先吃過飯,然後開車來到貓貍山公為敘隧道的附近中山路路邊停車。 左轉後沿著國華路往鐵道的方向走,然後轉過鐵道,這裡有明顯的標示隧道的入口,開始往鐵路的方向走過去,穿過民家了以後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