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相片的故事(二)西湖夜曲:豬舍旁的口琴夏令營

老相片的故事(二)西湖夜曲:豬舍旁的口琴夏令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我們的童年,也曾在孤單與困頓中找到口琴的慰藉。每當孤獨或心靈受挫,我們就會吹奏那不經意學來的旋律,讓音樂帶領我們走出陰霾。即使後來進入大學,面臨著會計系繁重的課程和連續不斷的小考,我仍舊選擇加入口琴社,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安寧與喜悅。


大一的暑假,我們口琴社在苗栗三義西湖的一處尚未啟用的豬舍旁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研習營。那是一塊未被時間觸及的淨土,周圍是未來將用於養豬的空地,而豬舍外,則是波光粼粼的西湖美景。在這裡,我們不僅學習口琴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裡交流心靈,分享生活。


晚上,當一切安靜下來,我們會圍坐在一起,吹奏《今宵多珍重》。那音樂,那湖光山色,還有那份彼此間的情誼,構成了一幅難以忘懷的畫面。當時我們主要演奏複音口琴,那獨特的音色,在豬舍的空間中迴響,創造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妙。那一刻,所有的煩惱似乎都煙消雲散,只剩下純粹的音樂與真摯的情感。


多年後,當我看到我們當年的社長在電視節目“百戰百勝”中展示他的口琴技藝時,那份感動再次湧上心頭。那不僅是對技藝的欣賞,更是對那段日子的回憶,對那段青春的致敬。我們曾經以口琴為伴,一起走過那段充滿挑戰與歡笑的日子,那份經歷,成為了我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如今,即使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那份通過口琴建立起來的深厚情誼,仍然在我們心中熠熠生輝。每當夜深人靜,我仍會拿起那把舊口琴,吹奏起曾經的旋律,讓音樂帶我回到那個滿是夢想與希望的夏天。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舊市場阿政-閱歷雲煙之桑田浪子
3會員
34內容數
人生如同一場沒有預演的戲劇,我們無法選擇角色,但卻能夠演繹自己的獨特故事。寫作也許就是為了記載時代種種的細節,讓那些遺落的事物重生,讓它們不褪色地存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那遙遠而溫馨的記憶深處,藏著一張刻有時光印記的圍棋桌,它不僅承載了歷史的重量,更擁抱了一個家族的笑聲與淚水。這不僅是一張棋桌,它是日據時代遺留給台灣的友誼象徵,更是我祖父珍貴的紀念品,一份跨越戰火與時空的情誼。   這棋盤,經過無數手的觸摸,被無數目光凝視,每一塊木頭上的刻痕,每一處漆皮的剝落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
在那遙遠而溫馨的記憶深處,藏著一張刻有時光印記的圍棋桌,它不僅承載了歷史的重量,更擁抱了一個家族的笑聲與淚水。這不僅是一張棋桌,它是日據時代遺留給台灣的友誼象徵,更是我祖父珍貴的紀念品,一份跨越戰火與時空的情誼。   這棋盤,經過無數手的觸摸,被無數目光凝視,每一塊木頭上的刻痕,每一處漆皮的剝落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