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個人的藝術祭】~6~你的20世紀,有什麼樣的回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青銅製的平台鋼琴及四支風帆所組成的裝置藝術中,流溢而出回憶20世紀的鋼琴樂音,在烈陽下緩緩搖曳著溫柔,與眼前的遼闊海洋浪聲相互呼應,合奏出女木島獨有的樂曲。
20世紀的回想   禿鷹墳上   2010

20世紀的回想 禿鷹墳上 2010

通常遊客會將女木島和男木島的行程排在同一天,港口的發船時刻看來也有點刻意如此安排。實際上,一天實在是令人感到時間倉促,原來是我忽略萬物皆是獨立個體的真理,貪心的旅行規劃簡化了思考,才使我感到羞愧窘迫。


矗立在女木島堤岸邊已經九年的「20世紀的回想」降緩了我的腳步,似乎準備提點我些什麼。若非輕柔的鋼琴聲從遠方順著風觸及了耳膜,我恐怕又會愚昧地留下簡化女木島的感想。


從青銅製的平台鋼琴及四支風帆所組成的裝置藝術中,流溢而出回憶20世紀的鋼琴樂音,在烈陽下緩緩搖曳著溫柔,與眼前的遼闊海洋浪聲相互呼應,合奏出女木島獨有的樂曲。


靠近鋼琴仔細傾耳一聽,熟悉的旋律透過鋼琴內建的播放系統,頑皮地敲彈著回憶。我跟著哼到歌曲結束,卻遲遲無法捕獲飄散在腦海裡的聽覺記憶以拼湊出曲名。


20世紀末時的我喜歡哪個歌手或哪首歌,已經記憶模糊。那時雖還不至於大叛大逆,但也不是個多聽話的小孩,正自以為是地揮灑青春。逕自地選擇了求學路種,後來又獨斷地轉換跑道。選擇是否正確,當時也沒多少把握,總是樂觀地相信未來很美好、明天會更好。


對!就是〈明天會更好〉!


離開女木島後我才想起歌名。我重新再哼起旋律,重新相信,我們的明天都會更好。


青銅打造的鋼琴,靠近即能聽到琴聲。

青銅打造的鋼琴,靠近即能聽到琴聲。

琴譜上寫著:琴聲如訴

琴譜上寫著:琴聲如訴


註1:禿鷹墳上,本名劉駿,生於中國上海。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結業。長年在日本一間佛寺的一角進行美術與人生的修行。作品主要以僧名「秃鷹墳上」發表。(資料來源:https://setouchi-artfest.jp/tw/artworks-artists/artists/57.html


註2:正準備上傳此文,尋找歌曲影片一併要提供給讀者參考時,竟發現滾石唱片剛好在三天前的10月25日上傳了修復版的〈明天會更好〉MV,這樣的巧合真是令人驚喜不已。



*************

★歡迎訂閱《日本旅後,喃喃隨筆》專題→https://vocus.cc/japan_travels_essai/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戀青春的老少女
44會員
137內容數
首次海外旅行之地即是日本,在東瀛各地所留下的記憶仍舊溫熱。 每年持續累積里程,每次必努力留下任何喃喃所感之語。
2020/07/14
犬島精煉所美術館是藝術家柳幸典和建築師三分一博志合力活用大自然,將近代化產業遺產的銅礦精鍊所遺跡再生後的美術館。特別使用犬島上的石材和原本精煉所殘留下來的廢銅爐磚,以越少的再造行為降低對環境的負荷,盡量保留遺跡的原樣。
Thumbnail
2020/07/14
犬島精煉所美術館是藝術家柳幸典和建築師三分一博志合力活用大自然,將近代化產業遺產的銅礦精鍊所遺跡再生後的美術館。特別使用犬島上的石材和原本精煉所殘留下來的廢銅爐磚,以越少的再造行為降低對環境的負荷,盡量保留遺跡的原樣。
Thumbnail
2020/07/01
本藝術家淺井裕介在幾乎無人問津的犬島廢地上,透過獨特的宇宙觀,毫不浪費空間似地填滿自己的意念,像是個執念滿溢的詐欺愉快犯,能夠瞞上一位鑑定師的眼睛就心滿意足。
Thumbnail
2020/07/01
本藝術家淺井裕介在幾乎無人問津的犬島廢地上,透過獨特的宇宙觀,毫不浪費空間似地填滿自己的意念,像是個執念滿溢的詐欺愉快犯,能夠瞞上一位鑑定師的眼睛就心滿意足。
Thumbnail
2020/06/06
中之谷東家是日本建築家妹島和世2010年時,原本建給為了瀨戶內海藝術祭而到訪犬島的遊客休息用的。這座看來像是個臨時迫降的飛碟,在被熱氣壟罩的島上,簡直是沙漠裡的綠洲。
Thumbnail
2020/06/06
中之谷東家是日本建築家妹島和世2010年時,原本建給為了瀨戶內海藝術祭而到訪犬島的遊客休息用的。這座看來像是個臨時迫降的飛碟,在被熱氣壟罩的島上,簡直是沙漠裡的綠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擁有多重音樂身分的音樂家金玟儀,為了激發自己的創作動能,在 2021 年秋天以「島嶼對話 - 臺馬藝術交流」藝術游擊駐村計畫,進駐馬祖南竿55據點,運用鋼琴及電子樂器,以音符譜寫出島嶼的歷史與風景。金玟儀透過音樂語彙書寫馬祖的點滴,並以青年創作者的角色,分享對於臺灣音樂環境的觀察與願景。
Thumbnail
擁有多重音樂身分的音樂家金玟儀,為了激發自己的創作動能,在 2021 年秋天以「島嶼對話 - 臺馬藝術交流」藝術游擊駐村計畫,進駐馬祖南竿55據點,運用鋼琴及電子樂器,以音符譜寫出島嶼的歷史與風景。金玟儀透過音樂語彙書寫馬祖的點滴,並以青年創作者的角色,分享對於臺灣音樂環境的觀察與願景。
Thumbnail
〈寫給蕭邦〉是21世紀的詩人蕭蕭向19世紀鋼琴詩人蕭邦致敬的作品,也是寫給台灣的短箋,期盼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演奏出「另一種異響」。
Thumbnail
〈寫給蕭邦〉是21世紀的詩人蕭蕭向19世紀鋼琴詩人蕭邦致敬的作品,也是寫給台灣的短箋,期盼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演奏出「另一種異響」。
Thumbnail
#44 回來以後,靜下來的日子, 竟然一度以為,我聽見了 海潮之聲。
Thumbnail
#44 回來以後,靜下來的日子, 竟然一度以為,我聽見了 海潮之聲。
Thumbnail
會以「海」作為荒島歌單的主題,是因為偶然間在 Youtube 聽到日本樂團 Lamp 的第二張專輯《致戀人》。主唱永井祐介輕柔的嗓音,與專輯封面中海浪拍打在礫石灘上的照片,在腦海中引出了幾幕海濱散步的回憶:輕躍在蘭嶼礁岩上的浪花,或北海岸綿延的海岸線。
Thumbnail
會以「海」作為荒島歌單的主題,是因為偶然間在 Youtube 聽到日本樂團 Lamp 的第二張專輯《致戀人》。主唱永井祐介輕柔的嗓音,與專輯封面中海浪拍打在礫石灘上的照片,在腦海中引出了幾幕海濱散步的回憶:輕躍在蘭嶼礁岩上的浪花,或北海岸綿延的海岸線。
Thumbnail
這之後在荒島的每個晚上,每當我想要在腦中探尋、找回更多過往情境的記憶時,就會划起木筏來到這個被卡在海蝕洞的貨櫃屋裡。今晚,我想來點......
Thumbnail
這之後在荒島的每個晚上,每當我想要在腦中探尋、找回更多過往情境的記憶時,就會划起木筏來到這個被卡在海蝕洞的貨櫃屋裡。今晚,我想來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